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行業標準規劃前瞻:中國民航發展大趨勢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09436
- 條形碼:9787118109436 ; 978-7-118-1094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航行業標準規劃前瞻:中國民航發展大趨勢 本書特色
本書參考民航“十三五”規劃的布局邏輯謀篇,結合筆者近十年著重跟蹤和潛心研究的方向,選取形勢、安全、戰術、標準、人本、創新、價值、輻射、改革共九個關鍵詞,較系統性地闡述了筆者在行業發展環境、民航持續安全、發展內在邏輯、運輸標準制定、服務提升路徑、民航供給側改革、通用航空發展、機場戰略價值、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成果,涵蓋了民航軟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力爭填補在中國民航發展趨勢領域系統性研究的空白。本書另一大特色是緊跟中外民航行業發展趨勢,以全新視角、創新邏輯、獨到見解闡釋筆者對中國民航發展大趨勢的深入研究,為中國民航行業標準規劃做好前瞻工作。
本書可作為民航各級管理部門、航空公司、民航機場、科研院所、行業院校等民航從業者把握中國民航發展脈絡的讀物,也可作為民航相關單位深入學習民航“十三五”規劃的輔助參考資料。
民航行業標準規劃前瞻:中國民航發展大趨勢 內容簡介
解析民航發展環境
理清民航發展邏輯
提升民航發展質量
洞悉民航發展價值
探索民航發展動力
民航行業標準規劃前瞻:中國民航發展大趨勢 目錄
目錄 導言 民航強國全面強化基礎階段的總體構想一、 持續推進民航強國戰略,全面滿足小康社會需求二、 努力夯實民航強國基礎,著力謀劃三條發展路徑三、 切實發揮行業戰略價值,重點培育五大行業理念 **章 形勢:中國民航2016年度發展環境解析一、 民航發展環境之政治因素二、 民航發展環境之經濟因素三、 民航發展環境之社會因素四、 民航發展環境之技術因素五、 民航發展環境之環境因素 第二章 安全:積極應對民航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節 全球民航安全局勢分析一、 21世紀全球民航業之殤二、 全球民航業加大航空安全風險防范措施第二節 中國民航加強安全管理在路上一、 21世紀中國民航業之痛二、 中國民航業推動航空安全的措施及成效第三節 構建民航持續安全體系 第三章 戰術:厘清民航發展的內在邏輯**節 基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全球航線網絡重構一、 “一帶一路”為民航全球化戰略指明方向二、 構筑“空中一帶一路”的有效路徑探討第二節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航空貨運戰術創新一、 我國航空貨運企業發展困境分析二、 互聯網思維下航空貨運戰術創新三、 實現創新模式路徑探討第三節 民航客票銷售渠道解析及趨勢研判一、 我國民航客票銷售渠道解析二、 我國民航客票銷售渠道趨勢研判 第四章 標準:民航運輸質量提升的路徑選擇**節 民航運輸標準體系建設現狀一、 民航運輸國內標準體系建設概況二、 民航運輸國際標準體系建設概況三、 我國現行民航運輸標準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二節 民航運輸標準體系構建思路一、 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與原則二、 標準體系建設目標及構想第三節 民航基本要求標準體系設計一、 基本要求標準體系框架二、 基本要求標準體系及規劃標準需求分析第四節 民航旅客運輸標準體系設計一、 民航旅客運輸業務流程分析二、 民航旅客運輸標準體系框架三、 民航旅客運輸標準體系四、 規劃民航旅客運輸標準的新建需求分析第五節 民航貨物運輸標準體系設計一、 民航貨物運輸業務流程分析二、 民航貨物運輸標準體系框架三、 民航貨物運輸標準體系四、 規劃民航貨物運輸標準的新建需求分析第六節 民航客貨運輸標準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一、 民航客貨運輸標準體系管理機構建設二、 民航客貨運輸標準體系運行機制建設三、 標準體系管理和監督體系建設四、 標準體系實施人才培養和選拔體系建設五、 民航客貨運輸標準資源服務平臺建設 第五章 人本:主觀能動性是提升服務的法寶**節 論人在提升民航服務質量中的決定性作用一、 全面提升民航服務質量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二、 標準化服務體系構建與落實缺失的矛盾三、 基于人本理念的民航服務質量提升路徑第二節 提升航班延誤服務質量的“白金模式”一、 提升航班延誤服務質量可以創造價值 二、 提升航班延誤服務質量路徑思考三、 提升航延服務質量的軟件保障——民航一線員工四、 提升航班延誤服務質量的硬件支持——智能機場第三節 “協同模式”——美國西南航空高效率運營揭秘一、 協同及系統協同思想二、 西南航空的成功與挑戰三、 “西南模式”的標志性特征四、 解密西南航空的成功密碼五、 “協同模式”帶給航空公司管理的啟示 第六章 創新:推動民航服務的供給側改革**節 我國航空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展望一、 民航局管理地位改變或加速供給側改革步伐二、 推動國際化和大眾化戰略或成為民航供給側改革的方向三、 “航空 ”發展理論落地或助力民航戰略作用發揮四、 航空產品倒逼式創新或重構新型共贏銷售模式五、 民航核心資源市場化配置或引發航企資產增值第二節 以市場為導向的民航資產重組“2 1”戰略構想一、 民航資產重組的必要性二、 民航資產重組的路徑設計三、 民航資產重組的意義四、 民航資產重組的可行性第三節 我國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解析及趨勢研判一、 中國低成本航空的“拓荒牛”——春秋航空二、 我國發展低成本航空的戰略價值三、 我國發展低成本航空之“圍城”四、 中國特色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路徑探究第四節 航空公司未來的金礦——輔助性服務一、 培養航空公司和消費者的“裸航”思維二、 透視航空運輸旅客需求的新特征 第七章 價值:將通航打造成民航增長第二極**節 通用航空發展的全方位戰略價值須重新審視一、 有效增加國內飛行人才數量二、 增強國家應急救援能力三、 構建城市公共保障力量第二節 淺析通勤航空模式的市場價值一、 通勤航空模式特點淺析二、 通勤航空模式的市場價值三、 如何釋放通勤航空模式的市場價值第三節 基于金融視角的通用航空發展思路創新一、 通用航空產業投資價值分析二、 金融視角下價值發掘和模式創新總體思路三、 存量公務機的價值發掘和新模式思考四、 通航企業科研能力的價值發掘和新模式思考五、 通用機場省內航線網絡的價值發掘和新模式思考六、 民用直升機的廠商回購價值發掘和新模式思考七、 航空器第三方評估業務價值發掘和新模式思考第四節 商業直升機航空醫療救援的戰略價值分析一、 hems體系是大中城市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二、 國外研究顯示商業化是hems的發展趨勢三、 金融機構需認清hems商業化的潛在價值 第八章 輻射:充分發揮機場的潛在戰略價值**節 關于完善國家級機場布局體系的創新思考一、 我國機場規劃的方法及特點二、 我國機場規劃和建設新態勢三、 我國國家級機場布局規劃的總體原則四、 我國國家級機場布局規劃的戰略新思路五、 我國國家級機場布局規劃實施的主要舉措第二節 發展臨空經濟,凸顯民航戰略屬性一、 臨空經濟基本理論初探二、 臨空經濟區重要戰略價值解析三、 “五位一體”的我國臨空經濟發展思路四、 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路徑五、 我國臨空經濟發展趨勢展望第三節 基于人本理念的o2o智能機場模式淺析一、 智能機場的現實意義二、 智能機場的模型規劃三、 智能機場的功能設計 第九章 改革:發掘中國民航發展新引擎**節 民航市場化改革的歷程及啟示一、 民航初創期的市場基因二、 民航發展期的企業化實踐三、 市場化改革鑄就的民航大國四、 民航市場化實踐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啟示第二節 民航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研判一、 民航市場現階段的競爭格局分析二、 民航生產要素市場分析之空域三、 民航生產要素市場分析之飛機和航材四、 民航生產要素市場分析之航油五、 民航生產要素市場分析之銷售渠道第三節 民航改革實踐的戰術思路探討一、 戰術思路之一:全力打造民航全產業鏈二、 戰術思路之二: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業三、 戰術思路之三:鼓勵服務和金融創新 附錄1 基本要求標準體系結構表附錄2 民航旅客運輸標準體系結構表附錄3 民航貨物運輸標準體系結構表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民航行業標準規劃前瞻:中國民航發展大趨勢 作者簡介
綦琦,遼寧人,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本科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研究生畢業于暨南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專家委員(客運)、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培訓教員,民航資源網專業文章作者、環球旅訊評論員。
主要研究方向:民航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民航客票銷售渠道研究、民航宏觀環境分析及研究、臨空經濟及通用航空發展。
主要著作:主編《民航國內國際客票銷售》《值機業務與行李運輸實務》《民航國內客票銷售》等圖書,并曾在《中國民用航空》《中國民航報》《空運商務》《民航管理》等報刊雜志發表五十多篇民航專業文章。
科研成果:作為第一執筆人完成民航局委托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研究的《民航客貨運輸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坪山新區建設通用機場和發展通航產業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第二參與人完成海南省科研課題《高職民航運輸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設計》(Hjsk2011-128);參加民航客運員國家職業標準編寫及審定工作;參與《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研究》的編寫工作;作為第二參與人完成海南省科研課題《高職民航運輸專業第三方教學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QJY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