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論語》學傳承與創新-《論語》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406273
- 條形碼:9787555406273 ; 978-7-5554-062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學傳承與創新-《論語》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著作,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在國外廣泛流傳。《學傳承與創新 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為揚州大學文學院承辦的“《論語》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的論文合集。 《學傳承與創新 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對《論語》域外傳播情況加以研究,緊緊圍繞“《論語》詮釋”及“域外傳播”這兩大議題,既有《論語》詮釋文本的宏觀闡述,也有《論語》經典詮釋的個案研究;既有域外《論語》文獻的版本整理,也有《論語》篇章的義理闡發。 具體而言,內容分為四類:一是《論語》文本研究。二是《論語》詮釋研究。三是《論語》注本研究論文。四是《論語》傳播研究。
《論語》學傳承與創新-《論語》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正確解讀《論語》
《論語》詮釋爭議示例之我見——基于王力《古代漢語》與楊伯峻《論語譯注》詮釋的比較
過程與劃界——《論語·為政》“十有五而志于學”章的生存論詮釋
《法言》的“經傳注我”與義理標舉——揚雄《論語》學研究
劉寶楠《論語正義》中的天道觀與人性論
朱熹論《論語》“思無邪”之繼承與轉化——兼述清儒之反省
孔子“仁”學體系的基礎與提升——以《論語》為中心
“子路問津”處在今武漢新洲考
“劉寶楠著”《論孟集注附考》辨偽
“學而”記疑
屢出己意、迭現新義:魏晉論語學的整體特色
追求尊儒與宗道的協調——繆播《論語》注的學術影響
試論陸九淵的《論語》學思想
陳祥道《論語全解》引證特色述論
王艮《語錄》與《論語》詮釋簡論
返本開新的儒學宗旨闡發——論焦循《論語通釋》
黃式三《論語后案》詮釋特點論
晚清嶺南學派《論語》詮釋特點論
《論語》語篇銜接機制發展釋論
《論語》在高麗時代的傳播與影響
日本《論語義疏》研究——以日本古寫本諸本研究為中心的日本《論語義疏》繹述
《論語》學傳承與創新-《論語》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節選
《學傳承與創新 詮釋與域外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闡述士大夫立身處世的名實關系。《論語·公冶長》記,孔子問子貢:“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子貢以自己與顏回作比較,選擇的比照物是認知能力,得出的結論是顏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異常突出,遠勝于自己。至于顏回具有的這種能力的根源何在,子貢沒有說明。合乎邏輯的推論是,他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這就可以與玄學家的本末論相互聯結。繆播正是從這一方面加以發揮。他說:“學末尚名者多,顧其實者寡。回則崇本棄末,賜也未能忘名。存名則美著于物,精本則美損于當時。故發問以要賜對,以示優劣也,所以抑賜而進回也。”這番話有三層意義。首先,常見的情形是人們注重學習具體知識、技能,并以此博得好名聲。這既是評論古人,也是針砭時弊。其次,顏回注重優化自身素質、提升認識能力,而不去求名博利。這是繆博提倡的學風與士風。第三,關于士大夫的社會評價與實際情況脫節,難以避免。求名者容易稱美于世,務實者見輕與人。這是繆播對于世情的深長喟嘆。這樣的解說,不是局限于《論語》本旨的發掘,而是對其加以發揮、延展。 ……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