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公共藝術理論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97910
- 條形碼:9787112197910 ; 978-7-112-1979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藝術理論教程 內容簡介
公共藝術理論不是案例說明,更不是設計導語,也不僅僅是一種關于公共空間的生產觀念;它是公民文化時代,公民共享城市公共空間藝術福祉的美學實踐,其核心是公共精神的塑造、參與、分享。馬欽忠著的《公共藝術理論教程》以這一理念為指導原則,建構公共藝術學科專屬的概念系統,以為公共藝術專業學生及規劃、建筑專業工作者從空間文化方面,分析城市公共空間性質、梳理城市文脈特征、構想城市公共空間新走向,提供基本概念工具。 作為公共藝術專業的學生,經過四年或更長一些時間的學習,需要掌握三方面的能力:**,動手的能力;構想的思路要能夠把它構造出來,是一個可塑成的空間物體。第二,對場所的認知方法,深悟城市居落、空間形態、水系和植物分布是有生命的,要滿懷敬畏之心去建構新的可能性。第三,有關歷史人文知識的準備。 本理論教程正是著眼于這樣幾個方面,建構一套原則和方法路徑。 本教程共四編八章。 **編概念篇兩章,論述公共藝術的學科特征、性質,公共精神在公共空間的實現形式。核心是了解公共藝術的實踐特征。 第二編工具篇兩章,相對篇幅較長,論述公共藝術的生產形態和城市公共空間及建成歷史的描述方法;重點是公共空間生產的理論,建構城市美學品質的三對范疇。 第三編形態篇兩章,針對具體空間場所的公共性意義的實施路徑、尺度、心理感知性質、具體空間策略,提供基本原則;重點是空間基本形態與心理感知特點、場所和場所感知。 第四編意義篇兩章,論述在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生活之中,公共藝術的作用以及這種作用如何實現、實現的具體過程和策略,公共藝術對從地點到節點和作為城市美學戰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重點是公共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干預和角色扮演、從地點打造成為節點的方式、方法。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