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全球金融中的中國-國內金融抑制與國際金融權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1971
- 條形碼:9787208141971 ; 978-7-208-1419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金融中的中國-國內金融抑制與國際金融權力 本書特色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新興國家開始備受關注。本書將金融權力研究與發展型國家模式結合起來,運用斯特蘭奇的結構性權力理論、加拿大知名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埃里克·赫萊納對關系性金融權力、結構性金融權力和制度性金融權力的論述,將中日在貨幣國際化、外匯儲備以及在布雷頓森林機構中的角色進行比較研究。中國在國際金融架構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在這一背景下,本書力圖描述和評估中國金融權力的潛能,深入分析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中國的債權國地位和其對布雷頓森林機構的政策,并把中國在當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與發展型國家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進行了對比。
全球金融中的中國-國內金融抑制與國際金融權力 內容簡介
中國在國際金融架構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在這一背景下,本書力圖描述和評估中國金融權力的潛能,深入分析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中國的債權國地位和其對布雷頓森林機構的政策,并把中國在當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與發展型國家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進行了對比。本書將發展型國家的概念引入到金融權力的研究中來,視角獨特,分析深入。借助查默斯·約翰遜發展型國家的概念以及阿瑟·克羅伯對日本、韓國這些發展型國家概念的界定,本書對這些發展型國家的金融權力與獲得手段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對比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與日本、韓國等發展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區別。同時,本書還構建了一個金融權力的分類體系,參考斯特蘭奇和赫萊納的著作,本書將金融權力劃分為關系性金融權力、結構性金融權力以及制度性金融權力。由此得出,發展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阻礙了國家對結構性金融權力的獲取,因為其金融抑制體系與能夠大規模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金融市場發展不兼容。
全球金融中的中國-國內金融抑制與國際金融權力 目錄
致謝/Ⅲ
縮略語/Ⅴ
**章 導論/1
第二章 金融權力與發展型國家/8
定義發展型國家/8
中國是發展型國家?/13
金融權力的分類/15
論點預覽/25
第三章 金融抑制與結構性金融權力/28
日本金融市場的自由化/28
中國金融體系的政治經濟體制/35
金融抑制與自由化壓力/53
第四章 金融抑制與貨幣國際化/57
貨幣國際化的決定因素/58
日本推行日元國際化的失敗/61
中國貨幣國際化的路徑/67
全盤拒絕與可控型國際化/79
第五章 金融抑制與關系性金融權力/82
作為債權國的日本/83
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87
金融抑制與債權國權力/105
第六章 布雷頓森林機構內的發展型國家/10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權力結構/109
日本對“華盛頓共識”的挑戰/113
中國正在布雷頓森林機構內崛起嗎?/120
金融抑制與制度性金融權力/134
第七章 結論/138
附錄訪談列表/141
參考文獻/143
全球金融中的中國-國內金融抑制與國際金融權力 作者簡介
桑德拉·希普,德國弗萊堡大學(Freiburg University)中國研究所講師,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經濟政策與金融系統項目主任。她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問題以及中國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辛平,法學博士,現任教于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在《外交評論》、《教學與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并有多本譯著出版。
羅文靜,經濟學博士,現任教于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政治、國際組織和國際危機管理,著有《國際碳政治》,在《重慶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并有多本譯著出版。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