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晚清卷-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84518
- 條形碼:9787509784518 ; 978-7-5097-845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卷-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上.下) 本書特色
《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是由兩岸近代史學界合作撰寫的中國近代史(1840—1949),參與者共57人。全書分晚清卷和民國卷,各卷又分別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為通史,下冊為專題史。本書論述了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比較全面和系統地展示了自1980年以來近代史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本次推出的是晚清卷。
晚清卷-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上.下)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量檔案文獻史料的開放和全球化進程,以及國際學術潮流的衍變,海內外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斷發展、深化、創新,成果迭出。在此基礎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憑借其在學界的巨大號召力與資源,組織兩岸學者共同編寫中國近代史,書稿以專題形式進行組織,本書為民國卷,分上下兩冊,上冊為通史,下冊為專題史,涉及時段為1840-1911年。在注重學界過往比較重視的政治、經濟、外交史研究的同時,也注重體現近年來學術研究的新視角與新趨向,在思想、文化、社會史研究等方面,留有充分的寫作與討論空間。
晚清卷-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上.下) 目錄
**章 清代通商與外政制度 廖敏淑
第二章 十九世紀前期中西關系的演變 吳義雄
第三章 近代的開端:鴉片戰爭 郭衛東
第四章 條約制度的建立及其影響 李育民
第五章 中華宗藩體系的挫敗與轉型 張啟雄
第六章 太平天國的興起與敗亡 夏春濤
第七章 洋務運動與早期現代化 戴鞍鋼
第八章 派系分合與晚清政局 林文仁
第九章 從甲午戰爭到戊戌變法 蔡樂蘇
第十章 義和團運動與二十世紀中國 馬 勇
第十一章 十年新政與清朝覆滅 崔志海
第十二章 立憲運動與民間憲政訴求 李細珠
第十三章 帝制面臨的挑戰:新政的制度困境和倫理轉換 羅志田
晚清卷(下)
第十四章 現代經濟的起步:晚清的經濟發展 林滿紅
第十五章 悸動的農村與農民 史建云
第十六章 二十世紀初的收回利權運動 朱 英
第十七章 清季人口與社會 姜 濤
第十八章 大變局下的生活世界:洋貨流行與生活啟蒙 李長莉
第十九章 晚清士紳階層的結構性變動 王先明
第二十章 中西學之爭:從科舉、學校到學堂 桑 兵
第二十一章 晚清海防與塞防之爭 劉石吉
第二十二章 “過渡時代”的脈動:晚清思想發展之軌跡 黃克武
第二十三章 天下、國家與價值重構:啟蒙的歷程 雷 頤
第二十四章 族群、文化與國家:晚清的國族想象 沈松僑
第二十五章 中國士人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的創造與轉化 潘光哲
第二十六章 譯書與西學東漸 熊月之
第二十七章 臺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自開港至割讓 許雪姬
后記
晚清卷-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上.下) 作者簡介
王建朗,男,1956年11月15日生,江蘇姜埝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秘書長。198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1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86年進入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聘為研究員。2006年獲享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評為二級研究員。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專業研究方向為近代中外關系史。
黃克武(Huang Ko-wu),男,出生于1957年,臺灣中生代中國思想研究的代表人物,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牛津大學東方系碩士,斯坦福大學歷史系博士。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