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6619
- 條形碼:9787516186619 ; 978-7-5161-8661-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 內容簡介
《中華女子學院學術文庫: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1YJC720040)成果。《中華女子學院學術文庫: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分為六章:**章,調解與斗爭:黑格爾辯證邏輯與馬克思的資本邏輯。第二章,異化與資本:馬克思資本邏輯與人的解放。第三章,生活與景觀: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的演進。第四章,符號與消費:鮑德里亞的符號邏輯與人的解放。第五章,理論與工具: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意義。第六章,可借鑒模式: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人的發展。
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 目錄
一 馬克思解放人學的歷史變革
二 馬克思解放人學對當代社會還有用嗎?
三 學界研究現狀
四 本書內容結構
**章 調解與斗爭:黑格爾與馬克思的辯證邏輯
一 黑格爾的辯證法:概念辯證法
二 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邏輯的批判
三 馬克思的辯證法:資本辯證法
第二章 資本與勞動:資本邏輯與人的自由的沖突
一 資本邏輯的形式
二 資本邏輯的構成
三 資本邏輯的本體論
四 資本異化與資本拜物教
第三章 符號與消費:符號邏輯與人的生存的博弈
一 符號與符號價值
二 符號邏輯的本體論
三 符號異化與符號拜物教
四 符號邏輯能取代資本邏輯嗎?
第四章 日常生活與景觀: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的演進
一 從生產社會到仿真社會
二 從符號學到日常生活批判
三 從經濟批判到宗教批判
第五章 未竟的事業:馬克思解放人學的當代境遇與責任
一 資本邏輯的全球化與工人解放的可能性
二 資本邏輯的全球化與女性受壓迫
三 當今社會超越資本邏輯的必然性和結果
第六章 人的邏輯: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與努力
一 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解放人學的理論發展
二 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的發展的制度保障
三 未來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后記
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 節選
《中華女子學院學術文庫: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 (一)以現實的人的感性活動為開端 馬克思的辯證法要解決人的生存與解放問題,這就使馬克思的分析方法不是從概念出發,而是從現實的人的實踐活動出發,把現實的人的存在作為辯證法的根基,從而實現了辯證法的根本變革,這就是馬克思在辯證法史上所做出的*為根本的貢獻。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條中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客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這段話被認為反映了馬克思和以往哲學的本質區別,即在于它的全部哲學理論的出發點是人的現實的、感性的活動,也就是“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 (二)扎根于真實的歷史運動 不同于黑格爾用范疇來解釋辯證法,馬克思將辯證法扎根于真實的歷史運動中,通過資本對人的奴役的真實歷史過程的揭示馬克思的辯證法不是空洞的哲學教條,而是唯物的實踐的辯證法。**,馬克思將辯證否定扎根于真實的社會歷史之中。黑格爾的辯證法是一種思辨辯證法。表現在,黑格爾用絕對精神取代唯物主義建立了以思辨辯證法為核心的龐大哲學體系。黑格爾認為,絕對觀念是先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存在的能動的實體或主體,由于它自身包含的矛盾,必然要外化為自然界,這是**個否定;當絕對觀念在發展過程中認識到自然界不過是自身的異在時,就揚棄了自然界而回復到自身,這就是否定之否定。馬克思說:“由于黑格爾根據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東西,而根據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動和自我實現的活動,所以他只是為那種歷史的運動找到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否定之否定的觀點并對其進行了唯物主義的改造。他將否定之否定扎根于真實的社會歷史之中,從本質和形式兩個方面把握住了這一規律。 第二,馬克思將矛盾扎根于真實的社會歷史中。黑格爾對矛盾的理解是矛盾首先是一個過程,他**次把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認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的是矛盾的,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其次,黑格爾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即對立統一,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會運動,才具有動力和活動。”“矛盾是推動整個世界的原則,說矛盾不可設想那是可笑的。”黑格爾的矛盾中包含著超越的因子,他認為,每一個矛盾必須同時被作為這一整體系統的元素超越和保存,“黑格爾辯證法抓住了歷史和知識的跳舞節奏。”再次,黑格爾認為矛盾是普遍的。黑格爾把事物描述為不斷運動的過程,并且在揭示這種過程的內在矛盾時,把矛盾同運動、發展聯系起來,深刻地說明了運動發展的動力或源泉在于過程內部的矛盾性,這是對辯證法學說的重要貢獻。但是,黑格爾所說的自然界或歷史都是絕對觀念的外化或異在,他所說的運動不過是絕對觀念的自我運動。馬克思肯定了黑格爾的矛盾思想,認為其深刻之處在于他處處都承認矛盾的存在,但是其“主要錯誤在于把現象中的矛盾理解為本質中的理念中的統一”。馬克思把矛盾思想建立在真實的歷史運動之中,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正是由于這一基本矛盾的運動促使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在資本主義社會,這個基本矛盾表現為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
從資本邏輯到符號邏輯-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當代性研究 作者簡介
王歡,遼寧沈陽人,中華女子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副教授,博士,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教育部課題1項,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及北京社科項目,出版專著1部。在《比較教育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