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城鄉中國-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71741
- 條形碼:9787508671741 ; 978-7-5086-7174-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鄉中國-修訂版 本書特色
中國雖然大,可以說只有兩塊地方:一是城市,一是鄉村。中國的人口十幾億,也可以說只有兩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鄉下人。城鄉中國深刻的分野,促使費孝通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就寫出他著名的《鄉土中國》。
今天,雖然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可是城鄉之間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甚至鴻溝越來越大,導致中國發展中的大多數重點難點,都在農村,都在城鄉之間。周其仁教授在《城鄉中國》中指出,沒有農村、農業和農民狀況的根本改善,國民經濟是搞不起來的。因此,近年來關于城鎮化的討論始終不絕于耳,成為政府、大眾、輿論、專家學者熱議的焦點問題。
多年來,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陸續以實地調研的形式,深入調查了中國很多地方城鄉的情況,在《城鄉中國》一書中,將城鄉之間這些差異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娓娓道來,試圖增加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的認識,找出沸沸揚揚的城鎮化改革的癥結,消除城鄉之間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讓更多的讀者通過《城鄉中國》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國和未來的發展,找到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契機和觸發點。
城鄉中國-修訂版 內容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大影響者周其仁把脈中國,用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解讀中國的過去和未來,與費孝通《鄉土中國》一脈相承,從全新的角度認知中國。 中國雖然大,可以說只有兩塊地方:一是城市,一是鄉村。中國的人口十幾億,也可以說只有兩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鄉下人。城鄉中國深刻的分野,促使費孝通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寫出他著名的《鄉土中國》。 今天,雖然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可是城鄉之間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甚至鴻溝越來越大,導致中國發展中的大多數重點難點,都在農村,都在城鄉之間。因此,近年來關于城鎮化的討論始終不絕于耳,也是政府極度關注的改革重點,大眾、輿論、專家學者熱議的焦點問題。 5年來,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陸續以實地調研的形式,深入調查了中國很多地方城鄉的情況,將城鄉之間這些差異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娓娓道來,試圖增加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的認識,找出沸沸揚揚的城鎮化改革的癥結,消除城鄉之間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國和未來的發展,找到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契機和觸發點。
城鄉中國-修訂版 目錄
|**部分|城市的功用|
城市的能耐
經濟密度甚于人口密度
對探查方法的一個交代
抑制城市成長的傳統原因
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
城市化滯后拖累經濟轉型
重工輕城,由來已久
城市偏向導致城市化滯后
|第二部分|自由乃城市之基|
錄以備考的遷徙自由
限制遷徙自由的理由
“老大哥”的壞榜樣
制度安排非同小可
城鄉分割影響深遠
經濟自由是城市化的根基
城市化加速的**推動
政策背后是權利安排
抽象的目標很重要
用抽象的原則保障具體的自由
城市化的權利不平衡
|第三部分|地權的演變路向|
土地產權的變化線索.
“先國有化,再市場化”的由來
土地急就章的得與失
香港地制另一面
民地如何轉官地
城市土地國有化之謎
城市土地國有與全盤土地國有
國家權力與國民財產的邊界移動
城市設立程序與城市邊界
國家進入居民私產的跳板
|第四部分|機制的分叉|
政府主導城鎮化呼之欲出
征地權是行政主導的利器
這又是哪一門“市場競爭”
畫地為牢的土地資源配置
“還權賦能”意義不凡
“還權賦能”的由來
從放權到還權
改革觸發的深層風險
|第五部分|確權之路|
“確權”何難之有.
“血戰到底”的懸念.
蘭田村的重要一課.
數目字的城鄉差別
土地不準流轉的由來
“土地轉包”開了**個口子
厘不清使用權,何來轉讓權
湄潭的貢獻(上)
湄潭的貢獻(下)
告別蘇聯特色的集體經濟
拖泥帶水新體制
|第六部分|尋找突破口|
“政社合一”的長尾巴
也談“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
政產不分,遺禍無窮
確權要到戶
拖延改革,永無寧日
宅基地流轉后來居上
分宅基地的游戲
“房地分離”是奇跡.
超強的土地需要.
|第七部分|治標分歧路|
土地用途管制的起源.
土地用途管制的后果.
制度成本,茲事體大.
逼出來的“增減掛鉤”
掛鉤主體是怎樣產生的
政府主導的增減掛鉤
郫縣的佐證
土地收益分配與權利的制度安排
|第八部分|“掛鉤”三岔口|
走出“半拉子”改革工程的**步
市場版的“掛鉤”(上)
市場版的“掛鉤”(下)
“土地交易所”破土而出
土地的市場流轉不可阻擋
從產權的角度看土地流轉
國土部怎么成了“供地部”
行政之手不高明
土地配置,何難之有.
分權、分責、分利.
|第九部分|思維的辨析|
辨“土地供求無彈性”.
辨“給農民權利會損害農民利益”.
辨“土地漲價要歸公”.
辨“建筑不自由”.
辨“土地配置靠規劃,不靠市場”
規劃出錯催生市場
管制不當激活黑市
法外行為一分為三
“非法”帽子滿天飛
同地同權的憲法依據
農地農房入市,會天下大亂嗎
農房入市早就發生了
收權容易還權難
改革要改也要革
房轉地轉,幫襯人轉
|第十部分|形勢比人強|
打開城鄉間的市場之門.
以城帶鄉“新土改”.
緣起上海的“三個集中”.
“地票”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
鳳凰社區飛鳳凰.
土地入市的路線圖.
轉讓權的政治經濟學.
城鄉中國-修訂版 作者簡介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
早年在黑龍江下鄉,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
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后工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展的調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訪問學習。1991年秋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為國家發展研究院)任教,并應邀為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和長江商學院等院校開設課程。
研究范圍主要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來,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
著作有《改革的邏輯》、《競爭與繁榮》、《貨幣的教訓》、《中國做對了什么》、《病有所醫當問誰》、《世事勝棋局》、《真實世界的經濟學》、《挑燈看劍》、《產權與制度變遷》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