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貨幣.市場與土地制度史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74949
- 條形碼:9787214174949 ; 978-7-214-17494-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貨幣.市場與土地制度史論集 內容簡介
《貨幣、市場與土地制度論集》是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慈鴻飛關于中國經濟史的論文集,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及近代的貨幣制度、市場經濟概況、土地制度等方面,體現了作者精專的學術水準和廣博的學術視野,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貨幣.市場與土地制度史論集 目錄
序
清朝統治終結的原因新探
中國資本主義經濟法在清末的產生、特點及歷史作用
清末經濟政治制度的改革及其歷史意義
關于國民黨政府的關稅政策
關于1935年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的歷史后果問題辯析
初期法幣性質辨析
中國金融市場化的測度指標及其進程
二三十年代教師、公務員工資及生活狀況考
1937—1945年日本對中國鹽業的掠奪(量的分析)
近代中國鎮、集發展的數量分析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集鎮的發展
20世紀前期華北地區的農村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
中國農村的隱形資本市場
1912—1949年西北地區農業資源開發
城居地主與近代江南農村經濟
民國江南永佃制新探
民國時期皖南永佃制的比重、分布及性質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福建的永佃糾紛及其解決
清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權政策的演變
近代浙江義烏族田的經營管理特色
村社共有土地份地制的歷史考察
農地產權制度選擇的歷史和邏輯
中國農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國際經驗和科學依據
現代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演進
清朝統治終結的原因新探
中國資本主義經濟法在清末的產生、特點及歷史作用
清末經濟政治制度的改革及其歷史意義
關于國民黨政府的關稅政策
關于1935年國民黨政府幣制改革的歷史后果問題辯析
初期法幣性質辨析
中國金融市場化的測度指標及其進程
二三十年代教師、公務員工資及生活狀況考
1937—1945年日本對中國鹽業的掠奪(量的分析)
近代中國鎮、集發展的數量分析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集鎮的發展
20世紀前期華北地區的農村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
中國農村的隱形資本市場
1912—1949年西北地區農業資源開發
城居地主與近代江南農村經濟
民國江南永佃制新探
民國時期皖南永佃制的比重、分布及性質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福建的永佃糾紛及其解決
清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政府永佃權政策的演變
近代浙江義烏族田的經營管理特色
村社共有土地份地制的歷史考察
農地產權制度選擇的歷史和邏輯
中國農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國際經驗和科學依據
現代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演進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