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行政法典型案例評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24278
- 條形碼:9787548724278 ; 978-7-5487-242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法典型案例評析 本書特色
敖雙紅主編的這本《行政法典型案例評析》通過基本案情、法律問題、基本原理、案例分析、重要法條以及延伸思考等方面來探討相關行政法理論問題,希望能夠幫助讀者進一步認識到行政訴訟與行政法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行政訴訟法對我國行政法理論與立法實踐的影響。考慮到少而精的要求,本書對所選真實案情內容、審判結果給予了必要的剪裁和處理,使其簡明扼要,對所涉及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案例爭議點給予了講解和分析,運用法律原理、概念或學說,解釋了案例涉及的焦點問題,幫助讀者從案例中發現法律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并掌握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作為行政法課程的配套教材,本書對主教材的內容進行了豐富與延伸,本書主要供法學專業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作為其他層次的行政法教學用書或參考讀物。
行政法典型案例評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我國行政機關權限爭議的解決途徑、行政處罰中比例原則的適用、行政執法不得違反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會議紀要和批復是否可訴、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及其適用問題等。
行政法典型案例評析 目錄
行政處罰中比例原則的適用
行政執法不得違反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會議紀要和批復是否可訴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及其適用問題
信賴利益保護的構成要件及其保護方式
政府不能以法不溯及既往為由不予公開歷史信息
行政強制后未履行監管義務引發的賠償問題
行政調解能否要求行政機關再次處理
行政合同不履行的救濟問題
行政正當程序的認定
行政事實行為的認定及其救濟
冒用他人名義進行婚姻登記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實施行政行為之前的程序性準備行為不具有可訴性我國行政機關權限爭議的解決途徑 行政處罰中比例原則的適用 行政執法不得違反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會議紀要和批復是否可訴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及其適用問題 信賴利益保護的構成要件及其保護方式 政府不能以法不溯及既往為由不予公開歷史信息 行政強制后未履行監管義務引發的賠償問題 行政調解能否要求行政機關再次處理 行政合同不履行的救濟問題 行政正當程序的認定 行政事實行為的認定及其救濟 冒用他人名義進行婚姻登記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實施行政行為之前的程序性準備行為不具有可訴性 行政收費的法律性質及其可訴性 原告與被告之間是否存在行政合同關系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條件和程序 如何判斷行政采購程序的合法性和正當性 普通債權人對抵押登記不服的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問題 如何對行政允諾行為進行認定和審查 行政處罰的司法審查邊界 行政行為效力的認定 確認違法判決的適用 公安機關實施的行為是刑事司法行為還是行政行為 行政決策行為的救濟問題 具體行政行為未送達的行政復議申請期限問題 行政行為的變更 行政判決與行政復議的銜接 行政訴訟中的利益衡量、程序違法行為的處理 是否可以強制執行非納稅義務人的繳稅承諾 自行糾錯未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引發的法律后果 行政機關告知救濟途徑錯誤的處理 行政許可案件中原告主體資格的判斷 行政機關自行糾錯過程中如何保護行政相對人的信賴利益 民事判決確認的事實對行政行為效力的影響 未經當事人發表意見的證據可否作為行政執法決定的依據 行政訴訟中第三人的舉證責任 原、被告舉證責任分配及其法律后果 行政訴訟判決類型 行政賠償的條件和范圍 證據先行登記保存違法的行政法律責任 信息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