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暨南史學-第12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88701
- 條形碼:9787549588701 ; 978-7-5495-887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暨南史學-第12輯 本書特色
《暨南史學》第12輯共收錄論文15篇,內容包括中外關系史研究、民族考古史研究、宗教文化研究、歷史人物研究、中國古代軍隊建設研究、中國思想史研究,等等。如《20世紀初美國華僑對“排華法”的調適與挑戰》在分析20世紀初美國移民政策及移民環境的基礎上,以《中西日報》的資料為基本史料,分析在“排華法”背景下華僑移民自身的移民活動;《洛陽景教經幢圖像再考察》以2006年洛陽出土景教經幢頂部兩組天神十字架圖像為研究對象,探討唐代入華景教的本土化問題;《萬歷朝鮮戰爭**階段中的陳璘》著重考察陳璘在萬歷朝鮮戰爭**階段的活動情況,并認為陳璘在這一階段的活動與他在戰爭第二階段的赴朝抗倭是一脈相承的;《中國人初識盧梭學說時的歷史情境——晚清首屆駐日使臣與自由民權運動》本文論述晚清首屆駐日使臣旅日期間的相關情形,考察中國人初識盧梭學說時的歷史情境,并通過考察,從知識攝取的一面,分析其接觸到盧梭學說的可能途徑;另有《論英國對駐藏大臣有泰的間諜工作》《元代色目人康里回回事跡考述》《明代廣東倭患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日本中古說話與讖緯:以為例》《再談玉米在中國引種和農民起義發生率——兼與陳永偉等先生商榷》等。
暨南史學-第12輯 內容簡介
本輯論文研究范疇涉及史學、地理學、宗教學、語言學、中外關系學、考據學等,研究領域廣闊,內容豐富,學術視野開闊,觀點新穎獨到,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暨南史學-第12輯 目錄
洛陽景教經幢圖像再考察 殷小平 張 展/1
宋代帝、后神御開光的禮儀與擇吉研究 吳 羽/26
宋季韓震之死及相關問題 熊燕軍/52
歸屬與調整:界區小尺度區劃的變動
———以宋代樂安縣云蓋鄉為中心的考察 王 旭 周 倩/68
元代色目人康里回回事跡考述 馬建春 陳小紅/80
元代兒童買賣芻議 陳柳晶 陳廣恩/104
東莞資福寺元至正銅鐘款識考 陳鴻鈞/115
明代廣東倭患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吳宏岐 崔文超/126
萬歷朝鮮戰爭**階段中的陳璘 鄭潔西/149
再談玉米在中國引種和農民起義發生率
———兼與陳永偉等先生商榷 李昕升 王思明/157目錄 洛陽景教經幢圖像再考察 殷小平 張 展/1 宋代帝、后神御開光的禮儀與擇吉研究 吳 羽/26 宋季韓震之死及相關問題 熊燕軍/52 歸屬與調整:界區小尺度區劃的變動———以宋代樂安縣云蓋鄉為中心的考察 王 旭 周 倩/68 元代色目人康里回回事跡考述 馬建春 陳小紅/80 元代兒童買賣芻議 陳柳晶 陳廣恩/104 東莞資福寺元至正銅鐘款識考 陳鴻鈞/115 明代廣東倭患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吳宏岐 崔文超/126 萬歷朝鮮戰爭**階段中的陳璘 鄭潔西/149 再談玉米在中國引種和農民起義發生率———兼與陳永偉等先生商榷 李昕升 王思明/157 中國人初識盧梭學說時的歷史情境———晚清首屆駐日使臣與自由民權運動 莊澤晞/167 論英國對駐藏大臣有泰的間諜工作 梁忠翠/186 20世紀初美國華僑對“排華法”的調適與挑戰———以中西日報資料為中心的探析 莫光木/197 清帝退位前袁世凱的謀劃與經營 丁 健/212 日本中古說話集與讖緯:以日本靈異記為例 司志武/228 附:暨南史學稿件格式要求/242信息
暨南史學-第12輯 作者簡介
紀宗安,史學博士,暨南大學副校長,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建春,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回族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