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00573
- 條形碼:9787569000573 ; 978-7-5690-005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本書特色
當今世界是以科學技術牽引下的經濟活動為基礎,以經濟帶動社會其他部分的發展,只是當前的科技與經濟在數字化引領下,以新媒體為標記,具有強烈的符號特征。回到“商品分析”這個經濟的基本環節,對當今商品中的高度“符號增值”,進行有透析力的分析,尋找其中有利于社會發展的規律。勞動給商品增加剩余價值,“文化勞動”為商品增加符號含量與文化價值。馬克思主義與符號學聯手,是當今資本主義批判研究的重要學術力量。 胡易容、陳文斌主編的《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初步嘗試介紹歐美學界這一學術潮流,對于歐美各家用馬克思主義符號學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本書主要是介紹,供中國學界參考。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總體發展狀況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符號學 ; 馬克思主義文化、歷史與社會符號學 ; 馬克思主義文學藝術符號學四部分, 其主要內容包括: 符號學馬克思主義的興起等。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目錄
1.符號學馬克思主義的興起
**階段:經濟基礎/上層結構翻轉
第二階段:意識形態邏輯吸納政治邏輯
第三階段:意識形態/政治邏輯吸納經濟基礎的邏輯
第四階段:所有領域消失在話語中
結語
2.卡爾馬克思的符號學
馬克思式的符號學與馬克思主義符號學
巴赫金小組在語言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方面的貢獻
羅西蘭迪在符號學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研究方面的貢獻
亞當·沙夫在批判符號崇拜方面的貢獻
結語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符號學
3.文化差異、語言、理論與與激進政治的三個方案
引言
批評與替代方案
意識形態與理性批評
語言、交往與馬克思主義
重返“物質”:模仿、認同與承認
結語
4.從商品生產到符號生產:馬克思符號學
引言
商品作為一個符號:一個簡要的概述
建立一個商品生產模型
一個符號生產模型
結語
5.商品的符號學本體論
主要論點
符號學預備知識
分類的應用
結論:通約是適合新自由主義的治理藝術
6.金錢說了算,但是它在說什么?貨幣符號學和社會控制
符號學
符號學和貨幣
奧地利學派的符號學應用
制度經濟學派的符號學應用
馬克思主義的符號學應用
結語
7.批判性符號學分析和文化政治經濟學
關于文化政治經濟學
符號學和結構選擇的辯證邏輯
將批判性符號學分析整合進政治經濟學中
結語
第三部分 馬克思主義文化、歷史與社會符號學
8.符號學與物質事物的社會分析
讓符號回歸其物質世界
外在沖突
感覺品質
指示與因果關系
從符號解釋到符號意識形態
符號意識形態與社會物的結合
對象化、歷史性與社會分析
9.符號學與歷史:一種馬克思主義的方法
認識論范式
歷史:認識論和理論
符號學和歷史
10.非物質勞動的綱領化
共同行動
網絡
分配政治學
平等
社會主義綱領
11.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的意識形態與主體歷史
符號與社會現實
意識形態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主體的意識形態建構
第四部分 馬克思主義文學藝術符號學
12.受難者符號學
作為像似符號的受難者
作為規約符號的受難者
人文需求及正義
權威人士
作為指示符的受難者
誰是解釋項?
作為鼓手的受難者
結語
13.符號鏈:符號學、馬克思主義與《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性形象
14.愛麗絲世界中的交換
15.帕索里尼的電影《乞丐》與下層階級狀況——一種異端符號學
參考文獻-
Marxist Semiotics Today:A Selection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節選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馬克思主義符號學叢書》: 雖然這似乎是學術性的分類,但卻直接為理解各種系統的差異打開了一個新的空間。(作為三個種類可能的組合)尤其是當處在一個理想化的世界,一個人需要他想要的,而擁有他需要的,但是我們的世界并不是完美的世界:我們并不總是擁有我們需要的;我們也并不總是需要我們想要的;甚至更普遍地,整個區別的八重組類型學也可能是清晰的。例如一個人想要他擁有的東西嗎?(如果不想要,那么這種情形就被描繪成冷漠和冷淡)。一個人擁有他想要的東西嗎?(如果沒有,這就叫作嫉妒和貪婪)。一個人想要他需要的東西嗎?(如果不是,這就叫作無知和愚昧)。一個人需要他想要的東西嗎?(如果不是,這就叫作誤解和錯覺)。一個人擁有他需要的東西嗎?(如果沒有,這就叫作不足和缺乏)。一個人需要他擁有的東西嗎?(如果不需要,這就叫作盈余和過量)。很多測量“幸福”的嘗試(比如享有“好生活”表現的人口比例)就是來評估上面三個部分中任意兩個是否重疊的真正的嘗試(通常是按照一個人擁有需要的而非一個人想要擁有的):當他們不重疊的時候(當他們幾乎不做的時候),就評估他們偏離的程度。 ……
當代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思潮文選 作者簡介
陳文斌,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成員,國際符號學會會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研究。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