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李良玉史學文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29417
- 條形碼:9787565029417 ; 978-7-5650-294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良玉史學文匯 本書特色
李良玉著的《李良玉史學文匯/李良玉教授與其博士生文叢》包含作者的歷史學論文、史學會議講話稿、博士生課外講習錄、博士碩士論文推介、博士生文稿點評等內容,集中體現了作者近年來教學和科研的代表性成就。所選論文和會議發言稿皆在國內各類報刊公開發表,能夠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為指導,在豐富的史料基礎上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社會和文化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度研究,提出不少令人信服的真知灼見。課外講習錄和博士碩士論文推介等則展示了作者嚴謹治學的品格和情懷,既有師生相互切磋的心得體會,又有高屋建瓴的點撥和激情滿懷的推薦,充分顯示了其科學培養人才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李良玉史學文匯 內容簡介
本書稿包含作者的歷史學論文、史學會議講話稿、博士生課外講習錄、博士碩士論文推介、博士生文稿點評等內容, 集中體現了作者近年來教學和科研的代表性成就。
李良玉史學文匯 目錄
關于鎮壓反革命運動的幾個問題
歷史知識的立場與中國當代史研究
第四種讀書
——關于大學的使命
江蘇省大饑荒研究
——從“非正常死亡”說起
正確的歷史觀念與完整的歷史書寫
——關于抗戰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五四”倫理革新的國家意義
——兼論當代社會的倫理重建
繼續“五四”倫理革新的方向建設現代國家
——紀念新文化運動興起100周年
序和后記
認識和理解現代知識分子
——《知識·思想·權力》序
藝術家筆下的歷史
——《劉墉家族與日照》序
民間資料見證的社會和時代
——《朱全礫社會教育講演集》序
《轉型時代的思想與文化》后記
根據社會實際改善公共政策
——《我國人口政策的形成與發展》序
糾正政治化寫作的錯誤傾向
——《浩然研究》序
生命的七彩
——《區域文化與社會變遷——威寧·石門坎·苗族》序
報告與講話
民族主義、全球化和傳統文化問題
認真研究*近170年的中國工業化
——在《中國的工業化》提綱第二稿討論會上的發言
與傅自應副省長談近代史
解釋材料是歷史研究的關鍵
扎實推進中國當代史研究
——當代中國研究所來寧專家座談記錄
多出精品,服務社會,促進檔案工作新進步
——在全省檔案文化精品評選會上的發言
發明科學,改良社會
讀書札記
近代知識分子的民主意識
文化的分層
中國近代文化轉型問題
關于國家的札記
完善的制度是遏止腐敗的根本保證
博士生課外講習錄
唐旭斌預答辯和王小平、尹濤開題報告講評
——第44次讀書會
腳踏實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邢恩源、任玲玲博士論文初稿講評
——第45次讀書會
全力以赴,實現自己的目標
任玲玲博士論文修改稿和王小平博士論文初稿講評
——第46次讀書會
博士論文介紹詞
公平正義是現代文明的價值基礎
一張成潔、周倩倩博士論文介紹詞
研究和汲取三民主義意識形態的歷史教訓
——尹濤博士論文介紹詞
尋找社會進化的合理限度
——朱移山博士論文介紹詞
博士生文稿批語
學術評語
博士論文后記
有一種感恩,無法言語
——博士論文后記
難得的情緣
——博士論文后記節錄
編輯和作者共同的生命體驗
——大饑荒研究專題編后記
訪學心得
一例博士生教育的個案
——讀《柳葉集——李良玉博士生教育文錄》有感
附錄
《關于“問題與主義之爭”的歷史考辨》一文的學術反響
《新編中國通史》(民國卷)的學術反響
《從辛亥到五四:民族主義的歷史考察》一文的學術反響
后記
李良玉史學文匯 作者簡介
李良玉,江蘇海安人,1951年1月生,歷史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國史、社會史、中國當代史,主治電國近當代思想文化史。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