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79186
- 條形碼:9787550279186 ; 978-7-5502-7918-6
- 裝幀:一般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步步深入,從社會環境的影響到內在價值觀念,全方位理解美國獨立電影背后的文化心理
★從劇本、拍攝到宣傳、發行,提綱挈領、簡明扼要地了解美國獨立電影生態系統,為制片和發行工作提供寶貴經驗和借鑒
★配有數百幅影片劇照和插圖,提供舒適的閱讀體驗
★按照影片類型和主題劃分章節,提供詳細的索引,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資深影迷觀影指南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得主、第六代導演王小帥,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前總經理、新影聯影業前總經理周鐵東聯袂作序推薦
好萊塢是世界電影的中心,然而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電影是否就應該“緊盯好萊塢”?答案并不盡然。事實上,好萊塢的光彩奪目也來自于隱藏在這背后的龐大的獨立電影系統,本書帶領讀者走近往往被人忽視的美國獨立電影,細看這些“小片”如何改變了美國電影。
這是一本完整介紹美國低成本獨立電影的著作,全書以類型為依據,通過150余部影片細述美國獨立電影制作的發展趨勢、類型規則,以及攬獲國際獎項青睞或商業成功的敘事背后的價值觀。書中既回顧了約翰·卡薩維茨、羅杰·科爾曼等大師之作,梳理了*重要的獨立制片公司米拉麥克斯的影業簡史,同時還深入解析了青少年成長片、驚悚片等國內急需借鑒的重要類型。
150余部獨立電影的詳盡分析,從青春片到恐怖片,逐一梳理這些國產爛片的代名詞為何在美國卻長盛不衰、佳作頻出。
本書提供的大量片例源自作者長期以來對西方現代獨立電影的關注、鑒賞,以及對美國獨立電影市場的近距離觀察研究,可以為影視專業學生和創作者提供參考借鑒,也是一份影迷的深度觀影指南。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完整介紹美國低成本獨立電影的著作, 全書以類型為依據, 通過150余部影片細述美國獨立電影制作的發展趨勢、類型規則, 以及攬獲國際獎項青睞或商業成功的敘事背后的價值觀。書中既回顧了約翰·卡薩維茨、羅杰·科爾曼等大師之作, 梳理了*重要的獨立制片公司米拉麥克斯的影業簡史, 同時還深入解析了青少年成長片、驚悚片等國內急需借鑒的重要類型。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前言
我們都有生來具備的一套特征。我們是自己這種人:取決于我們在哪里出生、家庭環境如何以及怎樣被撫養成人。我們有點兒困在“這個人”里面,而文明和成長的目的是讓我們做出突破,對其他人有一些理解。對我來說,電影就像產生同情心的機器。它讓你對不同的希望、抱負、夢想和恐懼有所了解。它幫我們與那些分享同一旅程的人們實現認同。
——著名影評人羅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
這本《美國獨立電影制作》是我們兩人合寫的第三本書。前兩本分別為《好萊塢電影類型》和《歐洲電影類型》(先后于 2012 年、 2014 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這個西方電影類型三部曲旨在幫助中國的電影人和廣大影迷更好地了解國際電影發展趨勢。盡管這三本書相輔相成,但每一本都自成一體。讀者不需要閱讀前兩本書也可以理解這第三本書。
**本書《好萊塢電影類型》—“送上門的好萊塢”聚焦于那些主要出口國際市場的好萊塢大制作電影,那些作品都遵循世界各國觀眾逐漸熟悉的各種電影類型傳統公約。第二本書《歐洲電影類型》則有關歐洲國家電影業對國際出口的好萊塢電影制作模式所作的反應。歐洲電影人的努力有哪些成功和失敗?這兩本書分別列舉了美國和歐洲各國的不同電影類型的幾百部作品,以幫助中國讀者了解這兩大洲電影人的情感差異。
為什么要寫這第三本書呢?因為“國際出口的好萊塢模式”有賴于另一個常被外界忽視的更大整體所提供的新創意和新人才,這個整體就是美國獨立電影制作領域。它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除了少數電影類型的作品(如恐怖片),大多數低成本獨立影片并不針對國際市場的觀眾。然而整個美國電影工業的生態卻有賴于這個基地。可以把獨立電影比作一個成功企業的研發部門。消費者也許只看到那些閃光的暢銷產品,但如果沒有研發部門“閉門造車”經歷的數百次實驗和失敗,這些新產品恐怕根本不會面世。
本書里使用的“好萊塢”、“大制片廠”或“大制作”等詞語是指出口國際市場的各類美國電影。這一級別的電影作品在電影市場的基石是好萊塢大片。另一方面,書里使用的“獨立制作”或“小成本”等詞語則有關我們探討的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美國在這個領域的獨特之處在于,獨立影片的制作并不像歐洲電影業那樣,受益于政府補貼。美國的獨立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屬于熱愛電影者的個人冒險創業行為。因此,獨立電影的創意并非由某些全面監督的官僚所計劃,獨立影片的發行影院也不受政府把關。相反,這些電影作品都要受一個“無情監工”的束縛:電影市場。由于這個原因,獨立電影大多轉瞬即逝,要么是未能賺錢,要么因為藝術創新不夠,難以獲得電影節獎項或影評界關注。
本書的第二個主題有關獨立電影的創意來源。對于美國低成本電影內容的*好理解,不是將它們看作某些孤立天才的輝煌藝術表達,而是一種低預算的藝術作品,必須在受市場規則主宰且迅速變化的電影世界里競爭、生存或消失。市場營銷的**條規則就是“與眾不同”。因此,獨立電影不可能是較小規模的好萊塢大片。它們不可能靠模仿大制作影片去生存。誰會去買門票看好萊塢風格的小型復制影片?既沒有明星,又沒有精彩(即昂貴)的電腦特效。這條路行不通。獨立電影要想幸存就得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
獨立電影在營銷上的第二條規則是“不期待取悅所有人”。當然,他們希望吸引大量觀眾,越多越好。但因市場營銷資金有限,*明智的做法是專注那些呼聲很高、人數不多的某個粉絲群。這些人將承擔宣傳電影的義務,他們會讓每個人都了解自己喜愛的獨立影片多么精彩。不過,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使你的獨立電影滿足那個獨特觀眾群體的口味,并讓他們看得津津有味。這一途徑似乎存在一種表面矛盾:要用足以令眾多人口感興趣的一個電影故事去吸引少數狂熱的觀眾。而導演李安的電影《斷背山》就以一對同性戀牛仔的故事實現了這個目標。這談何容易!
應該如何定義“獨立制作電影”呢?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的書籍提供了多種不同意見。有的將獨立電影定義為內容反好萊塢的作品;有的則指出,獨立電影的觀眾是非主流觀眾,它的發行范圍更小,或是指某些特定導演的作品及低制作預算的作品,等等。既然我們的目標是為中國讀者提供一本實用的書,因此決定避免那些無用的爭議,而將本書的獨立制作電影定義為:1990年以后出現的、制作預算不超過1500萬美元的美國電影。事實上,本書中大部分電影的制作預算遠低于這個水平。此外,還有略高出該水平的幾部例外之作。但總體而言,這是本書挑選獨立電影的標準。1500萬美元可能看上去是龐大的預算數字。不過要知道,由好萊塢電影廠直接制作的“小成本”電影的平均預算接近 3000 萬美元。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分三個部分:
**部分:概述那些塑造了1990年后美國獨立電影制作環境的重要社會發展趨勢,21以及相關的市場營銷策略和藝術潮流。
第二部分:解析150多部按照電影類型組合的美國獨立電影,以便讀者在本書內和我們的整個西方電影類型三部曲中的另外兩本加以對照比較。
第三部分:更深入挖掘美國人的價值觀、講故事傳統和電影制作方法,闡明獨立制作電影的創意來源。
讀者中間有許多人可能會跳過**和第三部分,而專注于第二部分的獨立影片解析。這沒什么不好。不過,中國電影界的制片、導演、編劇或關注本國電影業發展的某些政府官員勢必受益于對本書所有三部分內容的閱讀。
像我們的前兩本書《好萊塢電影類型》和《歐洲電影類型》一樣,這本《美國獨立電影制作》也盡力為讀者提供一次愉快的閱讀,為其介紹一個廣闊的領域。然而這一領域中90% 的信息只能來自讀者對本書所解析電影的直接觀賞。如果僅僅閱讀這本書,而不去看那些電影,有點像閱讀紐約旅游指南,卻從不去那個城市。書面的材料無論多么深思熟慮,只能帶你走那么遠。
這本書偶而提到前兩本書里詳盡解析過的電影作品。為便于讀者查詢,本書末尾列出了“附錄1”—《好萊塢電影類型》全書目錄的網頁鏈接和“附錄2”—《歐洲電影類型》全書目錄的網頁鏈接。例如,美國獨立影片《為所應為》的索引是“(Do the Right Thing, 1989,見附錄1,6 .3 .2)”。另外,這本書里所有的引言都標有作者原名。其余的相關資料則包括在按作者姓名排列的“參考書目”中。
張曉凌,詹姆斯·季南( James Keenan )
2016年12月于加拿大蒙特利爾
zhangxiaolingblog.wordpress.com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目錄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節選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相關資料
有關美國獨立電影的這部百科全書為我們提供了多種借鑒和指導,能幫助我們用比美國電影低得多的成本拍攝出更優秀的作品。《美國獨立電影制作》涵蓋了大的主題,如故事設計和電影發行等,同時也詳細考察了一些成功電影導演和制片人面對的日常問題。如果你的興趣集中在獨立電影上,那么閱讀這本書就能受益匪淺。
——王小帥(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得主、第六代導演)
沸湯的浮沫被撇去之后,水落石出的資本市場將進入一個“內容饑渴”的時代。誰持有優質內容,誰將會有更大的話語權,行業博弈實力的鐘擺便會擺向誰。鑒于此,本書的出版便恰逢其時,正應其盛。
——周鐵東(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前總經理、新影聯影業前總經理)
美國獨立電影制作 作者簡介
張曉凌,出生于中國重慶的50后,曾是下鄉知青,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前往加拿大留學,先后獲得拉瓦爾大學法國語言文學碩士和蒙特利爾大學文學博士。曾在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屬加拿大國家廣播公司CBC)工作了十多年,并發表過中文自傳體小說《楓土情》和有關日本文化的譯作《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等作品。
詹姆斯·季南(James Keenan),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畢業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獲得法學和東亞學學士學位。曾在北京工作,為加拿大世界大學服務組織挑選前往加拿大培訓的中國管理人員。此外,作為加拿大亞太基金會商業出版主任,撰寫了三本有關亞洲地區國際市場銷售的詳細指南,由加拿大通信集團出版發行。
兩位作者還合著了《好萊塢電影類型》和《歐洲電影類型》。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