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構建的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44011
- 條形碼:9787513044011 ; 978-7-5130-4401-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構建的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本書首先從專利聯盟的起源和演進,梳理了專利聯盟的類型特征,通過對美日兩國產業技術聯盟合作模式與運作機制的分析,得出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的實質是主導設計的競爭。*后,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發展的困境,通過專利聯盟的運行機制,即動力機制、契約機制、管理機制、信任機制、監督機制、知識產權開發機制等的協調與運作,從理論到實證的分析,安排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運行機制。
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構建的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專利聯盟形成的合理性基礎及運行機制的分析,借鑒國外的經驗并結合國情,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發展的困境,從不同產業聯盟運行機制入手尋找出路,從理論、制度、模式、運行等角度論證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構建與運作模式。
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構建的理論與實踐 目錄
目錄**章緒論一、研究背景和意義(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三)研究意義二、案例介紹與數據收集(一)通信領域市場爭奪戰(二)聯盟與壟斷(三)家電產業的數據與實例三、問題的提出(一)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技術缺失(二)知識產權爭端日益激烈(三)專利聯盟組建的基礎薄弱四、 技術路線圖第二章專利聯盟概述一、專利聯盟的概念及其特征(一) 專利聯盟的概念(二)專利聯盟的類型(三)專利聯盟的特征二、專利聯盟研究述評三、專利聯盟的發展及現狀(一)專利聯盟在國外的起源和演進(二)專利聯盟在我國臺灣地區的發展(三)專利聯盟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四、本章小結第三章專利聯盟形成的合理性一、專利聯盟運營的經濟效益(一)成本效益(二)競爭效應(三)價值效益二、專利聯盟與技術標準的關系(一)技術標準基本理論(二)專利聯盟與行業標準的關聯性(三)專利聯盟與技術標準的結合三、專利聯盟的法律規制(一)專利聯盟限制競爭效應的分析(二)專利聯盟與反壟斷法的關系(三)專利聯盟與美國反壟斷規制(四)我國的專利聯盟與反壟斷規制四、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專利聯盟的發展五、本章小結第四章專利聯盟的應用與產業發展一、專利聯盟的模式與類型分析(一)專利聯盟模式選擇因素(二)專利聯盟模式的選擇條件(三)專利聯盟的組織管理模式二、專利聯盟運行機制的演化(一)專利聯盟的發展階段及其特征(二)專利聯盟的初創階段(三)專利聯盟的擴張階段(四)專利聯盟的升級階段三、專利聯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市場博弈(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興起(二)聯盟合作博弈分析(三)專利聯盟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創新收益分析四、專利聯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一)國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二)國外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發展模式與機制的比較五、本章小結第五章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運行機制的安排一、專利聯盟的動力機制(一)專利聯盟動力機制的運行(二)動力機制與技術標準二、專利聯盟的契約機制(一)選擇機制(二)信任機制(三)許可利用機制三、資源共享機制四、協同創新機制五、知識產權開發機制(一)內部開發機制(二)外部開發機制六、管理機制七、利益機制八、監督保護機制(一)制度保障機制(二)契約保障機制九、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運行十、本章小結第六章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發展的困境與出路一、專利聯盟運營存在的利益分配問題(一)專利聯盟與生產者及消費者間的利益均衡(二)專利聯盟中的信息不對稱(三)專利聯盟許可交易過程中的困境(四)專利聯盟與被許可人之間的競爭困境二、專利技術的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利益沖突(一)專利權保護制度的正當性(二)專利聯盟的競爭效應分析(三)聯盟專利保護對產業市場競爭的博弈三、專利聯盟的壟斷與反壟斷(一)專利聯盟法律沖突的理論困境(二)專利聯盟壟斷與反壟斷的現實困境四、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管理制度的設計(一)開放選擇制度(二)溝通信任制度(三)互動學習制度(四)利益分配制度(五)控制監督制度五、本章小結第七章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構建與完善——以廣東省為例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機制的選擇(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的選擇(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許可機制的選擇(三)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資源共享機制(四)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人才培養機制(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知識產權開發機制(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利益機制(七)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監督保護機制二、戰略性新興產業運營模式選擇(一)同一或同類產業的協同創新合作模式(二)不同行業的差異化“因地制宜”模式(三)技術集合專利池模式三、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與產業集群四、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中的技術標準(一)專利化技術標準的競爭優勢(二)專利聯盟標準化的發展趨勢(三)專利聯盟與技術標準的有機結合五、本章小結第八章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發展與展望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發展規劃(一)從制度層面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的頂層設計和規劃(二)加強基礎理論研究(三)完善相關立法和司法解釋二、政府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發展的建議(一)出臺與專利聯盟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二)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三)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與培養(四)樹立典型和示范(五)大力發展知識產權高端服務業(六)引導企業技術研發和加大創新扶持力度(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專利聯盟發展保駕護航(八)全國一盤棋,合理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三、推動企業建設和運營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一)引導企業重視專利聯盟(二)從行業協會入手加強對企業的培訓(三)激發聯盟的內在激勵機制(四)推動專利與標準的有機結合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聯盟構建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韓秀成,男,現任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巨峰鎮大嶺村人。1961年5月生。1984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同年調入中國專利局法律政策部工作,歷任專利局辦公室宣傳處副處長、政研處副處長。1997年5月,任專利局辦公室政研處處長。1998年10月任現職。主要著作有《專利基礎》《企業專利知識普及教程》《知己知彼打贏知識產權之戰》等。在《人民日報》《科技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等20多家報刊雜志上發表一系列文章。多年來,負責或參與起草國務院有關領導、局領導講話、報告,參與了一些局里重要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袁有樓,男,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規劃發展處、產業促進處、省知識產權研究與發展中心(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