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景寧畬族自治縣卷-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2513
- 條形碼:9787516172513 ; 978-7-5161-7251-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景寧畬族自治縣卷-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 本書特色
陳建樾主編的這本《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景寧畬族自治縣卷)》以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和閩東(寧德市)畬族鄉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等“五位一體”的文明建設為基本框架,敘述21世紀初畬族地區的發展。強調以21世紀的畬族自治縣、畬族鄉村的現實問題為主,注重調研材料與數據之鮮活而有說服力的形態,在如實敘述畬族地區發展的過程中,關注“五位一體”建設中之現實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景寧畬族自治縣卷-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涉及景寧的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景寧的反貧困之路,奔小康進程中的畬族鄉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景寧城鄉,景寧的政治文明與制度建設,景寧的文化事業與節慶文化,景寧“畬族文化總部”的建設,景寧和諧民族關系的形成與精神文明建設,景寧的教育、衛生、科學事業的發展與人才培養,景寧的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景寧畬族自治縣卷-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 目錄
一 畬族的人口、分布,歷史過程與文化特征
二 畬族調查研究的歷史回顧
三 本書的基本內容
**章 景寧的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
**節 傳統經濟結構
一 農業結構情況
二 工業結構情況
第二節 新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特點與發展趨勢
一 經濟總量顯著增強
二 農業經濟穩步發展
三 工業經濟加快發展
四 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
五 財政收入平穩增長緒論
一 畬族的人口、分布,歷史過程與文化特征
二 畬族調查研究的歷史回顧
三 本書的基本內容
**章 景寧的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
**節 傳統經濟結構
一 農業結構情況
二 工業結構情況
第二節 新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特點與發展趨勢
一 經濟總量顯著增強
二 農業經濟穩步發展
三 工業經濟加快發展
四 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
五 財政收入平穩增長
六 金融保險飛速發展
七 內外貿易協調增長
八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
九 居民收入較快增長
第三節 新世紀以來三大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一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二 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三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第四節 新世紀以來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一 農業六大產業
二 農業“兩區”建設情況
第二章 景寧的反貧困之路
**節 貧困狀況分析
一 貧困問題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問題
二 貧困問題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 對口幫扶政策、法規的確立與深化
一 53號、115號文件帶來的發展機遇
二 自治法規的確立
三 扶持資金的拉動
第三節 對口幫扶的“雙輪驅動”
一 景鄞扶貧經濟開發區成立
二 寧波鄞州區與臺州溫嶺的對口幫扶
三 麗景民族工業園的崛起
第四節 小縣大城下山脫貧
一 農民異地搬遷取得的成果
二 農民異地搬遷的困難
三 新一輪農民異地搬遷工作的整體部署
四 異地搬遷過程中幾個詞題的思考
第三章 奔小康進程中的畬族鄉村
**節 新農村建設的策略實施
一 注重農民的增產增收
二 推進下山移民政策
三 推廣“農家樂”
四 不斷改善農村環境
五 農村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利用
六 與扶貧工作相結合
第二節 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及成效
一 實施農村環境治理工程
……
第四章 城鎮化進程中的景寧城鄉
第五章 景寧的政治文明與法制建設
第六章 景寧的文化事業和節慶文化
第七章 景寧“全國畬族文化總部”的建設
第八章 景寧的和諧民族關系的形成與精神文明建設
第九章 景寧的教育、衛生、科學事業的發展與人才培養
第十章 景寧的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索引信息
景寧畬族自治縣卷-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 作者簡介
陳建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理論室工作,研究員。198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990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政治學系。1990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理論室工作,研究員。職務及社會兼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民族法制研究、臺灣少數民族研究。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