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先秦兩漢出版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35892
- 條形碼:9787533335892 ; 978-7-5333-358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秦兩漢出版史論 本書特色
山東大學劉光裕教授新作《先秦兩漢出版史論》*近由齊魯書社出版發行。全書共計45萬字,匯輯劉光裕教授重要論述12篇。 全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考證精深,創見迭出,對我國先秦兩漢時期的出版業概貌及其規律進行了較為精深的考證和全面系統的總結。本書既是劉光裕教授畢生治學的重要結晶,也是我國先秦兩漢出版史研究方面的扛鼎之作。
先秦兩漢出版史論 內容簡介
一般說,古代出版史就是書籍出版史。古代研究書籍的學問稱書志學。在書志學中,出版史與目錄學、版本學、校讎學、文獻學相比,與書籍史、刻書史相比,都是十分年輕的學科。眾所周知,建設新學科的首要任務是確定學科的對象與范圍;有關對象、范圍的任何不科學或不恰當,都將妨礙學科建設。從歷史上看,并不是有了文字就一定有書籍,也不是有了書籍就一定有出版。*早的出版,本是書籍傳播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里,涉及如何理解出版概念。科學界定出版概念,是界定出版史對象、范圍的出發點。出版活動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出版活動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社會環境的影響與制約。社會環境對出版的存在方式、發展演變以及成就與不足等,常常有重大影響或決定性影響。鑒于此,出版史的范圍除了歷史上有關出版的基本過程、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外,還必須包括社會歷史環境,特別是給出版以重大影響的經濟、文化、技術等社會因素。確定了出版史的對象、范圍,才能有的放矢地搜集資料,避免事倍功半。在搜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進而考察出版的產生發展與歷史演變。再根據出版自身在發展演變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階段性特征,做歷史分期的工作。《先秦兩漢出版史論》歷史分期的主要根據并非社會發展階段或朝代更替,而是出版自身的階段性特征,以體現出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古典到現代的歷史過程。
先秦兩漢出版史論 目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