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2026
- 條形碼:9787511732026 ; 978-7-5117-320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共四輯,收入著名學者、翻譯家、散文家柳鳴九先生年屆古稀所寫的三十余篇回憶性傳記散文與有關紀事。前三輯分別記敘了作者從年輕學子到學界領軍人物的幾十年風雨歲月里,在素有“翰林院”之稱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內,與馮至、朱光潛、李健吾、錢鐘書、卞之琳、何其芳、蔡儀、楊絳以及何西來、呂同六、葉秀山、羅新璋、高中甫等大師名家長期共事的經歷與感受,以及與學界鴻儒馬寅初、梁宗岱、陳占元、郭麟閣、聞家駟、楊武能等交往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第四輯包括學者散文與生活隨筆兩類,既有對個人書齋生活的梳理與總結,亦記錄著凡俗生活中的情趣與人格追求;書齋中的作者是一位西緒弗斯式的思想者、勞作者,而凡俗生活中則是一位慈祥仁愛、有擔當責任感的長者。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 內容簡介
一部中國20世紀人文西學大師名家存在狀態的信史
一冊觀察敏銳、感受深切、見識卓爾不凡的人物印象記
一函名家寫大師難得一見的回憶錄
一本溫良的人文情懷、入木三分的識人睿智、練達幽默的文筆兼具的散文集
本書系著名學者柳鳴九先生記述“翰林院”內外師友、同輩的回憶性傳記散文。作者選擇朱光潛、錢鐘書、何其芳、馮至、卞之琳、李健吾等名士大儒在20世紀后半葉這一時期的生命歷程為觀照,歷史地記述了他們在特殊時代社會條件下的文化作為、挫折、碰撞與堅守,透視學術與政治激蕩交流下,兩代人文知識分子的困頓處境與精神波瀾,真實細膩地再現了名士大儒孤直的精神品格與崇高的學術建樹,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 目錄
“兄弟我……”
——北大校慶紀念日懷念馬寅初校長
梁宗岱的藥酒
兩點之間的伽利略
——回憶與思考朱光潛
永遠的老師
——懷念郭麟閣教授
有師恩在也
——紀念吳達元教授
譯界先賢陳占元
楊周翰的矜持
——紀念楊周翰先生
聞老夫子的“誰道人生無再少”
在“六長老”半世紀譯著業績回顧座談會上的致詞
徐繼曾與柏格森
我所知道的嚴怪愚
——一位難忘的中學老師
輯二
仁者李健吾在“翰林院”
記憶中的馮至先生
這位恩師是圣徒
——寫于馮至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藍調卞之琳
這株大樹有濃蔭
——回憶與思考何其芳
辭別伯樂而未歸
——紀念與思考蔡儀
君子之澤,潤物無聲
——心目中的“錢、楊”
當代的一座人文的青銅塑像
——紀念錢鐘書誕辰一百周年
輯三
悼憶葉秀山
西出陽關一故人
——記樊修章
一位英年早逝的紳士學者
——外國文學所研究員呂同六
關中漢子何西來
書生五十年祭
在一次涮羊肉聚會上想說的話
——向兩個八十歲老同學致賀
楊武能的道路與貢獻
輯四
圍繞“博士”的若干回憶
——聞成為博士論文專題對象后有感
我勞作故我在
——自我存在生態評估
送行
《送行》的附記
——未實現的第二次送行
《柳鳴九文集》(十五卷)北京首發式及座談會上的答辭
一次不平常的合作
——小淑女作畫記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 作者簡介
柳鳴九,1934年生,湖南長沙人。1953年畢業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后,赴中國社會科學學部文學研究所工作,1964年轉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考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南歐拉美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筆會中心會員。柳鳴九先生一生潛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奮寫作,可謂著譯等身。2000年,在法國巴黎大學被正式選定為博士論文專題對象。200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稱號“終身榮譽學部委員”。曾著有《法國文學史》(三卷本)、《走進雨果》《法蘭西風月談》《山上山下》等;翻譯作品有《雨果文學論文選》《莫泊桑短篇小說》《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一部作品獲“中國圖書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