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論語 孟子-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20009
- 條形碼:9787513320009 ; 978-7-5133-200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 孟子-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 本書特色
學界泰斗李學勤先生指導
著名學者陳明教授主編
隨身攜帶,隨時隨地誦讀
論語 孟子-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顏氏家訓》《老子》《莊子》《詩經》《楚辭》《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等眾多中華傳統名篇。本叢書由著名學者陳明主編,并請著名中青年學者校勘注釋。《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這部書大約*后編定于戰國初期。因其成于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是繼《論語》以后重要的儒家經典,記述了孟軻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記述了孟軻主張仁義、反對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論語 孟子》文章氣勢雄偉,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
論語 孟子-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 目錄
論語
學而**........................ 3
為政篇第二..................... 12
八佾篇第三..................... 23
里仁第四....................... 36
公冶長篇第五 .................. 46
雍也篇第六 .................... 60
述而篇第七 ................... 74
泰伯篇第八 ................... 90
子罕篇第九 .................. 100
鄉黨篇第十 .................. 114
先進篇第十一.................. 128
顏淵篇第十二.................. 142
子路篇第十三.................. 154
憲問篇第十四 ................ 167
衛靈公篇第十五................ 188
季氏篇第十六.................. 204
陽貨篇第十七.................. 212
微子篇第十八.................. 226
子張篇第十九 ................ 234
堯曰篇第二十.................. 245
孟子
一 梁惠王上.................. 252
二 梁惠王下.................. 267
三 公孫丑上.................. 285
四 公孫丑下.................. 299
五 滕文公上.................. 312
六 滕文公下.................. 326
七 離婁上.................... 340
八 離婁下.................... 354
九 萬章上.................... 370
十 萬章下.................... 382
十一 告子上.................. 394
十二 告子下.................. 409
十三 盡心上.................. 425
十四 盡心下 441
論語 孟子-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 節選
出版前言
《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從易于誦讀和應該誦讀的角度選取傳世經典,書目包括: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
《大學 中庸 弟子規 孝經 朱子治家格言》
《老子 莊子(選)》
《論語 孟子》
《顏氏家訓》
《詩經(選) 楚辭(選)》
《千家詩》
《宋詞三百首》
《古文釋義》
叢書由學界泰斗李學勤先生擔任顧問,陳明教授主編。李先生從誦讀難易、文化價值、版本源流等角度對書目認真推敲,提供了珍貴的指導意見,在此謹表謝意!
學而**
子[1]曰:“學而時習[2]之,不亦說[3]乎?有朋[4]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5]而不慍[6],不亦君子乎?”
【注釋】
[1] 子:《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2] 時習:時,在一定或適當的時候。習,溫習,也可理解為踐習。
[3] 說:同“悅”,愉快,高興。
[4] 朋:志同道合的人。
[5] 人不知:別人不了解(我)。
[6] 慍(y&n):惱怒,怨恨。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鮮[3]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4]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5]之本與?”
【注釋】
[1] 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
[2] 弟(t#):同“悌”,遵從兄長。
[3] 鮮:少,《論語》中的“鮮”字,都是此意。
[4] 務:專心、致力于。
[5] 仁:孔子思想中*高道德的名稱。
子曰:巧言令色[1],鮮矣仁。”
【注釋】
[1] 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和偽善的面貌。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 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參(sh8n)。
[2] 三省(x@ng):省,反省,內省。三省指多次反省。
[3] 忠:盡心盡力。
[4] 信:誠實。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4]。”
【注釋】
[1] 道:治理。
[2] 千乘(sh-ng)之國:乘,兵車。古代打仗用兵車,國家強弱以擁有的兵車數計算。千乘之國在孔子時代已算不上大國。
[3] 敬事:嚴肅認真對待工作。
[4] 使民以時:意思是役使百姓要在農閑的時候。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泛愛眾,而親仁[5],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注釋】
[1] 弟子:年輕人。
[2] 入:到父親住處,也指在家。
[3] 出:與“入”相對而言,離開自己的住所,也指出門在外。
[4] 謹:寡言少語。
[5] 仁:有仁德之人。
子夏[1]曰:“賢賢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4],吾必謂之學[5]矣。”
【注釋】
[1]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
[2] 賢賢易色:對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
[3] 致其身:不惜生命。
[4] 學:學習文獻知識。
[5] 學:學到了做人的倫理道德。
子曰:“君子不重[1],則不威[2];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友不如己者[5];過則勿憚[6]改。”
【注釋】
[1] 重:莊重、自持的態度。
[2] 威:威嚴的氣度。
[3] 固:堅固。
[4] 主忠信:以忠、信兩種道德為主。
[5] 無友不如己者: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6] 憚(d3n):害怕。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 慎終:終,父母的去世。恭敬慎重地對待父母的死亡和葬儀。
[2] 追遠:遠,祖先。虔誠地追念和祭祀遠代祖先。
子禽[1]問于子貢[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5]?”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6]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 子禽:孔子學生,姓陳名亢,字子禽。
論語 孟子-中華經典.隨身誦讀本 作者簡介
陳明,教授,中國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1962年生,湖南長沙人。1992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博士畢業;曾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現為首都師范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1994年創辦思想學術性輯刊《原道》并任主編;2000年開始創辦“原道”網站及“儒學聯合論壇”網站;2004年主編“原道文叢”“原道譯叢”系列。比較關注儒家思想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在當代所具有的意義。出版的著作有《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對談錄》《儒者之維》《文化儒學思辨與論辯》等。
李學勤,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教授。致力于漢以前的歷史文化研究,注重將傳世文獻與考古學、出土文獻研究成果相結合,在甲骨學、青銅器、戰國文字、簡帛學,以及與其相關的歷史文化研究等眾多領域,均有卓越建樹。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