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長江的古鎮-(全五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78613
- 條形碼:9787540778613 ; 978-7-5407-7861-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的古鎮-(全五冊)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漓江出版社出版
★ 尋訪沿江古鎮,聆聽老人們回憶自身與家族的歷史,以及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在作者細致描繪的一連串已瀕臨失傳的歷史記憶中,尋找消逝的故園
★ 書中有許多×一手歷史和人文資料,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價值
★ 一段從文化源頭去發掘活態文化遺產、進而保存中華文化特異性、注重文化延續性的尋根之旅
“長江邊的古鎮”系列,是作家王以培十余年時間走訪長江沿途古鎮的真實記錄。叢書包含《白帝城》《江有汜》《沉沙》《河廣》《往生》5冊,通過實地采風,將現實采風與歷史典故相結合,記錄了這些古鎮的風土人情以及民歌、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描繪了古鎮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
叢書貫穿著人文主義的歷史使命,以深厚的人文主義情懷和優美流暢的筆觸,勾畫出一卷清明上河圖般的長江人文地圖,這種勾連歷史故國與現代中國的嘗試,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從文化源頭去發掘活態文化遺產,進而保存中華文化特異性、注重文化延續性的尋根之旅,這種注重文化延續性的嘗試在當代更顯得彌足珍貴。
《白帝城》中,作者沿著魚嘴,扇沱、涪陵、珍溪、奉節、巫山、高陽、萬洲、故陵、李渡等地采風,記錄了當地的民風民俗、歷史傳說、山水風光以及移民的現實情景。
《江有汜》中,作者以詩人獨有的人文情懷,以及文化記錄者的使命感,將尋訪故園的種種舊景新跡、歷史感懷,如畫卷般一一呈現。
《沉沙》展現了作者更深入的探討和思索。他尋找的不僅僅是故人,更是已故之城,已故的歲月。
《河廣》創作于作者從長江古鎮歸來后,回想昔日的尋訪,仍舊魂牽夢縈,于是再次踏上旅途,抒寫重逢故園、重遇故人的所見所感。
《往生》的此番創作緣起于作者母親的故去。往生,便是從逝去中生發出新生的過程,既是逝者的解脫,更是生者的智慧。昔日的追憶與當下的哀思化作了對往生的思索。十余年在長江三峽淹沒區的行走、采風,歷經若干物是人非之后,激發了作者對生命、人生的全新感悟。
長江的古鎮-(全五冊) 內容簡介
在《長江邊的古鎮》系列中,作者王以培在叢書中貫穿著人文主義的歷史使命,以其深厚的人文主義情懷和優美流暢的筆觸,勾畫出一卷清明上河圖般的長江人文地圖,這種勾連歷史故國與現代中國的嘗試,深受業內同仁的關注和廣大讀者歡迎。從文化源頭去發掘活態文化遺產,進而保存中華文化特異性、注重文化延續性的尋根之旅,這種注重文化延續性的嘗試在當代更顯得彌足珍貴。
長江的古鎮-(全五冊) 目錄
長江的古鎮-(全五冊) 節選
長江的古鎮-(全五冊) 作者簡介
王以培,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詩人,作家。多年來于長江三峽沿岸考察、寫作和攝影,對這段獨特的山水寄于深情與思索。出版“長江邊的古鎮”系列五部作品《白帝城》《江有氾》《沉沙》《河廣》《往生》,詩集 《這一夜發生了什么》《寺廟里的語言》《海棠》《敦煌繁露》《情識集》《采真》,童話集《布谷鳥》《小貓菜花》。
- 主題:關于長江古鎮
書里關于古鎮的內容跟我想象的不一樣。最開始看的時候有點失望。寫了很多因為三峽要遷移的事情。但是看著看著又覺得,其實這種歷史的遷移也算是古鎮的一部分了。還是很不錯的。
- 主題:
曾經聽過王老師的課,講得很好,在課中王老師多次提及他寫的一本白帝城,就越發好奇,買了這套書。這套書曾經在淘寶上找過,但大都是些二手書,封皮磨損,書頁泛黃,賣相很差。這本比我想象中的好,本來已經做好封面軟易損壞紙質差的準備,但收到的書質量卻很不錯,書頁也比想象中的要厚,質量要好。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