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46479
- 條形碼:9787517046479 ; 978-7-5170-464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第二版) 本書特色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是電子商務運作中密切聯系 的兩個關鍵環節。郝莉萍、劉磊編寫的《電子商務安 全與支付(第2版)》系統介紹了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 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加密技術、計算機系統安全、網 絡安全、支付系統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內容,并在每 章后配有相關知識的延伸閱讀資料,以擴展學生的知 識面,了解*多相關內容?br/> 本書內容豐富、層次清晰、講解深入淺出,可供 高等院校電子商務類、計算機類、經濟管理類等相關 專業的學生使用,對從事電子商務及計算機網絡工作 的技術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br/>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第二版) 內容簡介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是電子商務運作中密切聯系的兩個關鍵環節。本書系統介紹了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加密技術、計算機系統安全、網絡安全、支付系統以及相關法律等內容,并在每章后配有相關知識的延展閱讀資料,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第二版) 目錄
前言第1章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1.1 電子商務及其系統構成 1.1.1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2 電子商務的內涵 1.1.3 電子商務的特征 1.1.4 電子商務系統構成 1.2 電子商務安全 1.2.1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1.2.2 電子商務安全現狀 1.3 電子商務安全威脅 1.3.1 Intemet的安全威脅 1.3.2 Intranet范圍內的安全問題 1.3.3 網絡攻擊 1.3.4 電子交易環境的安全性問題 1.3.5 電子交易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 1.3.6 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問題 1.4 電子商務安全的保障 1.4.1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1.4.2 電子商務安全國際規范 1.4.3 電子商務安全法律要素第2章 信息加密技術 2.1 加密與解密基礎知識 2.2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 2.2.1 對稱加密 2.2.2 非對稱加密 2.2.3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算法的比較 2.3 數字信封技術 2.4 數字簽名技術 2.5 電子商務認證技術 2.5.1 身份認證技術概述 2.5.2 認證中心 2.5.3 數字證書(u盾) 2.5.4 公鑰基礎設施 2.6 電子郵件加密 2.6.1 電子郵件加密的原理 2.6.2 電子郵件加密的使用方式 2.7 網絡傳輸加密 2.7.1 鏈路加密 2.7.2 節點加密 2.7.3 端到端加密 2.8 數據庫安全 2.8.1 數據庫系統安全的重要性 2.8.2 數據庫系統安全的含義 2.8.3 數據庫的安全特性 2.8.4 常見的數據庫攻擊 2.8.5 數據庫的安全控制措施第3章 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 3.1 操作系統安全性概述 3.1.1 操作系統安全性設計的原則 3.1.2 操作系統的安全服務 3.1.3 操作系統安全級別的劃分 3.2 IJNIX系統的安全性 3.2.1 口令與賬號安全 3.2.2 文件系統安全 3.2.3 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策略 3.3 Windows系統的安全性 3.3.1 WindowsNT的安全性 3.3.2 Windows2003的安全性 3.4 常見的操作系統安全漏洞 3.4.1 影響所有系統的漏洞 3.4.2 *危險的Windows系統漏洞 3.4.3 IYNIX系統漏洞 3.5 病毒及惡意軟件清除與防御技術 3.5.1 病毒的定義 3.5.2 病毒的危害 3.5.3 病毒的分類 3.5.4 病毒的傳播途徑 3.5.5 特洛伊木馬 3.5.6 惡意軟件 3.5.7 惡意代碼第4章 網絡安全 4.1 TCIP/IP基本知識 4.2 SST協議 4.2.1 SST協議概述 4.2.2 SST協議工作原理 4.2.3 SST握手協議和記錄協議 4.2.4 SST協議安全性分析 4.3 SET協議 4.3.1 SET協議概述 4.3.2 SET協議相關技術 4.3.3 SET協議的交易過程 4.3.4 SET協議的安全性分析 4.3.5 SST與SET的比較 4.4 防火墻技術 4.4.1 什么是防火墻 4.4.2 防火墻的類型 4.4.3 防火墻的實現方式 4.4.4 防火墻過濾規則案例 4.4.5 防火墻的局限性 4.5 虛擬專用網 4.5.1 什么是虛擬專用網 4.5.2 VPN的訪問方式 4.5.3 VPN的技術和特點 4.5.4 VPN的應用前景 4.6 網絡入侵檢測 4.6.1 什么是入侵檢測 4.6.2 網絡入侵檢測類型 4.6.3 入侵檢測需求特征 4.6.4 入侵檢測的步驟 4.6.5 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4.7 非軍事區域 4.7.1 DMZ的概念 4.7.2 非軍事區域的設置 4.7.3 DMZ網絡訪問控制策略 4.7.4 電子商務非軍事區域的實現 4.8 電子商務網站常見的攻擊 4.8.1 IP欺騙技術 4.8.2 Sniffer技術 4.8.3 PortScanner技7R 4.8.4 noian}lorse攻擊 4.8.5 DDoS技術 4.9 WWW中的安全問題 4.9.1 現代惡意代碼威脅 4.9.2 ActiveX的安全性 4.9.3 URL破壞 4.9.4 Cookies 4.9.5 DNS安全 4.10 移動安全 4.10.1 安防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 4.10.2 移動通信網絡中的不安全因素 4.10.3 攻擊風險類 4.10.4 安防移動通信中的安全技術第5章 電子商務支付系統 5.1 電子商務支付系統概述 5.1.1 電子支付系統分類 5.1.2 國內電子支付的現狀 5.1.3 國外電子支付的現狀 5.1.4 電子支付系統的構成和功能 5.1.5 電子支付交易模型 5.2 電子支付工具 5.2.1 電子支付工具概述 5.2.2 電子現金 5.2.3 電子現金的使用 5.2.4 銀行卡 5.2.5 電子錢包 5.2.6 電子支票 5.2.7 微支付系統 5.3 第三方電子支付 5.3.1 第三方電子支付模式 5.3.2 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概述 5.3.3 國內第三方電子支付的發展 5.3.4 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 5.3.5 第三方支付的優點與問題 5.4 網上銀行 5.4.1 網上銀行概述 5.4.2 網上銀行的發展 5.4.3 網上銀行的安全需求 5.5 網上保險 5.5.1 網上保險服務系統 5.5.2 中國平安保險 5.6 移動支付 5.6.1 移動支付概述 5.6.2 移動支付中的安全性問題 5.6.3 移動支付安全技術第6章 電子商務安全的相關法律 6.1 電子簽名相關法律制度 6.1.1 電子簽名國際立法狀況 6.1.2 電子簽名的法律地位 6.1.3 電子簽名中各方當事人的基本行為規范 6.2 電子認證相關法律制度 6.2.1 電子認證、數字證書與認證機構的概念 6.2.2 認證機構的法定權利與義務 6.2.3 交叉認證的法律問題 6.2.4 電子商務認證機構的管理 6.3 數據電文安全相關法律制度 6.3.1 數據電文的基本含義 6.3.2 數據電文的功能等價標準 6.3.3 數據電文的效力 6.3.4 數據電文的通信和保存規則 6.3.5 數據電文的確認收訖 6.3.6 數據電文和電子錯誤 6.4 電子支付安全相關法律 6.4.1 電子支付的法律問題 6.4.2 電子貨幣的法律問題 6.4.3 網上銀行的法律問題 6.5 電子商務糾紛的法律救濟 6.5.1 電子商務案件民事訴訟的司法管轄 6.5.2 網絡在線爭端解決機制 6.6 網絡犯罪與網絡道德 6.6.1 網絡犯罪 6.6.2 網絡言論自由與網絡道德參考文獻前言
第1章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1.1 電子商務及其系統構成
1.1.1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2 電子商務的內涵
1.1.3 電子商務的特征
1.1.4 電子商務系統構成
1.2 電子商務安全
1.2.1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1.2.2 電子商務安全現狀
1.3 電子商務安全威脅
1.3.1 Intemet的安全威脅
1.3.2 Intranet范圍內的安全問題
1.3.3 網絡攻擊
1.3.4 電子交易環境的安全性問題
1.3.5 電子交易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
1.3.6 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問題
1.4 電子商務安全的保障
1.4.1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1.4.2 電子商務安全國際規范
1.4.3 電子商務安全法律要素
第2章 信息加密技術
2.1 加密與解密基礎知識
2.2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
2.2.1 對稱加密
2.2.2 非對稱加密
2.2.3 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算法的比較
2.3 數字信封技術
2.4 數字簽名技術
2.5 電子商務認證技術
2.5.1 身份認證技術概述
2.5.2 認證中心
2.5.3 數字證書(u盾)
2.5.4 公鑰基礎設施
2.6 電子郵件加密
2.6.1 電子郵件加密的原理
2.6.2 電子郵件加密的使用方式
2.7 網絡傳輸加密
2.7.1 鏈路加密
2.7.2 節點加密
2.7.3 端到端加密
2.8 數據庫安全
2.8.1 數據庫系統安全的重要性
2.8.2 數據庫系統安全的含義
2.8.3 數據庫的安全特性
2.8.4 常見的數據庫攻擊
2.8.5 數據庫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3章 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
3.1 操作系統安全性概述
3.1.1 操作系統安全性設計的原則
3.1.2 操作系統的安全服務
3.1.3 操作系統安全級別的劃分
3.2 IJNIX系統的安全性
3.2.1 口令與賬號安全
3.2.2 文件系統安全
3.2.3 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策略
3.3 Windows系統的安全性
3.3.1 WindowsNT的安全性
3.3.2 Windows2003的安全性
3.4 常見的操作系統安全漏洞
3.4.1 影響所有系統的漏洞
3.4.2 *危險的Windows系統漏洞
3.4.3 IYNIX系統漏洞
3.5 病毒及惡意軟件清除與防御技術
3.5.1 病毒的定義
3.5.2 病毒的危害
3.5.3 病毒的分類
3.5.4 病毒的傳播途徑
3.5.5 特洛伊木馬 3.5.6 惡意軟件
3.5.7 惡意代碼
第4章 網絡安全
4.1 TCIP/IP基本知識
4.2 SST協議
4.2.1 SST協議概述
4.2.2 SST協議工作原理
4.2.3 SST握手協議和記錄協議
4.2.4 SST協議安全性分析
4.3 SET協議
4.3.1 SET協議概述
4.3.2 SET協議相關技術
4.3.3 SET協議的交易過程
4.3.4 SET協議的安全性分析
4.3.5 SST與SET的比較
4.4 防火墻技術
4.4.1 什么是防火墻
4.4.2 防火墻的類型
4.4.3 防火墻的實現方式
4.4.4 防火墻過濾規則案例
4.4.5 防火墻的局限性
4.5 虛擬專用網
4.5.1 什么是虛擬專用網
4.5.2 VPN的訪問方式
4.5.3 VPN的技術和特點
4.5.4 VPN的應用前景
4.6 網絡入侵檢測
4.6.1 什么是入侵檢測
4.6.2 網絡入侵檢測類型
4.6.3 入侵檢測需求特征
4.6.4 入侵檢測的步驟
4.6.5 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4.7 非軍事區域
4.7.1 DMZ的概念
4.7.2 非軍事區域的設置
4.7.3 DMZ網絡訪問控制策略
4.7.4 電子商務非軍事區域的實現
4.8 電子商務網站常見的攻擊
4.8.1 IP欺騙技術
4.8.2 Sniffer技術
4.8.3 PortScanner技7R
4.8.4 noian}lorse攻擊
4.8.5 DDoS技術
4.9 WWW中的安全問題
4.9.1 現代惡意代碼威脅
4.9.2 ActiveX的安全性
4.9.3 URL破壞
4.9.4 Cookies
4.9.5 DNS安全
4.10 移動安全
4.10.1 安防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
4.10.2 移動通信網絡中的不安全因素
4.10.3 攻擊風險類
4.10.4 安防移動通信中的安全技術
第5章 電子商務支付系統
5.1 電子商務支付系統概述
5.1.1 電子支付系統分類
5.1.2 國內電子支付的現狀
5.1.3 國外電子支付的現狀
5.1.4 電子支付系統的構成和功能
5.1.5 電子支付交易模型
5.2 電子支付工具
5.2.1 電子支付工具概述
5.2.2 電子現金
5.2.3 電子現金的使用
5.2.4 銀行卡
5.2.5 電子錢包
5.2.6 電子支票
5.2.7 微支付系統
5.3 第三方電子支付
5.3.1 第三方電子支付模式
5.3.2 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概述
5.3.3 國內第三方電子支付的發展
5.3.4 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
5.3.5 第三方支付的優點與問題
5.4 網上銀行
5.4.1 網上銀行概述
5.4.2 網上銀行的發展
5.4.3 網上銀行的安全需求
5.5 網上保險
5.5.1 網上保險服務系統
5.5.2 中國平安保險
5.6 移動支付
5.6.1 移動支付概述
5.6.2 移動支付中的安全性問題
5.6.3 移動支付安全技術
第6章 電子商務安全的相關法律
6.1 電子簽名相關法律制度
6.1.1 電子簽名國際立法狀況
6.1.2 電子簽名的法律地位
6.1.3 電子簽名中各方當事人的基本行為規范
6.2 電子認證相關法律制度
6.2.1 電子認證、數字證書與認證機構的概念
6.2.2 認證機構的法定權利與義務
6.2.3 交叉認證的法律問題
6.2.4 電子商務認證機構的管理
6.3 數據電文安全相關法律制度
6.3.1 數據電文的基本含義
6.3.2 數據電文的功能等價標準
6.3.3 數據電文的效力
6.3.4 數據電文的通信和保存規則
6.3.5 數據電文的確認收訖
6.3.6 數據電文和電子錯誤
6.4 電子支付安全相關法律
6.4.1 電子支付的法律問題
6.4.2 電子貨幣的法律問題
6.4.3 網上銀行的法律問題
6.5 電子商務糾紛的法律救濟
6.5.1 電子商務案件民事訴訟的司法管轄
6.5.2 網絡在線爭端解決機制
6.6 網絡犯罪與網絡道德
6.6.1 網絡犯罪
6.6.2 網絡言論自由與網絡道德
參考文獻
信息
展開全部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第二版) 作者簡介
郝莉萍,吉林工商學院信息學院教師,多年從事電子商務方面的教學工作,出版過多部教材,發表了十多篇特色論文,是我社的長期合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