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17456
- 條形碼:9787030517456 ; 978-7-03-05174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上.下冊) 本書特色
商周研究領域**的專家,書寫了數十篇精華文章,包括道器之論、文明蘊化、三代遺珠、歷史鉤沉、文字新探、文博文保等各方面的精華文章。商周研究領域**的專家,書寫了數十篇精華文章,包括道器之論、文明蘊化、三代遺珠、歷史鉤沉、文字新探、文博文保等各方面的精華文章。
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上.下冊) 內容簡介
商周研究領域***的專家,書寫了數十篇精華文章,包括道器之論、文明蘊化、三代遺珠、歷史鉤沉、文字新探、文博文保等各方面的精華文章。商周研究領域***的專家,書寫了數十篇精華文章,包括道器之論、文明蘊化、三代遺珠、歷史鉤沉、文字新探、文博文保等各方面的精華文章。
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上.下冊) 目錄
前言 何駕
上冊
一、道器之論
考古學與古史重建 孫慶偉
考古學研究中的解讀與建構——關于考古學本體理論的一些思考 徐良高
論考古學文化及其命名原則 趙春青
金村鏡像:考古學史和物質文化的建構 徐堅
談珠江蘭角洲地區沙丘遺址的“固沙發掘法”李海榮
漫談田野考古圓的表示法劉緒
周原遺址商周時期聚落分區方法謅論 雷興山
二、文明蘊化
需山東麓晚更新世吉人類文化的發展 王幼平
黃河流域史前商品經濟及其考古指標和相關問題試析 何駕
從聚落分布看先秦時期晉南之氣候變化——以諫水河流域聚落為代表 王力之
良清文化主神新證 宋建
安徽含山凌家灘情蛇山神祭山遺跡尋繹 王樹明
陶寺觀象臺與文明起源探討 武家璧
關于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幾點認識 雷雨
阿爾泰山和南西伯利亞青銅文化的新認識——2015年俄羅斯遠東地區考察散記 林梅村
中華文明形成期的陸海秩序 吳春明
三、三代遺珠
鄭州出土商代青銅容器分期 秦文波
試論商洛東龍山遺址所發現的商代遺存 楊亞長
由金文論及商代都邑布局 唐際根 湯毓費
六安屏坷青銅大口折肩尊的風格與工藝研究——兼及同類器物的時代與產地等問題 蘇榮譽宮希成
先秦城邑的城郭問題 段宏振
商周之際的文化植人與置換——以晚商王截地區為中心 張渭蓮
下冊
陳夢家先生青銅器研究成果考述 王睿
殷墟文化的多樣性——以陶質類容器為視角 牛世山
殷墟車馬埋葬補議 常懷穎
三星堆凸目頂*JIAN耳銅面像考 孫華
西周南宮氏家族譜系試析 張天恩
陳莊西周城址性質分析 張國碩
西周時期的“豐” 曹琦
春秋秦車的武備與工具 梁云
遼寧東大杖子墓地出土的刻紋銅器及相關問題 白云翔
吉文化解讀——一種文化發展模式的思考 劉延常
吳越貴族墓葬的等級研究 張敏
沂水紀王國與紀侯大去其國 任相宏
晉都新田新認識 田建文
四、歷史鉤沉
略論秦統一中國的物質文化基礎——以長江流域為視角 張昌平 孫卓
漢代工官研究——以漢長安城遺址出士骨簽為例 劉慶柱 李毓芳
遼宋金元明墓葬制度初步研究 董新林
從歷代帝王廟看統一多民族祭祀體系的形成 鄭彤
明清皇宮石雕藝術及其文化象征 宋玲平
五、文字新探
漢字與巫術、王權 江林昌
“商”字內涵新論 顧萬發
殷周金文族徽類型與內涵研究 王長豐
《孫子算經》“今有孕婦”題的解說 彭浩
益陽兔子山遺址三號井“愛書”筒牘一組 張春龍
六、文博文保
中國博物館理事會制度探析 段勇
關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幾個問題 杜金鵬
布幣考證及相關問題研究 王紀潔
七、足跡實績
李伯謙傳記材料 孫慶偉
后記 何駕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