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越讀.2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由多位知名作家、學者和書評人合著的關于閱讀的書,作者包括畢淑敏、劉心武、洪晃、唐山、樸素、潘小嫻、王大慶、黃涌等。在本書中,他們分享了個人的讀書經歷和心得,引領人們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學習讀書之法,走近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和經典作品。
越讀.2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品集。繼《越讀》出版之后, 再次力邀多位知名作家、學者和書評人合著其第二部。本書作者包括畢淑敏、劉心武等知名作家, 樸素、唐山等書評人和編輯和洪晃等文化名人。在這本書里, 他們分享了個人的讀書經歷和心得, 引領人們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讀書之法, 走近古
越讀.2 目錄
書上旅行 高維生 / 004
文學與史學 周東江 / 010
書本里的曼陀羅 畢淑敏 / 014
與書共舞 劉心武 / 040
讀書無用論 洪晃 / 043
書中自有酒香來 劉心武 / 046
“紅學”是學術還是“皇帝的新裝”? 唐山 / 050
“紅學”,一個值得反思的模板 唐山 / 064
《雪國》青春 黃涌 / 069
《日瓦戈醫生》背后的故事 李崢嶸 / 072
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周俊芳 / 086
閱讀的初戀 郭鳳嶺 / 093
一本奇書與一個人的思維建構 單占生 / 100讀自己書架上的書 劉心武 / 001
書上旅行 高維生 / 004
文學與史學 周東江 / 010
書本里的曼陀羅 畢淑敏 / 014
與書共舞 劉心武 / 040
讀書無用論 洪晃 / 043
書中自有酒香來 劉心武 / 046
“紅學”是學術還是“皇帝的新裝”? 唐山 / 050
“紅學”,一個值得反思的模板 唐山 / 064
《雪國》青春 黃涌 / 069
《日瓦戈醫生》背后的故事 李崢嶸 / 072
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周俊芳 / 086
閱讀的初戀 郭鳳嶺 / 093
一本奇書與一個人的思維建構 單占生 / 100
扭曲命運下的極致之愛 宇昕 / 108
有一種創傷叫成長 郭紅 / 112
余華三書 鄭潔群 / 116
如何抵達我們的故鄉 樸素 / 123
英雄之謂 王大慶 / 129
俠之大者的民族神話 樸素 / 132
我的讀書生活 劉英亭 / 138
和孫猴兒一起慢慢變老 王大慶 / 146
宇宙很大,等你去探訪 楊雅蓮 / 149
百愁之門 鄭小驢 / 153
舊書單里的老情懷 潘小嫻 / 162
閱讀,是一場超現實主義的夢境 郭鳳嶺 / 168
村上春樹的三張面孔 潘小嫻 / 175
我們發明的那個門羅 唐山 / 179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樸素 / 186
蕭蕭落紅無盡處 黃涌 / 192
讀一輩子的童話 張 / 196
當上帝創造時間的時候 高維生 / 203
在天為云,在地為水 柳已青 / 207
秋光里的郁達夫 黃涌 / 212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需要某種使命 楊東城 / 217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黃昏 唐山 / 220信息
越讀.2 節選
讀自己書架上的書
劉心武
有朋友來訴苦,說如今書價騰漲,真是莫再讀書了,我卻不以為然。
我當然并不贊成書價無節制地上漲,但我以為,書價上漲也許倒會促使我們更謹慎地買書——只買那些對我們來說必不可少或確有留存價值的書。
也許是因為以前書價相對其他消費品而言偏低,人們大都買了不少書來排滿自己的書架。那位來訴苦的朋友家中的書架不僅爆滿,壁櫥中乃至于沙發邊也都藏著摞著不少書。我問他:“你買的書,全都看過嗎?”他搖頭;再問:“看過其中的一半嗎?”他想了想,又搖頭;再問下去:“看過其中的三分之一?”他嘆了口氣說:“也許還達不到,唉,沒有時間啊……”
是的,我們都忙,我們甚至沒有時間讀自己掏錢巴巴地買來的書,我們常常是先把想要的書買到手再說,這本不足為奇,但我們不能容忍自己的這種心態——仿佛只要
那本書我們買了并放在書架上了,我們就讀過它了似的。不。我們必須鄭重地提醒自己——對于任何一本書,只有讀過它(不能詳讀時可以粗讀,甚至可以一目十行地“瞄”過去),它才真正屬于我們心靈書架中的一本書。我們不能僅僅買書、藏書,我們必須讀書。
我一度達到過凡自己所買來的書皆讀過的境況,但近些年我的買書量大大超過了我的讀書量,并且坦白地說,某些書之所以買來,主要是出于一種虛榮心——人家有,我也該有;心理上的淺薄滿足欲代替了心靈上的真誠求知欲。虧得我還能自知此弊,所以*近我向自己發出了*后通牒——
請讀自己書架上的書,否則,暫停買書!
我于是開始讀那些原是買來裝闊氣、撐門面、擺譜兒、充博學、趕新潮、唬客人的書——結果,我發現自家書架上的書完全夠我享受很長一段時間,我為自己前一陣子動不動問別人“該看些什么書呀?”而臉紅,事實上我現在很有資格回答別人的這類問題,并且我覺得與其告訴
人家“該看什么”,不如告訴人家“不必看什么”,因為唯有讀過相當多書的人,才能對一束束的信息做出有信心的價值判斷。讀書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認同和排拒的選擇過程,讀書越多,則選擇的余地越大,因而為自己帶來的人生機會也就越多。
我把自己的這點經驗,介紹給來訴苦的朋友。*近他來報知,他已放慢了買書的步伐,加快了讀自己書架上的書的步伐。他還說,如今信息大爆炸,就是書價不漲,可買的書也極多,就是收入大增,也不可能將看中的書全買回家來,因此,今后不僅要認真清理、閱讀自己書架上的書,并且應當認真考慮和設計一下自己的書架上該是怎樣的一種陣容了。我得意地告訴他,這種“個人書架設計”我早已在進行了,其中還包括明智地淘汰掉了一些對自己來說是無用也毋庸收藏的書。不過,我覺得對多數人來說,包括我自己在內,眼下*要緊的還是——
讀自己書架上的書。
越讀.2 作者簡介
畢淑敏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題,磅礴的氣勢和對人生、社會的冷靜理智關懷,贏得了廣大讀者。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鮮花手術》等暢銷書,曾獲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青年文學獎、臺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第17屆聯合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余次。
劉心武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的發軔作。長篇小說《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四牌樓》獲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獎。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陸續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錄制播出《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紅樓夢〉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節目共計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引發國內新的《紅樓夢》熱。
洪晃
中國互動媒體集團CEO,《世界都市iLook》雜志主編兼出版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