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65207
- 條形碼:9787508665207 ; 978-7-5086-652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本書特色
本書在闡述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相關理論的同時,結合英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發達經濟體如何較早實現崛起與跨越的案例,從歷史角度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關系,考察這些國家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時,以拉美地區和“亞洲四小虎”為例,分析闡述了發展中國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挑戰和需要解決的困難。 作者強調,“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我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一道坎。結合當前我國經濟轉型遇到的問題和面對新常態的復雜情況,本書具體分析了“悲觀派”“樂觀派”和“謹慎派”的不同觀點,論述了我國應怎樣借鑒成功國家的經驗,吸取失敗國家的教訓,在復雜的國際國內背景下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道坎,特別是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從供給側發力,攻堅克難,守正出奇,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走出一條從追趕到超越的“跨越”之路。
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內容簡介
1.熱點話題。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是關乎國家發展命運的*真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2015年以來,中央的重要會議多次提到“中等收入陷阱”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也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問題。 2.內容創新。本書在闡述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相關理論的同時,結合英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發達經濟體如何較早實現崛起與跨越的案例,從歷史角度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關系,考察這些國家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時,以拉美地區和“亞洲四小虎”為例,分析闡述了發展中國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挑戰和需要解決的困難。 作者強調,“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我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一道坎。結合當前我國經濟轉型遇到的問題和面對新常態的復雜情況,本書具體分析了“悲觀派”“樂觀派”和“謹慎派”的不同觀點,論述了我國應怎樣借鑒成功國家的經驗,吸取失敗國家的教訓,在復雜的國際國內背景下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道坎,特別是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從供給側發力,攻堅克難,守正出奇,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走出一條從追趕到超越的“跨越”之路。 3.作者權威。
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目錄
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簡介
賈康簡介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財政學會顧問,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成本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專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肅省人民政府顧問,西藏自治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咨詢委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廣東商學院、首都經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1988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赴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多次參加國家經濟政策制訂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參加國內外多項課題,撰寫和出版多部專著和數百篇論文、數千篇財經文稿。多次受朱镕基、溫家寶、胡錦濤和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之邀座談經濟工作(被媒體稱之為“中南海問策”)。擔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財稅體制改革”專題的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曾長期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2013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秘書長)并積極推動“PPP研究院”等交流活動,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智庫和跨界、跨部門學術交流平臺。2015年出版《新供給經濟學》專著(與蘇京春博士合作);2016年出版《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與蘇京春博士合作)、《供給側改革十講》。 蘇京春 經濟學博士,現為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關村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特邀成員。著有《避陷阱、求坦途:中等收入階段的福利趕超與經濟趕超》,合著有《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新供給經濟學》、《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之路》、《新供給經濟學:理論創新與建言》等,參與譯校《聯邦制全球對話(第4卷):踐行財政“聯邦制”》并參編多部學術論著。曾參加多項國內外課題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多篇論文曾被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稅務》(復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經濟要參》《改革內參》等收錄轉載。2012年榮獲“鄧子基財稅學術論文獎”一等獎;2013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12年度財政工作優秀論文一等獎;2014年榮獲“鄧子基財稅學術論文獎”二等獎。 賈康簡介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財政學會顧問,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成本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專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肅省人民政府顧問,西藏自治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咨詢委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廣東商學院、首都經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1988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赴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多次參加國家經濟政策制訂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參加國內外多項課題,撰寫和出版多部專著和數百篇論文、數千篇財經文稿。多次受朱镕基、溫家寶、胡錦濤和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之邀座談經濟工作(被媒體稱之為“中南海問策”)。擔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財稅體制改革”專題的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曾長期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2013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秘書長)并積極推動“PPP研究院”等交流活動,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智庫和跨界、跨部門學術交流平臺。2015年出版《新供給經濟學》專著(與蘇京春博士合作);2016年出版《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與蘇京春博士合作)、《供給側改革十講》。 蘇京春 經濟學博士,現為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關村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特邀成員。著有《避陷阱、求坦途:中等收入階段的福利趕超與經濟趕超》,合著有《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新供給經濟學》、《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之路》、《新供給經濟學:理論創新與建言》等,參與譯校《聯邦制全球對話(第4卷):踐行財政“聯邦制”》并參編多部學術論著。曾參加多項國內外課題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多篇論文曾被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稅務》(復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經濟要參》《改革內參》等收錄轉載。2012年榮獲“鄧子基財稅學術論文獎”一等獎;2013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12年度財政工作優秀論文一等獎;2014年榮獲“鄧子基財稅學術論文獎”二等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