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名人傳-大悅讀-全譯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42701
- 條形碼:9787540242701 ; 978-7-5402-427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人傳-大悅讀-全譯本 本書特色
邁克爾·布羅德所著《我的新朋友(精)/小象勿 忘我》講述,“媽媽,這兒有好多動物耶,”小象勿 忘我小聲地說,“我想和他們交個朋友,怎么樣?” 勿忘我很想交朋友,但是別人都不愿意。媽媽告訴他 ,友誼就像樹上的花兒一樣,是需要時間才會綻放的 ,但卻值得等待。于是當小象勿忘我遇到小長頸鹿櫻 桃時,他打算等等看……他能等到他期待的友誼嗎?
名人傳-大悅讀-全譯本 內容簡介
《名人傳》是法國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是世界傳記文學作品中的典范之作。書中著力刻畫了三位藝術巨匠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與顛躓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現了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為人們譜寫了一闋氣勢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響曲”。
名人傳-大悅讀-全譯本 目錄
序言
貝多芬傳
貝多芬的遺囑
書信集
思想集
米開朗琪羅傳
序言
米開朗琪羅傳
序篇
上篇:斗爭
下篇:舍棄
結束語
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一生
托爾斯泰傳
序言
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的遺作簡析
亞洲對托爾斯泰的反響
托爾斯泰逝世前兩個月寫給甘地的信
名人傳-大悅讀-全譯本 節選
譯本序
Preface
羅曼?羅蘭(1866—1944)是法國20世紀一位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是法國外省一小市鎮公證人的兒子,童年在外省度過。1881年,全家遷居巴黎。羅蘭考入法國高等師范學校,該校當時是以思想矛盾沖突激烈著稱的法國文化中心之一。
少年時代的羅蘭以斯賓諾莎和古希臘所謂“先蘇格拉底派”哲學家的觀點與他所反對的種種唯心主義潮流相抗衡。
自青年時代起,他便非常喜愛莎士比亞、雨果和歌德等作家的作品,并在許多地方模仿過雨果的創作手法。但在他思想和藝術的形成過程中,列夫?托爾斯泰對他有極大影響。在大學求學期間,他就給其作品在法國廣為流傳的這位偉大的俄羅斯作家寫信,向他提出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并且很遵從托爾斯泰對他的勸告。
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后,他選擇了音樂史作為自己的專業。1912年前,他一直作為音樂史教師在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大學任教。
19世紀90年代下半葉,法國第三共和國與進步力量之間的社會沖突激烈。羅蘭與著名作家左拉、法朗士等一樣,積極投入到社會生活之中。他參加了為德雷福斯案件辯護的斗爭,宣稱自己擁護社會主義。當然,他當時所說的社會主義還帶有朦朧的浪漫主義幻想的色彩。
**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他在瑞士居住,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系列的政論文章,呼吁交戰各國的知識分子團結起來,積極反對戰爭。文章明顯的反戰激情在民族主義者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瑞士,他接觸了一些俄國僑民,了解到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的活動。自1917年起,他同高爾基保持了多年的通信聯系。到大戰后期,他加強了對群眾的革命力量的信心,在《先聲》集中收入的他1916年的文章中,他直接向交戰各國的人民——而不像一開始那樣,只向知識分子們——呼吁,期望他們能夠采取堅決果斷的反戰行動。
羅蘭從蘇維埃俄羅斯存在的**天起就成了它的朋友,不過,他對蘇聯的國內政策也存有某種戒心。20年代,他徒勞地試圖以甘地和托爾斯泰的道德觀與世界革命的原則相抗衡。30年代,他成了一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是反法西斯人民陣線的領導人之一,參加了國際反戰和反法西斯大會。他與巴比塞、法共領導人多列士、高爾基的友好關系在加強,其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侵占法國和維希政權建立對羅蘭是一個沉重打擊。年邁多病的他在敵占區法西斯政權的監視下,基本上只是做一些多年貝多芬研究的收尾工作及寫點傳記、回憶錄等。
羅蘭在“二戰”結束前,于1944年12月逝世,未能活到徹底戰勝法西斯侵略者那一天,但活到了法國從法西斯鐵蹄下解放出來的日子。《歡迎多列士回國》是他在報刊上發表的*后一篇文章。1944年11月,他參加了蘇聯駐巴黎大使館慶祝偉大的十月革命勝利二十七周年的紀念活動。
羅蘭是作為劇作家登上文壇的,他的早期作品有悲劇《圣路易》(1897),是收入其戲劇集《信仰悲劇》的卷首篇。收入該集的還有《阿埃爾》(1898)和《時間會到來》(1903)。但從1898年到1938年,他幾乎花了畢生的心血創作《革命戲劇集》。其中包括《群狼》(1898)、《理性的勝利》(1899)、《丹東》(1899)、《7月14日》(1901)等。
羅曼?羅蘭在中國讀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因是他那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1902-1912)早就在中國翻譯出版,且頗受讀者青睞。羅蘭的現實主義才華通過該小說的篇章強有力地顯示了出來。無論是半封建的德國及其小市民的因循守舊習氣,還是資產階級的法國,都成了羅蘭激烈抨擊的對象。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羅蘭的功績在于他不僅以來自人民和接近人民的知識分子的可愛形象與這一切相抗衡,而且還表現了這些普通人身上所體現的真正的民族精神。這些普通人包括克利斯朵夫的朋友、詩人奧利維,他的姐姐、女家庭教師安多娜特、工人,斉瑺、女仆茜多妮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人。
《7月14日》完成之后,羅蘭開始寫傳記體裁作品。后來,他把不同時期寫的三個傳記——《貝多芬傳》(1902)、《米開朗琪羅傳》(1905)和《托爾斯泰傳》(1911)——匯集成一冊,題為《英雄傳記》,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名人傳》。
羅蘭打算通過這些傳記來恢復20世紀文學崇高的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該書描寫了處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羅蘭認為他們不單單是天資聰穎的個人,而且是一些和自己的時代緊密相連并且用自己的藝術作品體現世人所關心的問題的人。這一點特別清楚地表現在《貝多芬傳》中。羅蘭筆下的貝多芬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具有廣泛的興趣,他為法國革命的英雄壯舉而歡欣鼓舞。羅蘭寫道:“革命吸引著全世界和貝多芬!彼,盡管貝多芬經受了許多痛苦:愛情希望的破滅、貧困,以及*后對一位音樂家來說*致命的打擊——耳聾,但是,在精神上,貝多芬仍然堅強不屈,*后在歡樂的凱歌聲中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的樂章。
關于中譯本的名稱,似乎用《三大師傳》更為貼切,題為《名人傳》有些欠妥。首先,羅蘭在將三位大師的傳記匯集成一冊時,只是稱作《英雄傳記》(Les Vies Héroques),也沒有說是《名人傳記》!懊恕币辉~含義比較寬泛,即所謂“著名人物”的意思。按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出了名的人”。而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除了是“著名人物”外,他們更是在各自的專業方面獨樹一幟的大師:一位是音樂奇才,一位是雕塑繪畫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一位是文學巨匠。所以題名為《三大師傳》更貼切,使讀者一看書名即可知曉是三位大師級人物的傳記。但鑒于《名人傳》已通用,改了反而不利,所以仍用了這個書名。
陳筱卿
2009年12月
名人傳-大悅讀-全譯本 作者簡介
陳筱卿,1939年出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壳瓣P系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考試中心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翻譯法國名家名著約一千萬字,主要譯作有拉伯雷的《巨人傳》,盧梭的《懺悔錄》、《新愛洛伊絲》,繆塞的《一個世紀兒的懺悔》,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紀德的《梵蒂岡的地窖》,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法布爾的《昆蟲記》,尤瑟納爾的《哈德良回憶錄》,雅·洛朗的《蠢事》,科萊特的《謝里寶貝》等。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