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延續的文明-山西介休的歷史透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2451
- 條形碼:9787516182451 ; 978-7-5161-8245-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延續的文明-山西介休的歷史透視 本書特色
黃土文明是在“多元一體”格局基礎上形成的延續性文明。將學術視野聚焦于黃土文明孕育下的山西省介休市有多重意義,不僅是實踐人類學從社區研究走向區域研究的轉向,而且在探索“復雜文明社會”的研究范式,同時將介休作為“實驗地”的研究所形成的經驗有可能對國際人類學界做出重要貢獻;诖,本書從黃土文明的形成、介休范例的定位,介休的古典建筑文化傳統、介休的宗教文化等方面對介休“長時段”的歷史進行了展示。在此基礎上,采取“深描”的方式,對“介休三村”(洪山村、北賈村、大靳村)的歷史變遷過程進行了透視。開展“黃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的時候需要將族群關系、宗教信仰、文化網絡等方面連接起來,達到對區域社會的整體性了解與文明類型的理解。本書是中國本土人類學家對中華本土文化的一個探索。
延續的文明-山西介休的歷史透視 內容簡介
黃土文明是在“多元一體”格局基礎上形成的延續性文明。將學術視野聚焦于黃土文明孕育下的山西省介休市有多重意義,不僅是實踐人類學從社區研究走向區域研究的轉向,而且在探索“復雜文明社會”的研究范式,同時將介休作為“實驗地”的研究所形成的經驗有可能對國際人類學界做出重要貢獻;诖,本書從黃土文明的形成、介休范例的定位,介休的古典建筑文化傳統、介休的宗教文化等方面對介休“長時段”的歷史進行了展示。在此基礎上,采取“深描”的方式,對“介休三村”(洪山村、北賈村、大靳村)的歷史變遷過程進行了透視。開展“黃土文明·介休范例”研究的時候需要將族群關系、宗教信仰、文化網絡等方面連接起來,達到對區域社會的整體性了解與文明類型的理解。本書是中國本土人類學家對中華本土文化的一個探索。
延續的文明-山西介休的歷史透視 目錄
延續的文明-山西介休的歷史透視 作者簡介
周大鳴(1958 -)湖南湘潭人,人類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人類學高級論壇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移民、都市與鄉村發展、族群與區域文化。主持國際、國家、省部級課題30多項。出版著作十余部,發表論文100余篇。 郭永平,男,山西忻州人。201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2013年7月至今為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師。主持山西省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招標課題、教育部青年課題各一項,先后在《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西北民族研究》《民俗研究》等CSSCI期刊發表文章數十篇,主要研究方向為鄉村人類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