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第6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94258
- 條形碼:9787509794258 ; 978-7-5097-9425-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第6輯) 本書特色
本輯所收錄的文章來源有三:一是2014年在杭州舉辦的“蔣介石與抗日戰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二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蔣介石資料數據庫建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三是另行邀約的佳作。分為“中外關系史專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蔣介石資料數據庫建設’專題”“學術論文”等六個部分進行呈現,集中展示近代中外關系研究視野下蔣介石研究的關注點和研究動態,以此促進該領域學術研究的交流和進步。
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第6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與浙江大學蔣介石研究中心合編的集刊,每年兩輯。本輯鎖定浙江近代史,闡述近代浙江人士與民國的關系,旨在以專題形式挖掘近代浙江人士為民國所做的事跡。本書材料翔實,論述深入,是民國地方研究的參考資料。
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第6輯) 目錄
“華夷變態”后日本對清觀的演變【郭 陽】
智力準備:胡適、湖森林學院與“二戰”期間的中國外交【〔美〕陳時偉】
蔣介石對《蘇日中立條約》的因應【曹 藝】
重評中國史學界關于蘇俄早期對華政策的若干論點
——兼談史料運用等問題【〔俄〕劉克甫】
“經受戰火考驗的友誼”:“二戰”時期的蘇中合作【〔俄〕謝爾蓋·沙赫賴】
冷戰時期國民黨當局對蘇聯政策述論【肖如平】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蔣介石資料數據庫建設”專題
抗戰時期蔣中正與胡適、王世杰互動初探(1937~1942)【任育德】
質與量之間:蔣介石與三青團員的征召(1938~1945)【陳 偉】
紀念的政治:蔣介石“抗戰建國紀念日”講話述論【劉云虹】
中外關系史專題
“華夷變態”后日本對清觀的演變【郭 陽】
智力準備:胡適、湖森林學院與“二戰”期間的中國外交【〔美〕陳時偉】
蔣介石對《蘇日中立條約》的因應【曹 藝】
重評中國史學界關于蘇俄早期對華政策的若干論點
——兼談史料運用等問題【〔俄〕劉克甫】
“經受戰火考驗的友誼”:“二戰”時期的蘇中合作【〔俄〕謝爾蓋·沙赫賴】
冷戰時期國民黨當局對蘇聯政策述論【肖如平】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蔣介石資料數據庫建設”專題
抗戰時期蔣中正與胡適、王世杰互動初探(1937~1942)【任育德】
質與量之間:蔣介石與三青團員的征召(1938~1945)【陳 偉】
紀念的政治:蔣介石“抗戰建國紀念日”講話述論【劉云虹】
學術論文
1930年代國民黨中央軍校德式教育述論【劉孟信 程 玲】
從《東南日報》招生廣告看抗戰前浙江省的中等教育【王樂娜】
讀檔札記
哥倫比亞大學藏顧維鈞檔案未公開部分整理工作報告【侯中軍】
日本藏黃遵憲史料拾遺【戴東陽】
書 評
電信史視野下一段鮮為人知的中日關系
——貴志俊彥《戰后中日間海底電纜史》評介【趙曉紅】
學術動態
“中俄紀念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陳開科】 信息
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第6輯) 作者簡介
陳紅民,男,1958年生于山東泰安。歷史學博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國家社科基金歷史學科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98年),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教授兼副主任(2000年),南京中華民國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97年被列入江蘇省“三三三跨世紀學科帶頭人”計劃,2004年繼續列入。浙江省社科“十一五”規劃專家組成員。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政治史、中華民國史。張俊義,男,河北滄州人,1964年3月23日生。現為中外關系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1985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工作至今。1990年10月評聘為助理研究員,2001年8月評聘為副研究員。2004年-2005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學者。專業研究方向為香港史、近代中外關系史。
肖如平,男,江西省信豐縣人,生于1973年。歷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副所長、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中華民國史、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的相關研究。陳紅民,男,1958年生于山東泰安。歷史學博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國家社科基金歷史學科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98年),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教授兼副主任(2000年),南京中華民國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97年被列入江蘇省“三三三跨世紀學科帶頭人”計劃,2004年繼續列入。浙江省社科“十一五”規劃專家組成員。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政治史、中華民國史。
張俊義,男,河北滄州人,1964年3月23日生。現為中外關系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1985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工作至今。1990年10月評聘為助理研究員,2001年8月評聘為副研究員。2004年-2005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學者。專業研究方向為香港史、近代中外關系史。
肖如平,男,江西省信豐縣人,生于1973年。歷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副所長、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中華民國史、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的相關研究。
侯中軍,男,1977年出生,山東嘉祥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畢業,獲博士學位。2011年入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2006年7月~2009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處工作,任主任科員、助理研究員。2009年9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工作。專業研究方向近代中外關系史。信息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