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微意思 本書特色
這是詩人、散文家李進文對日常裂縫,多棱鏡般的書寫,是無法歸類,卻*能勾動我們的所思所感。
即使是*日常細鎖的碎片,但我們讀來,都像丟至湖中的小石,所翻攪起的片片漣漪,在我們心底一圈又一圈,不斷擴大……而哪怕是行至中年的人生隘口,面對騷動青春的沉寂、肉身的傾頹、靈魂的危墜,在李進文以幽默以慧黠以靈犀,及剔透晶瑩的一抹溫度下,我們就也妥帖,就也釋然,就也甘愿。
微意思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剩下一個人獨自水聲》、《像霧一樣莽撞像深淵一樣認真》、《一片葉子轉告一片葉子》、《一起傾聽遠方鍵盤食野之蘋》等。
微意思 目錄
微意思 相關資料
【他們都推薦】從《微意思》,*打動他們的一句話說起……
◎王盛弘(作家)
「身為人,經常是渣」
長長的一生,有時可以濃縮在短短幾個字、幾句話里,陶淵明說「人生實難」,李叔同說「悲欣交集」,屬于李進文的,則是「身為人,經常是渣」。這句話,低沉著講,是感嘆;笑著講,是自嘲;若是咬牙切齒,莫若是悲憤了。這句話,說得這樣輕巧、幽默、有意思,卻遙遙與史丹利?庫尼茲的「在丑陋的時代里,心碎了又碎,心碎才是生存的方式」相呼應。李進文無愧于詩人鍛字煉句本色,又調和以人生的歷練,既有歡暢,兼具醇厚,我格外鐘情那些以時間為篩,淘洗人生的滄桑與智慧,他說:「人生如何竟又沉沉睡去,莫非為了躲自己。」他又說:「生命只要堪用就是富貴。」讀了這些短句,一時之間讓我領悟到,「我們身上總保留了某種未曾消逝的甜度,極苦時用來喚醒味蕾跳舞」,這也是李進文說的。
◎孫梓評(作家)
「我與時間穩定交往中。但是,時間已讀不回,這讓我很焦慮。」
電影里,他們度過日常:送許多羊去另一個地方,在河邊打獵,冰冷的天氣喝酒取暖,擠同一個帳篷,讓秘密暗中膨脹。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分離,各自領取另一份人生,重逢,親吻,掙扎,抗拒,忍受,爭執,解散,直到死亡拜訪其中一個──遲到者只能擁抱襯衫。
想起這部電影時,我卻常常陷入一個鏡頭:陽光大好的山坡,站著的一人朝坐著的另一人擲出繩圈,那繩圈,穩穩飛過晴朗與綠意協奏的光,準確降落,拴住了他。
我以為,看起來像游戲的動作,實則向對手拋出一枚不說破的戒指。其時,兩人臉上都帶著笑。
我們和時間展開各種交往,發生所有能發生的關系,有時是甘愿的。時間像一個誰拋來的繩圈,戒指,漸漸壯成囚房。能喂養一段關系的,唯有時間。能消磨一段關系的,亦唯有時間。「時間已讀不回」,確實好焦慮,有時又忍不住偷偷享受那無知的幸運──還不用成為遲到者,還不用經歷后來的事。
◎萬金油(文字工作者)
「您有一通未接來電。」我回撥,是一片蠻荒接的,它的聲調挺自在,而回音像寂寥一樣無邊。蠻荒那邊很久以前就不再溝通,愛也是。我問蠻荒「怎會想起我?」它以萬馬奔騰的歉意回說:「打錯了……」掛斷。我心中還留有一片蠻荒嘟嘟嘟地響。
科技是感官的擴展,亦是人生問題的延伸。
我曾聽過一個類似的故事,彼時還未有手機,分手的戀人留著對方的電話號碼,每天算準對方出門的時間,撥了電話過去,沒人接,應答的是錄音機,錄音機里的開場白是她輕快語調錄制的。不為別的,就只為這十秒,他想多聽一點她的聲音,想念她笑著說話的樣子,十秒結束,掛斷再播,一個十秒,二個十秒,三個十秒……。
失戀像是個無光的黑洞,十秒的錄音機是洞里的微光,只要一點點光,他就能殘活。
有了手機,捉奸打卡定位已讀不回,形跡隨時敗露,愛情沒有了喘息的縫,分手就是分手,只有血肉模糊,沒有十秒的應答錄音供回味,連不小心誤撥都留下痕跡:「您有一通未接來電」。科技下的愛情沒有任何緩沖,只收到一句:打錯了。失戀依舊是個黑洞,而且是更沉更重的黑。
不過,分手的戀人們也應該慶幸,你還聽得到嘟嘟聲,手機封鎖號碼的功能已問世許久。科技始終來自于人性,也來自于仇恨。
◎楊富閔(作家)
「你看報紙的時候像一棟房子」
讀李進文〈你看報紙的時候像一棟房子〉,想起我從小喜歡觀察人看報的動作。圖書館的閱覽室、衛生所的候診室、小學教職員休息室……這里那里有著一棟棟房子。
我在公園看過老式的讀報欄,像個立體折紙藝術,大家站著看、轉著看,像回到日治新文化運動年代,看報啟迪明智;父親看報姿勢特殊,早餐時間他把報紙攤在客廳搖椅,報的兩邊順勢擱在椅的扶手,失去支撐的報身癱軟在椅面,這里有棟塌陷像個凹字的房子,他就蹲在凹字前面。而我還不是一棟房子,我的手在發育,努力將兩只手臂拉到極致,才能撐出一大張,整個人埋在家庭生活、體育娛樂、地方新聞版的后面。如果看報紙的時候像一棟房子,我就是躲在屋下的孩子,還偷偷戳了一個洞。
◎羅毓嘉(詩人)
「一個字一個字救活自己,湊字成篇讀來又覺得真該死。」
你只是想寫。想寫的時候像獨自跳下懸崖。觀看,且等待。誰會見到你,在黑暗里背著一個旅行袋,戴一頂棒球帽,有著秘密的情感挖開一個樹洞然后你寫。只是你之不能,無非你是個不完整的人。寫下一個字,兩個字。
筆尖沙沙,地獄的白噪音。
和你的書寫相愛,相依,直到死亡把你們分開。愿以你擁有扶持,好壞貧富,病疾與康健。你寫。你寫只是因為你無法拯救任何人,甚至無法拯救自己。
前一夜走廊上有人貓步走過。因為太靜,所以清晰。經過的人都知道你坐在那里,寫無人讀的誓言。誓言講完,把一生說死,祝福成為咒詛,另一方有人在三萬英呎處叫來一杯冰凍的白酒,他會不會想起你。你寫,寫你的不知不明,無知無明,寫一架班機上安定的廣播,救生衣在您的座椅下方,寫下班機的墜落。像煙,像火。
同時寫下他有他的生活,他不再是你的甚么人。
久遠以后,他傳來訊息,說要你。你沒有回,你亦不寫下這事情,你只是說,今日陽光晴好。
即使回身已成曾經,也無比豐盛。
微意思 作者簡介
李進文
1965年生,臺灣高雄人。
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創世紀詩社主編;曾任記者、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
著有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不可能;可能》《長得像夏卡爾的光》《除了野姜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散文集:《蘋果香的眼睛》《如果MSN是詩,E-mail是散文》;圖文詩集:《油菜花寫信》;動畫童詩繪本:《騎鵝歷險記》《字然課》;美術詩集:《詩與藝的邂逅》;編有《Dear Epoch——創世紀詩選1994~2004》等。
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2006年度詩人獎,入選九歌版《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之新詩30家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