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第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79793
- 條形碼:9787301279793 ; 978-7-301-2797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第三輯 本書特色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收錄作者近年文學史和文學批評論文十余篇,既解讀高曉聲、陳建功、路遙、賈平凹等經典作家的經典文本,又探討了包括80后作家在內的新銳小說家的創作現狀,試圖歸納出一種以形式為切入、以理論為參照、以歷史為旨歸的批評方法。《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分三部分:**部分從歷史的宏觀維度出發,觸及經典和當下小說文本的社會史背景、地方性特征、作家現實感、生活資源等話題。第二部分從主體的理論層面,探討文學文本對于主體的描繪與想象,側重對特定歷史條件下、特定人群的主體狀態的敏銳觀察。第三部分從形式批評的技術層面,就當下小說一些值得注意的技術特征做細讀分析。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第三輯 內容簡介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
解讀高曉聲、陳建功、路遙、賈平凹等經典作家。
探討了80后作家等新銳小說家的創作現狀。
作者學術功底扎實,師從曹文軒、王德威等名師。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第三輯 目錄
叢書總序?吳義勤 3
代前言:主觀、客觀與不安——文學批評的三個層面??5
**輯?歷史??1
《平凡的世界》的社會史考辨:背景、邏輯與問題??3
“新方志”書寫:對“地方性”的有限招魂
——賈平凹長篇作品《老生》研究??44
現實感、細節與關系主義
——“中國故事”的一條可能路徑??67
“生活”的有限性及其五種抵抗路徑
——以2014年短篇小說為例談“80后”小說創作現狀??75
第二輯?主體??91
官僚化、城鄉分化與主體的唯我化
——從高曉聲筆下的干部形象看“新時期”的三重危機??93
經濟理性、個體能動與他者視野
——高曉聲筆下“新時期”農村“能人”的精神結構??115
“斷橋上的戲謔者”的形象史與文學史意味
——重讀陳建功小說《鬈毛》??130
珍妮佛,來敲門
——黃崇凱對臺灣年輕知識主體的狀態呈現與自我意識??142
“廢人”的世界
——須一瓜小說論??149
第三輯?形式??169
韓松的“強度”
——以長篇科幻作品《地鐵》為例??171
遲子建的“溫情辯證術”
——以長篇作品《白雪烏鴉》為中心??181
于曉丹的“幽靈裝置”
——以小說《一九八〇的情人》為中心??188
李亞的“江湖”
——一種重建“歷史”與抵抗“歷史”的努力??192
畢飛宇的“權力”
——從《玉米》到《平原》的敘事解讀??202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第三輯 作者簡介
陳思,1982年生于福建廈門。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學士、文藝學碩士,北京大學文學博士。2011—2012年至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交流。現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第十三、十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評委。專著《現實的多重皺褶》入選“二十一世紀之星”文學叢書2014年卷;另發表小說、散文若干。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