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呼蘭河傳 生死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15633
- 條形碼:9787519015633 ; 978-7-5190-156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呼蘭河傳 生死場 本書特色
《呼蘭河傳生死場(蕭紅精選集)(精)/名家文叢》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蕭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40年寫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首次出版。作者以自身的童年回憶為線索,通過描寫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家鄉的生活畫面和風土人情,生動而真實地再現了當地人們平凡、落后的生活現狀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呼蘭河傳 生死場 內容簡介
《呼蘭河傳》是蕭紅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通過追憶上世紀20年代東北小城呼蘭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以加成熟的藝術筆觸,寫出作者記憶中的家鄉,一個北方小城鎮的單調和美麗、人民的善良與愚昧。小說的風俗畫面并不僅為了增加一點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著巨大的文化含量與深刻的生命體驗。 《生死場》是蕭紅一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它對人性、人的生存這一古老的問題進行了透徹而深邃的詮釋。這種對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時代的大部分作家。魯迅稱它是“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的一幅“力透紙背”的圖畫。
呼蘭河傳 生死場 目錄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
生死場
一 麥場
二 菜圃
三 老馬走進屠場
四 荒山
五 羊群
六 刑罰的日子
七 罪惡的五月節
八 蚊蟲繁忙著
九 傳染病
十 十年
十一 年盤轉動了
十二 黑色的舌頭
十三 你要死滅嗎?
十四 到都市里去
十五 失敗的黃色藥包
十六 尼姑
十七 不健全的腿
呼蘭河傳 生死場 節選
《蕭紅精選集:呼蘭河傳 生死場》: 那叫作高等小學的,沒有蠶吃,那里邊的學生的確比農業學校的學生長的高,農業學生開頭是念“人、手、足、刀、尺”,頂大的也不過十六七歲。那高等小學的學生卻不同了,吹著洋號,競有二十四歲的,在鄉下私學館里已經教了四五年的書了,現在才來上高等小學。也有在糧棧里當了兩年的管賬先生的現在也來上學了。 這小學的學生寫起家信來,競有寫道:“小禿子鬧眼睛好了沒有?”小禿子就是他的八歲的長公子的小名。次公子,女公子還都沒有寫上,若都寫上怕是把信寫得太長了。因為他已經子女成群,已經是一家之主了,寫起信來總是多談一些個家政:姓王的地戶的地租送來沒有?大豆賣了沒有?行情如何之類。 這樣的學生,在課堂里邊也是極有地位的,教師也得尊敬他,一不留心,他這樣的學生就站起來了,手里拿著《康熙字典》,常常會把先生指問住的。萬里乾坤的“乾”和乾菜的“乾”,據這學生說是不同的。乾菜的“乾”應該這樣寫:“乾”,而不是那樣寫:“乾”。 西二道街上不但沒有火磨,學堂也就只有一個。 是個清真學校,設在城隍廟里邊。 其余的也和東二道街一樣,灰禿禿的,若有車馬走過,則煙塵滾滾,下了雨滿地是泥。而且東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個,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頭,沖了人家里滿滿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陽一曬,出來很多蚊子飛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時那泥坑也就越曬越純凈,好像在提煉什么似的,好像要從那泥坑里邊提煉出點什么來似的。 若是一個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質度更純了,水分完全被蒸發走了,那里邊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鍋瀲糊,比糨糊還黏。好像煉膠的大鍋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哪怕蒼蠅蚊子從那里一飛也要黏住的。 小燕子是很喜歡水的,有時誤飛到這泥坑上來,用翅子點著水,看起來很危險,差一點沒有被泥坑陷害了它,差一點沒有被粘住,趕快的頭也不回地飛跑了。 若是一匹馬,那就不然了,非粘住不可。不僅僅是粘住,而且把它陷進去,馬在那里邊滾著,掙扎著,掙扎了一會,沒有了力氣那馬就躺下了。一躺下那就很危險,很有致命的可能。但是這種時候不很多,很少有人牽著馬或是拉著車子來冒這種險。 這大泥坑出亂子的時候,多半是在旱年,若兩三個月不下雨這泥坑子才到了真正危險的時候。在表面上看來,似乎是越下雨越壞,一下了雨好像小河似的了,該多么危險,有一丈來深,人掉下去也要沒頂的。其實不然,呼蘭河這城里的人沒有這么傻,他們都曉得這個坑是很厲害的,沒有一個人敢有這樣大的膽子牽著馬從這泥坑上過。 可是若三個月不下雨,這泥坑子就一天一天地干下去,到后來也不過是兩三尺深,有些勇敢者就試探著冒險的趕著車從上邊過去了,還有些次勇敢者,看著別人過去,也就跟著過去了。一來二去的,這坑子的兩岸,就軋成車輪經過的車轍了。那再后來者,一看,前邊已經有人走在先了,這懦怯者比之勇敢的人更勇敢,趕一著車子走上去了。 誰知這泥坑子的底是高低不平的,人家過去了,可是他卻翻了車了。 車夫從泥坑爬出來,弄得和個小鬼似的,滿臉泥污,而后再從泥中往外挖掘他的馬,不料那馬已經倒在泥污之中了,這時候有些過路的人,也就走上前來,幫忙施救。 ……
呼蘭河傳 生死場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命運并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并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