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40051
- 條形碼:9787555240051 ; 978-7-5552-4005-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 本書特色
“怕麻煩”是一種病,得治。
一本書根治“怕麻煩”這個壞習慣。
教你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和生活,掌控自己的命運。
改變命運,從解決麻煩開始。
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
良好的習慣,是一生的財富。
讓習慣改變命運、因習慣受用一生。
“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社科勵志書, 本書講述真正優秀的人, 都是不怕麻煩, 敢于解決麻煩的人。他們敢折騰, 敢冒險, 敢投入, 有膽量有耐心。怕麻煩是一種病, 得治。
“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 目錄
目錄 **章 怕麻煩導致你的平庸無法升級 不論生活還是工作,人生總是一個麻煩接著一個麻煩而來,然而不幸的是,當你試圖躲過一個麻煩時,另一個麻煩正在不遠處向你招手呢。所以,與其躲避,不如直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出應有的努力。等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些曾經讓你頭疼不已的麻煩,讓你終于成為了不二替代的那個你。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麻煩的 你不是沒機會成功,你只是怕麻煩而已 我所熟知的五條職場潛規則 你為什么總是害怕麻煩別人? 你時刻準備著,卻抓不住一次機會 沒有喜歡的事?你是怕麻煩吧 不要成為想減肥又怕麻煩的胖子 第二章 優秀的人熱衷于解決各種麻煩 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倒不是麻煩,而是我們對麻煩的恐懼和焦慮。我們的大腦太擅長欺騙我們了,它總會不斷地制造場景讓你心生恐怖,如果用理性認真分析,好多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怕麻煩怎么辦?just do it(就是去做)! 糾結是*大的內耗,要成為解決問題的人 為什么你的努力總是勞而無功? 從平凡到優秀,你需要扭轉的三大思維定式 話多的人是沒有未來的 不可替代才是不二的生存法則 能擺平多大的麻煩,就能獲得多大的自由 第三章 不要滿身“窮”的心態 看起來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其實每個人都是活在自我認知的世界里。人說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思維。在窮人的意識里,時間是不值錢的,為了追逐財富,可以委曲求全,可惜這樣下去,真的好嗎?或許正是這種思維模式導致我們長久以來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怎么破? 你為何總喜歡把“窮”掛在嘴邊? 別總拿情商低的說辭掩蓋實力的不足 你是大人了,別總說自己不行 告訴自己,人生本就不公平。 年輕時不要太省錢,學會投入*重要 打工族,請拿出創業的姿態 如何讓自己的時間發生增值? 第四章 沒有一種幸福是沒有麻煩的 這世間沒有從天而降的餡餅,也沒有一蹴而就的幸福。好多時候我們都錯以為嫁好了人,就進入了保險箱,從此一勞永逸安穩度日了。然而我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現實比故事殘酷,卻也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考。 美麗是一種硬實力 幸福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有選擇之后的努力 愛情不是你的全部,有實力才會有魅力 哪有一蹴而就的幸福? 給父母*好的回報,莫過于成為你自己 我是媽媽,我更是我自己 真正的自由是怎樣的? 第五章 你總是顧慮太多,被自己束縛 是什么讓你一直伸展不開拳腳?是什么阻礙了你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他們說有顧慮說明你長大了,可如果長大意味著退縮與妥協,如果長大就要變得油滑與世故,如果長大是以喪失純真與勇氣為代價,*終你會不會變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你? 放棄一味地討好,讓自己變得優秀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努力 別無選擇,才是*好的選擇 平凡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時候,沉默是金 好機會是如何從你眼皮子底下溜走的? 你發現了嗎?真正努力的人總是在假裝自己不努力 第六章 如何化解關系中的麻煩?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生存,不得不面對很多關系,比如家人、朋友、領導、同事,甚至陌生人等等,關系對我們的影響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也只有在關系中我們才能發現自己。那么,如何應對這紛繁復雜的關系呢? 人際關系中,請多用“正向思維” 你可曾討厭過像母親的那個自己? 這樣做,領導會對你另眼相看 當優秀變成一種執念 被拒絕之后,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們是不是都曾被人小看過?
展開全部
“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 相關資料
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
良好的習慣,是一生的財富。
讓習慣改變命運、因習慣受用一生。
——心心
“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 作者簡介
趙曉璃,培訓師、財務人、作家。
2010年入駐新浪博客,先后在公共知青沙龍,萬家熱線,簡書等平臺開設專欄。2015年7月開始運營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璃語”,訂閱過萬!赌闶谴笕肆,別說自己不行》《對或不對,有時只是一場自我說服》《最高級的浪漫是怎樣的?》《談錢時,我們談的是尊嚴》《如何得體有效地尋求幫助?》等網絡熱文被眾多微博微信大號轉載過,如人民日報,十點讀書,清華南都,晚安少年,灼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思想聚焦、HUGO,新海歸精英聯盟等,多篇閱讀量超過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