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話說中國 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212815
- 條形碼:9787545212815 ; 978-7-5452-128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話說中國 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 本書特色
《話說中國》是一部以當前歷史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的新成果為底蘊,采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編輯而成的新體裁中國通史類讀物。在每一頁上,與圖文相配,插有一則歷史文化百科知識卡片和中外歷史大事記、歷史知識的考題,組成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書式的歷史通俗讀物。
《話說中國: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1840年至1911年的中國故事清2》全景式打造晚晴歷史,以豐富的歷史事實,從新的視角,展現歷史的必然走向,給人們以新的認識和啟迪。
話說中國 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 內容簡介
《話說中國》是一部具有多種便捷實用的檢索功能的中國歷史百科全書。全書兩千則景點故事,全面展示中國歷史悠久亙長而又風云變幻的生動軌跡,八千余幅細膩反映社會生活的生動圖片,立體凸顯光輝燦爛的中華五千年社會文明成果。
享譽海內外的史學界學者李學勤教授擔任本書總顧問,中國韜奮出版獎獲得者何承偉擔任本書總策劃。
楊善群、劉精誠、顧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線歷史學者撰寫全書文字,將個人長年學術精華融于書中,傾力奉獻經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書是湯仁澤編著的分冊《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1840年至1911年的中國故事清2)》,全景式打造晚晴歷史。
晚清在槍炮聲和恥辱中走過來了,穿過黑暗的隧道,終于望見了晨曦,經過奮斗,中國人終于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王朝,一千三四百年的科舉制度。歷史總是隨著時代車輪前進著的。即使有時退一步,也要進兩步……
話說中國 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 目錄
夢想與追求——為廣大讀者編一部具有現代意識的歷史百科全書
一位從事出版工作30年的編輯對出版創新的領悟和嘗試
總序
現代人與歷史
學者解析中華歷史如何與現代讀者對話,現代人如何走進歷史深處
專家導言
晚清史專家談其對晚清歷史的具心得的研究精華
把中國歷史的秀美景致盡收眼底
本書導讀示意圖
前言
1840年至1911年
風云變幻的晚清七十年——清后期
○五八 盛世危吉
商戰重于兵戰
○五九 張之洞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六○ 黃遵憲與日本
憤怒出詩人,憤怒更出才俊
○六一 西藏隆吐山
衛國保疆,屢摧英軍
○六二 黃海海戰
近代中國大也是激烈的一次海戰
○六三 左寶貴殉國
“建功立業在此一舉”,保衛朝鮮血灑熱土
○ 馬關條約
戰爭的高指揮官,議和投降的全權大臣
○六五 李鴻章周游列國
走出國門、行走歐美的個大臣
○六六 興中會
中國有了革命團體
○六七 嚴復和“天演論》
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改變了傳統
○六八 公車上書
連名三千轂相摩,聯軫五里塞巷過
○ 言論界的驕子梁啟超
犀利的文筆,也不能喚醒萬千民眾
○七○ 康有為舌戰朝貴
改變舊政體不易,改變頑固派大臣更難
○七一 皇帝變法談何易
仍事事受制于太后,哪能有所作為
○七二 百日維新與西太后
英雄跳,美人笑,仍是老樣子
○七三 湖南新政
二十世紀湖南人才輩出的一大原因
○七四 戊戌密謀
幾個書生密謀剪除太后的計劃
○七五 譚嗣同深夜造訪
袁世凱,賣同黨,邀奇功,不知他,是梟雄
○七六 囚禁瀛臺
圣人豈有胸中氣,下士空思身后名
○七七 戊戌六君子
一朝尸六士,蒼帝失其仁
○七八 海上脫險
南海行蹤空想象,中原大事半沉浮
○七九 大刀王五
燕趙多慷慨之土,中華武術源遠源長
○八○ 陳寶箴之死
在暴君時代,始終不能安穩地睡眠
○八一 甲骨文的發現
近代世界發射的一顆大衛星
○八二 廊房大捷
平明巡視敵遁處,遺履沙地血淋漓
○八三 聶士成
英勇殺敵,壯烈殉國
○八四 太后逃難
民謠有稱:西太后,真不賴,腿兒長,跑得快!
○八五 九萬萬八千萬兩銀子
晚清七十年所簽訂屈辱條約之大成
○八六 太監李蓮英
和主子慈禧加在一起,就是半部晚清宮廷史
○八七 京師大學堂
20世紀所大學,也是中國座大學
○八八 狀元張謇
近代中國個下海經商的狀元
○八九《茶花女》
林紓是譯述西方文學的大家
○九○ 商務印書館
西學東漸,推陳出新,普及文化,啟蒙國人
○九一 《蘇報》和“蘇報案”
一起重大的反清政治事件
○九二 倫敦蒙難
頂天立地真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九三 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的人
烈士榜上名,令人記憶、懷念
○九四 陳天華《猛回頭》
太息神州今去矣,勸君猛省莫徘徊
○九五 同盟會
中國個革命黨
○九六 馬相伯和復旦大學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樂乎
○九七 洪全福
不合時代潮流的一次反清活動
○九八 汪笑儂
中華京劇20世紀大舞臺的主角、主編
○九九 巾幗英雄秋瑾
生為人杰,死做鬼雄,革命斗士,時代前驅
一○○ 慈禧太后遺命
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
一○一 攝政王
英國愛默生說:者改變不了世界歷史
一○二 詹天佑
他在東西文化碰撞中超過了西方
一○三 飛機設計師馮如
他把中國和世界的距離縮短了
一○四 黃花崗起義
說: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
一○五 武昌起義
起義武昌全國應,廢除帝制幾千年
一○六 上海南京光復
登高呼群山應,從此神州不陸沉
一○七 起用袁世凱
一個狡猾的愚昧人
一○八 王朝的終結
誰都能創造歷史,但能寫歷史的只有偉人
聚焦:1840年至1911年的中國
話說中國 槍炮轟鳴下的尊嚴(下) 節選
廣東的香山縣(今中山)是近代有名的“買辦之鄉”,當地很多居民在洋行或跟外國人做生意,其中不少人都發家致富。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家、思想家鄭觀應就出生在當地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雖然終生沒有取得功名,但是一直在鄉塾中教學,深得鄉鄰們的敬重,他從小便得到了嚴格的教育,特別喜歡讀歷史方面的書。咸豐八年(1858),鄭觀應參加童子試,后名落孫山,他聽從父親的命令,前往上海投奔叔父學習經商。到上海之后,鄭觀應居住在叔父鄭廷江家中。一邊學習英文,一邊在叔父工作的新德洋行擔任聽差。第二年,鄭觀應便被曾寄圃、徐潤介紹到英商寶順洋行擔任低級雇員,這段時間里他在英國人傅蘭雅所辦的夜校補習英文,能夠瀏覽英文書報,同時研讀歐洲政治、實業。很快,由于他辦事能力強,工作效率高又懂英文,被提升為寶順洋行的買辦。洋商中的首席中國買辦鄭觀應在擔任寶順洋行買辦后,又先后擔任過茶行和鹽務公司的經理,積累了大量的商場經驗,在上海的商界也有了知名度。同治十二年(1873),英商太古商船公司成立,同鄭觀應簽訂了三年的雇傭合同。請他擔任公司的總經理,并兼任賬房和棧房等事務。鄭觀應和美國人晏爾吉共同主持日常事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他經營有方,太古輪船公司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銷售利潤不斷增加,因此后來太古洋行又同他續約五年。當時鄭觀應的年薪就已經是七千兩白銀,再加上公司的利潤分紅,此時的鄭觀應可以算是中國首席“白領”了。在太古公司任職時,鄭觀應也開始自己經商辦企業,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在市場上同外國企業一較高低。他先后在山東投資開礦,并開設造紙廠。光緒六年(1880),鄭觀應接受北洋大臣李鴻章的禮聘,在同太古公司契約到期時,放棄了公司的優厚待遇,前往輪船招商局任職。為國效力,偵察敵情鄭觀應任職輪船招商局之后,運用自己在太古公司的成功經驗,針對招商局的弊端,擬訂了“救弊大綱”十六條,經過一番苦心的經營,終于使招商局在經營上有了起色。1883年11月,鄭觀應因為出色的業績,被任命為輪船招商局總辦。不久,中法戰爭爆發。光緒十年(1884)二月,鄭觀應主動配合清朝軍隊的抗戰工作,數次上書朝廷,要求抵抗到底。駐德公使李鳳苞從德國買入的二十五尊克虜伯大炮在運抵香港時,受到英國殖民當局的刁難。鄭觀應奉命前往交涉,依倚他對香港情況熟悉,交涉相當順利,將大炮運回廣東。五月初,他又受粵東防務大臣彭玉麟的委派,潛入越南西貢偵察敵情。在兩個月的時間里,鄭觀應往返幾千里路,著重偵察了法軍在西貢至金邊、暹羅的水陸炮臺,均詳細繪制成草圖。“盛世”發危言鄭觀應很早就希望能夠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走的富強發展之路。早年,他曾經寫過兩本書《救時揭要》和《易言》,闡述自己救國的理論。光緒十二年(1886),鄭觀應辭官在澳門閑居時,集中精力將《易言》擴編,闡發新的思想。經過五年的嘔心瀝血,完成了《盛世危言》一書。《盛世危言》全書連同附錄和后記,總共87篇文章。全書圍繞著“圖強御侮”這個主題,貫穿著富強救國的思想,提出中國要強盛就要變法。而要變法,在經濟上,要開展“商戰”;在軍事上,要制造先進的軍械;在政治上則設立議院。他首先提出“兵戰”不如“商戰”的理論,認為只要中國能夠學習西方的先進經濟技術,在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就可以抵御列強的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商戰”上戰勝列強。為了振興民族工商業,鄭觀應希望朝廷盡快設置商部,統管全國的經濟,在地方上設立南北商務局。在提出商戰的同時,鄭觀應也指出導致中國現在落后挨打的罪魁禍首就是落后的政治。他尖銳地指出只有在內部進行政治改革,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議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國弱民貧的局面。他在文章中責問清朝的統治者:日本和英國實行了君主立憲制,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難道時至今日,中國還不想進行改革,設立議院嗎?《盛世危言》發出了中國人在甲午戰爭前號召變法的強音。對后來的變法維新產生了頗大的影響。光緒二十年(1894)冬,此書付印,馬上引起人們的注意,大家競相傳閱,以至到19世紀末,已重印20余次,成為中國近代出版史上版本多的一種書。1895年初,處于失敗陰影下的光緒皇帝看到此書后,立即下旨印刷2000部,分發給大臣閱讀,被時人稱為“醫國之靈樞金匱”。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