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83346
- 條形碼:9787509383346 ; 978-7-5093-8334-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本書特色
在國家的對外開放、人口“一進一出”過程中,出境的中國人犯罪和入境的外國人犯罪現象同為開放的副產品,需要我們在法律上尋求克制之道。在華外國人犯罪、外國公司犯罪是當前面臨的全新課題,中國公民和公司在中國境外數量的激增,同樣帶來了中國國家利益的域外保護問題。基于歷史的慣性,中國的法律依然停留在過去的“單向國際化”時代,而沒有考慮到現在“雙向國際化”的新需求,相關問題依然是刑法中缺失的一環,本書即是對以上內容的闡述。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內容簡介
在華外國人犯罪絕對數量不大,但已經成為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案件的管轄、外國籍當事人的辯護、翻譯、強制措施、審限、被告人國籍的認定、定罪及案件類型化審理、刑罰適用與量刑、刑事訴訟程序、證據的審核與判斷、當事人訴訟權利的保障等。目前,還沒有關于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專著出版,也鮮有關于這一專題的博士、碩士論文,論文數量也十分有限。 本書立足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發展與完善,以在華外國人犯罪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犯罪原因和內在規律,提出針對在華外國人犯罪的懲治與預防體系;與當前刑事法律規定及相關理論相參照,進而提出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可能的實現模式。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目錄
導 論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研究概況與發展趨勢 (2)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9)三、論文的主要觀點與研究意義 (12)總 論**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基本問題 (17)**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基本問題 (17)一、在華外國人犯罪的界定與分類 (17)二、對“外國人”的理解 (18)三、對“在華犯罪”的理解 (23)四、外國人犯罪與涉外刑事案件 (25)第二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基本問題 (28)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界定 (28)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問題 (31)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則 (35)第三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動態體系 (39)一、影響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因素 (39)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制定 (42)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實施 (43)四、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評估與完善 (44)第二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演進與特點 (46)**節 古代在華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歷史演進 (46)一、中國古代在華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概述 (46)二、雛形時期(唐代以前) (48)三、相對開放、寬容時期(從唐到元) (50)四、相對封閉、保守時期(從明到清代前期) (55)五、對中國古代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評價 (60)第二節 近代在華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歷史演進 (61)一、清代后期(1840~1911年) (61)二、民國時期(1912~1949年) (64)第三節 新中國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71)一、雛形期——解放區時期至建國初期(1946~1956年) (71)二、創立期——審判日本戰犯后至改革開放前(1956~ 1978年) (75)三、發展期——改革開放后三十年(1978~2008年) (81)四、完善期——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時期(2009年以后) (81)第四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演進的特點 (83)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周期性發展 (84)二、影響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發展的因素 (86)第三章 其他國家外國人犯罪及刑事政策評述 (88)**節 其他國家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89)一、日本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89)二、德國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91)三、俄羅斯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93)第二節 對其他國家外國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97)一、人口及地理方面的原因 (97)二、經濟方面的原因 (99)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100)四、刑事法律、調解機制和司法方面的原因 (102)第三節 其他國家的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 (103)一、日本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及評價 (103)二、德國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及評價 (109)三、俄羅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及評價 (111)第四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概況與原因分析 (114)**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概況 (114)一、在華外國人犯罪的整體情況 (114)二、國際化城市的外國人犯罪——以北京、上海為例 (117)三、東南沿海、沿邊地區外國人犯罪——以廣東、廣西為例 (119)四、中部地區的外國人犯罪——以武漢、長沙、河南為例 (122)五、東北邊境地區外國人犯罪——以中國與某國邊境為例 (125)第二節 對在華外國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126)一、來華外國人數量逐年增加 (126)二、經濟方面的原因 (127)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127)四、國家核心利益方面原因 (129)第三節 在華外國法人犯罪的特點與原因 (130)一、在華外國法人犯罪的特征 (130)二、外國法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132)三、在華外國法人犯罪與雙罰制 (135)第五章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模式選擇與體系 (140)**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存在的問題 (140)一、刑事立法以中國人為假想犯罪主體設計 (140)二、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刑事實體處理中的“逆向歧視” (142)三、刑事司法程序中對在華犯罪外國人的差別待遇 (143)四、在華外國人罪犯刑罰執行與變更中的不足 (144)五、在華外國人犯罪預防的體系性缺失 (145)六、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沒有形成科學的決策程序 (145)第二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模式及其選擇 (147)一、刑事政策模式概述 (147)二、涉外犯罪刑事政策模式的實踐 (151)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模式的選擇及依據 (153)四、國家、社會雙重本位的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模式 (160)第三節 寬嚴相濟的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 (163)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歷史發展 (163)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主要內容 (165)三、寬嚴相濟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確立 (167)第四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和體系 (169)一、寬嚴相濟的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 (169)二、寬嚴相濟的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體系 (172)分 論第六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177)**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概述 (177)一、刑事立法政策概述 (177)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特征 (179)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作用 (180)第二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刑事立法 (181)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的主體 (181)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形式 (182)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分期 (185)四、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分類整理 (185)五、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模式及評價 (189)六、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刑事立法與指導案例制度 (192)七、完善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建議 (196)第三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實現 (198)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實體立法政策的實現 (198)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程序立法政策的實現 (201)第七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 (208)**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概述 (208)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 (208)二、在華外國人犯罪的管轄 (209)第二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偵查政策 (214)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偵查政策概述 (214)二、寬嚴相濟的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偵查政策 (215)第三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審查起訴政策 (219)一、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審查起訴概述 (219)二、寬嚴相濟的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審查起訴政策 (221)三、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偵查、審查起訴政策的司法實踐 (224)第四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審判政策 (227)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審判政策概述 (227)二、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定罪政策 (229)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定罪政策的司法實踐 (232)第五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量刑政策 (237)一、在華外國人犯罪量刑政策概述 (237)二、在華外國人生命刑的量刑政策 (246)三、在華外國人犯罪監禁刑的量刑政策 (253)四、在華外國人犯罪非監禁自由刑的量刑政策 (255)五、在華外國人犯罪財產刑的量刑政策 (259)六、在華犯罪外國人資格刑的量刑政策 (263)七、在華外國人犯罪的數罪并罰政策 (270)第六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國家賠償政策 (272)一、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國家賠償的范圍與標準 (272)二、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國家賠償政策 (275)第七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領事協助(領事保護)、外交保護及對策 (277)一、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領事協助(領事保護)與外交保護概述 (277)二、犯罪外國人國籍國的領事協助(領事保護) (280)三、在華犯罪外國人國籍國領事協助(領事保護)的對策 (282)四、在華犯罪外國人國籍國領事協助(領事保護)的司法實踐 (286)五、在華犯罪外國人國籍國外交保護及對策 (288)第八章 在華外國籍罪犯的刑罰執行政策 (290)**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的刑罰執行政策概述 (290)一、在華外國籍罪犯的刑罰執行政策概述 (290)二、外國籍罪犯刑罰執行政策的司法實踐 (291)第二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生命刑的執行政策 (294)一、在華外國籍罪犯死刑立即執行的政策 (294)二、在華外國籍罪犯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政策 (296)第三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監禁刑的執行政策 (299)一、外國籍罪犯與中國籍罪犯實行分監、分押 (300)二、尊重外國籍罪犯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化 (301)三、在華外國籍罪犯拘役刑的執行政策 (303)四、在華外國籍罪犯監禁刑的變更政策 (304)第四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非監禁自由刑的執行政策 (306)一、在華外國籍罪犯非監禁自由刑執行概述 (306)二、在華外國籍罪犯管制刑的執行政策 (306)三、在華外國籍罪犯宣告緩刑的執行政策 (307)四、在華外國籍罪犯宣告假釋的執行政策 (309)五、在華外國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的政策 (312)六、在華外國籍罪犯的社區矯正政策 (313)第五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財產刑的執行政策 (315)一、在華外國籍罪犯財產刑執行概述 (315)二、在華外國籍罪犯罰金刑的執行政策 (316)三、在華外國籍罪犯沒收財產刑的執行政策 (317)四、判決中違法所得財物處理部分的執行 (318)五、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的執行 (318)第六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資格刑的執行政策 (319)一、驅逐出境附加刑的執行政策 (320)二、對享有外交或者領事特權和豁免權外國人責令限期出境的執行 (322)第七節 在華外國籍罪犯的赦免政策 (322)一、在華外國籍罪犯赦免概述 (322)二、1954年《憲法》規定的赦免制度及司法實踐 (324)三、1982年《憲法》規定的特赦制度及司法實踐 (325)第九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預防政策 (327)**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預防的一般問題 (327)一、在華外國人犯罪與犯罪預防 (327)二、在華外國人犯罪預防的基本原則 (328)三、“破窗理論”和犯罪預防層級性理論的引入 (329)第二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社會預防政策 (330)一、犯罪的社會預防概述 (330)二、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宏觀預防政策 (331)三、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微觀預防政策 (332)第三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刑罰預防政策 (335)一、犯罪的刑罰預防概述 (335)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罰預防的分類及實現 (336)三、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刑罰性質的預防性措施 (337)四、有前科的在華外國人與犯罪預防 (343)五、罪犯回流(轉)犯罪與犯罪預防 (346)第四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視野中的在華外國人犯罪預防政策 (349)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349)二、在華外國人犯罪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政策 (350)第十章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國際刑事司法合作政策 (355)**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國際刑事司法合作概述 (355)一、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國際刑事司法合作概述 (355)二、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國際刑事司法合作的原則 (356)三、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國際刑事司法合作的展望 (359)第二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訴訟移交政策 (361)一、刑事訴訟移交概述 (361)二、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訴訟案件移交的政策 (363)三、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訴訟案件移交的司法實踐 (364)第三節 在華犯罪外國人的引渡政策 (365)一、引渡概述 (365)二、中國向外國請求引渡在華犯罪外國人政策 (366)三、外國向中國請求引渡在華犯罪外國人的司法審查政策 (369)四、引渡替代措施的司法實踐——以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案為例 (372)第四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刑事司法協助政策 (374)一、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概述 (374)二、在華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刑事司法協助政策 (375)第五節 在華外國籍被判刑人移管的政策 (377)一、被判刑人移管概述 (377)二、在華外國籍被判刑人移管立法與司法實踐 (378)三、在華外國籍被判刑人移管刑事政策 (379)第六節 在華外國人犯罪違法所得的追回政策 (381)一、在華外國人犯罪違法所得的追回概述 (381)二、在華外國人犯罪違法所得的追回政策 (382)結論: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體系與展望一、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體系 (386)二、對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展望 (387)附錄1:有關在華外國人犯罪的地方性規范文件 (391)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國家安全局、北京市司法局《關于外國人犯罪管轄及相關問題的意見》(2012年12月6日施行)
(391)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關于外國人涉嫌犯罪案件刑事檢察工作指引(試行)》(2013年1月29日施行) (395)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司法局《關于指定部分基層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外國人犯罪**審普通刑事案件的意見》(津高法〔2012〕179號)
(402)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公安局《關于本市公安機關在辦理外國人輕微犯罪案件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見》(2010年4月6日施行)
(404)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本市檢察機關辦理外國人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2013年7月2日施行) (405)附錄2:外國人犯罪相關案例 (414)附錄3: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參考文獻 (432)后 記 (481)
展開全部
在華外國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作者簡介
安鳳德,男,漢族,吉林省松原市人,二級高級法官,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1989年)、悉尼科技大學法學碩士(2003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律碩士(2004年)、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2016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訪問學者(2004年)。歷任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法院、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等職務。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刑法學、刑事政策學、國家賠償法學、司法制度與司法體制改革、法院管理學、司法新聞學、思想政治工作學等。主編《知識產權犯罪疑難案例精析》《經濟犯罪疑難案例精析》等著作,在《中國審判》《法律適用》《學術論壇》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