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遠山 本書特色
《遠山》是作者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背負行囊乘火車、坐汽車、自駕車,也搭乘山里人的摩托車,踏訪川陜交界的四川境內的秦巴山區,沒旅店的地方,住村長家、小學老師家和留守兒童家,采集山區農村家庭資料,思考“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命題,試圖回答:那些人去哪里了?他們為何要離開自己的村莊……
遠山 內容簡介
一本寫給自己,寫給她出發的那個世界的書。 她欲把“遠山”引入這個世界的總體意識,憑著這本書,她意識到遠山的人們不是“他們”,而是“我們”,是我們身體上麻木的一部分、是我們在奔跑中遺落的一部分。
遠山 目錄
遠山 相關資料
她無法像阿列克謝耶維奇那樣自信,相信自己與對話者分享著共同的歷史意識或歷史感,她也無法像另一個非虛構寫作者梁鴻那樣,把“改變”的向度懸置起來。她力圖使兩種分裂、隔絕的時間達成一種統一的意識,但她又是如此慎重,她并不確信自己能夠改變什么;她的挫折感來自于她很像一個知識分子,但同時又對知識分子式的傲慢自信懷著警覺,所以最終,她在這本書中更像一個羞澀的、善良的、力圖分寸得當的客人。 ——著名文學批評家李敬澤 令人心碎的凋敝鄉村的場景。破碎的不只是生產生活圖景,更是親情與倫理。這是中國廣大鄉村、廣大農民為城市、城市化所付出的巨大代價。那么,當城市壯大到如此程度時,真該為鄉村、畸零的鄉村人做些什么了。 ——著名作家阿來 熊鶯的文章,給了當下大散文寫作一個不小的驚喜。她的文字,沉靜,憂郁,深邃。熊鶯散文的文本意義在于,她筆下的所有事物,都沒有結果。沒有結果的、正在進行時的中國鄉村日常生活,成就了一部中國鄉村歷史畫卷般的靜穆默片。 ——著名作家王躍文 《遠山》真夠遠的,不僅在我們的眼力之外,還在心力之外。其中有許多都是我們"沒想到"的,筆力到處,即是驚心處。良知這個詞,出自《孟子·盡心》中,"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善知,是天賦。讀著熊鶯的這本書,我們該為這個時代的感覺麻木而慚愧。 ——著名作家穆濤
遠山 作者簡介
熊鶯,著有非虛構散文集《你來看此花時》,曾獲首屆全球華人豐子愷散文獎,《美文》(2014年、2015年)專欄作家。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