-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全兩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01872
- 條形碼:9787559601872 ; 978-7-5596-0187-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全兩冊 本書特色
讀國學經典力作! 張大春書法、陳傳席水墨插畫,再現《論語》的樸素與溫暖,《莊子》的恣肆之意。 千百年來,《論語》和《莊子》互為表里,是一個讀書人安身立命的精神積淀。 《論語》教我們拿得起;《莊子》又教我們放得下。 《論語》是讓我們入世,成為一個角色;《莊子》讓我們出世,超脫而成為自己。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全兩冊 內容簡介
著名文化學者于丹專注古典文學專業,集17年大學授課精髓,厚積薄發,讓傳統文化經典進一步走進大眾、走進當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這套書存孔子之志,養莊子之風,帶我們每一個人養成內心要有的儒家擔當,外在要有的道家氣相。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包含《感悟》和《心得》兩冊,延續了于丹的獨特風格,在書中,于丹從多個方面闡釋了《論語》的樸素與溫暖,《莊子》的恣肆之意,以及兩本經典中至始至終充滿的智慧。 于丹用通俗易懂、妙語連珠且能激起共鳴的文字告訴我們,經典的智慧不止于一兩則警句,更珍貴的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它總是用樸素的話去點明至高的真理?鬃、莊子的精神長風活在當下,給我們內心一種滋養。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全兩冊 目錄
于丹《莊子》心得
001 不負初心
001 莊子何其人
017 境界有大小
033 感悟與超越
051 認識你自己
069 總有路可走
085 談笑論生死
103 堅持與順應
117 本性與悟性
135 心態與狀態
153 大道與自然
171 附錄
171 《莊子》原文
261 出版緣起
于丹《論語》感悟
不負初心
孝敬之道
智慧之道
學習之道
誠信之道
治世之道
忠恕之道
仁愛之道
附錄:
本色于丹
《論語》原文
出版緣起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全兩冊 節選
總序不負初心 自2006年國慶長假在百家講壇講完《論語心得》之后,2007年春節講了《莊子心得》,2008年國慶講了《論語感悟》。荏苒流光,再回首時,世界和人心都有了許多變化;而自萬古觀之,還是恒久不變的東西更多。 我的家也還是原來的模樣。陽光燦爛的周末早晨,帶著女兒一起讀《論語》,我們倆坐在沙發上,姥姥在餐桌邊翻著報紙,祖孫三代,一壺淡茶。女兒抱著一個洗舊了顏色的絨毛鴨子,書架在鴨子頭頂,童聲朗朗。一瞬間,我清晰地看見當初講《論語》備課時,這個簇新的絨毛鴨子也放在這個沙發上,不滿一歲的女兒粉嘟嘟地坐在玩具堆里,和鴨子差不多大小,我常常開玩笑地對客人們說“會動的那個是我女兒”。 “媽媽,我能問你一個深奧的問題嗎?” 我從恍神兒中被拉回來:“什么問題?” “這個世界公平嗎?” “不公平,孩子! “那,孔子的時候就教人日三省乎己,治國導之以德,為什么到今天還有好人受冤枉?報紙電視上還有那么多不公平?” 這真的是一個深奧的問題。 中國的今天不夠公平,全人類的今天也不夠公平,為了謀求*大公平的努力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大家都在尋找一種共同的公約默契,也都在本土尋求著各自的制度出路,問道自己的先賢,從自己的文化基因里探尋著這個民族安身立命的核心價值?鬃雍颓f子連始皇帝統一中國都不曾見到,他們更不知道互聯網和眾籌,但他們仍然是千古風塵之前,站在文明肇始之緣的那個坐標,他們的言語里藏著了我們價值基因的秘密。盡管,孔子簡約到述而不作,莊子汪洋恣肆到無端崖之辭,簡與繁,殊途而同歸。 “媽媽,那你說為什么孔子今天還能幫到我們?”女兒去給姥姥送了杯茶,從餐桌邊端回一盤姥姥剛切的水果。 “孔子肯定不能像百度作業幫那樣幫到你直接的答案,他幫我們的是認清楚一些根本問題! “什么才是根本的問題?” “你覺得《論語》里什么是根本問題呀?” 孩子想了想,清亮地背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為什么一個從小去教堂的西方孩子長大的驚嘆詞會是“Oh,myGod”!而一個中國孩子絆個趔趄都會本能地喊“哎呀我的媽呀”!中國傳統家族中的信任幾乎等于西方宗教中恒久的神——我摟著孩子的小肩膀,看著笑瞇瞇的老媽媽,滿心感慨。 約定俗成的表現,大多來自文化基因。中國文化中強大的倫理性價值,也許就是我們今天安頓于倉皇萬變中的不變之本。農耕時代的中國人,始終有份鄉土中的默契:即使不識文斷字,也得通情達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門風不正就會敗家。從貴胄到平民,長幼有序,圖的是個家和萬事興。 “媽媽,那咱們平時還說'我的天吶',這又為什么呀?” “中國人的'天'可不是簡單的sky,這里有天道,有天時,人也得守著天良。想想老子怎么說人跟天地的關系來著?” 女兒會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作為一個城里長大的孩子,她見過的莊稼還不如園林綠地多。 “媽媽那你給我講講老子和莊子”。 “這個太難了,再長大點兒咱們講吧! “不難!媽媽你看大鵬鳥和蓬間雀的對話、還有庖丁解牛的故事我都知道!” 是啊,我們從小都知道的故事,要用一生去參悟,越成長,越覺得參不透。寫完《莊子心得》這八年間,看過多少蝸牛犄角里利益的廝殺紛爭,聽過多少蓬間麻雀對世相的議論,也看過了多少緘默不語的大鵬襟懷,始知摸索人間世的規則,比認清一頭牛的骨骼肌理難得太多。 唯有敬畏。以一生的時光浸潤在文化川流中,愿年華漸長,可以漸次接近文而化之的境界。 《周易》有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種化育世道人心之“文”,也許才是中國文明生生不息真正的意義所在。 一代大儒湯一介先生,即使在惡疾纏身的*后時光里,也一刻都沒有停下為“返本開新”的文化理想做努力。卷帙浩繁的《儒藏》,心血累積,一點點呈現出了有序的模樣。湯先生在晚期一次住院化療前夜,研墨拂紙,寫下“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交給樂先生鄭重轉我,我以此作為先生殷殷托付。我所見到的湯先生辭世前*后一段錄像,就是沉靜堅定地又一次誦讀了宋儒張載的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返本問道,可以探尋孔子與莊子的精神氣象,遠在悠悠千古之前。倘若我們后輩子孫真從他們的身上領悟了智慧,那是先賢文化血脈的傳承。倘若我們偏執一端,一味忽略著甚至批判著他們,他們也依舊站在文明的濫觴之緣,不改緘默微笑。而開新宏愿,還靠更多愿意文而化之的天地之心。 流光無痕,人心有信?鬃臃Q“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份民族文化的初心一直還在,兩千多年的浮沉,經歷過太多坎坷困頓,但基因就是基因,但凡對這個民族文化有信有愛的后輩子孫,總還是能從孔子莊子的傳世箴言中觸摸到一團真氣,從往昔中清晰辨識出中華文明的未來。
于丹讀論語品莊子-全兩冊 作者簡介
于丹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典中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她先后在我國內地、港臺地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進行千余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并掀起了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 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游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于丹感悟》《于丹趣品人生》《于丹:重溫zui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于丹字解人生》及《有夢不覺人生寒》,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國內累計銷量已達600余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余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