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黨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63945
- 條形碼:9787564163945 ; 978-7-5641-63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三黨歷史 本書特色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2132多 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開啟 了38年短暫的中華民國歷史。該書以中華民國歷史為 背景,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為標桿,以第三黨 重要黨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線索,以相關史證資料及 原始檔案為依據,歷史、辯證、系統、客觀地研究和 再現了第三黨(中國農工民主黨前身)23年的歷史。該 書不僅全面、公正、科學地梳理、歸納、甄別、整理 和描述丫第三黨歷史,而且實事求是地反映了建國前 中國農工民主黨的民主革命史,還首次對第三黨(中 國農工民主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歷史貢獻作了系統 的評述。該書對中國黨派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 作用,對中華民國史甚至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亦很有參 考價值。 《第三黨歷史(第2版)》由王夫玉編*。
第三黨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華民國歷史為背景,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為標桿,以第三黨重要黨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線索,以相關史證資料及原始檔案為依據,客觀地研究和再現了第三黨23年的歷史。
第三黨歷史 目錄
第l章 第三黨建黨的歷史背景(1911.10-1927.7) 1.1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1.1.l 同盟會及其活動 1.1.2 武昌起義 1.1.3 黃孝戰役 1.1.4 南北議和 1.1.5 辛亥革命的意義 1.2 民初西式民主實驗 1.3 溯源中國國民黨 1.4 五四運動喚醒民眾 1.5 中國共產黨成立 1.6 **次國共合作失敗第2章 中華革命黨(1927.7-1930.8) 2.l 國民黨黨內外的抗爭 2.2 提出創建第三黨 2.3 醞釀成立新黨派 2.4 重建中華革命黨 2.5 《中華革命黨宣言草案》 2.5.1 中國革命之特質 2.5.2 中國革命與勞動平民階級的使命 2.5.3 時論的批評 2.5.4 國民黨與共產黨 2.5.5 中華革命黨之任務 2.5.6 中華革命黨之主義 2.5.7 中華革命黨之政綱 2.5.8 和各黨派的關系 2.6 同各方面的論戰 2.7 各地組織及其活動第3章 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0.8-1935.11) 3.1 臨委會成立(**次全國干部會議) 3.1.1 鄧演達出國考察 3.1.2 鄧演達回國. 3.1.3 會議準備 3.1.4 臨委會成立 3.2 《政治主張》 3.2.1 中國社會的結構 3.2.2 中國社會的歷史前程 3.2.3 我們的爭斗目的 3.2.4 我們的爭斗手段. 3.2.5 我們具體的方案 3.2.6 我們和共產黨及改組派的分界 3.3 鄧演達思想 3.3.1 鄧演達思想體系 3.3.2 平民革命思想 3.3.3 民族獨立思想 3.3.4 軍事思想 3.3.5 社會主義思想 3.2.6 哲學思想 3.4 臨委會開展的工作 3.5 準備軍事起義 3.6 鄧演達遇難 3.7 發動“倒蔣抗日” 3.8 提議、策動“福建事件” 3.8.1 “福建事變”爆發析因 3.8.2 “福建事變”爆發的經過 3.8.3 各方對“福建事變”反應 3.8.4 蔣介石鎮壓“福建事變” 3.8.5 “福建事變”意義評述 3.9 臨委會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 3.10 響應《八一宣言》第4章 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35.11一1941.3) 4.1 解委會成立(第二次全國干部會議) 4.2 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4.3 積極參加抗日戰爭 4.3.1 參加前線對日作戰 4.3.2 組織抗日游擊武裝 4.3.3 廣泛開展抗日宣傳 4.3.4 加強與國共兩黨合作 4.4 第三次全國干部會議 4.5 國民參政會中的斗爭 4.6 加強組織建設第5章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1.3-1947.2) 5.1 “皖南事變”后的聯合斗爭 5.2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 5.3 爭取民主與實施憲政 5.4 中共七大和國民黨“六大” 5.5 六參政員延安會談 5.6 抗日戰爭勝利 5.7 擁護國共重慶和談 5.8 為爭取和平民主而斗爭.. 5.9 中國民主同盟成立 5.10 同國民黨一黨獨裁作斗爭 5.10.1 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之爭 5.10.2 政治協商會議決議之爭 5.10.3 維護政治協商會議決議 5.10.4 拒絕參加國民大會第6章 中國農工民主黨(1947.2-1948.5 ) 6.1 第四次全國干部會議 6.2 四于會的《黨務報告》 6.2.l 本黨歷史 6.2.2 黨名、黨章、黨綱 6.2.3 組織工作的檢討和新的方針 6.2.4 宣傳工作的檢討和新的方針 6.3 四千會后的工作 6.4 農工黨在香港堅持反蔣斗爭 6.5 響應中共“五一號召” 6.5.1 一九四八年上半年國內局勢 6.5.2 “五一號召”的起草 6.5.3 “五一號召”的發布 6.5.4 各民主黨派的反應 6.5.5 “五一號召”發布的意義 6.6 農工黨中央擴大會議 6.7 擁護將革命進行到底 6.8 配合中共開展反蔣軍事斗爭第7章 參與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1948.5—1949.11) 7.1 北上進入解放區 7.2 參與籌備新政協會議 7.2.1 新政協會議諸問題協議的達成 7.2.2 新政協籌備會的召開 7.2.3 新政協參加單位的審查與處理 7.2.4 代表名額與人選的協商和確定 7.2.5 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的召開 7.3 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7.4 出席開國大典 7.5 第五次全國干部會議 7.6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第8章 第三黨的歷史貢獻(1926.11一1949.10) 8.1 創立平民革命理論 8.2 重視武裝軍事斗爭 8.3 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8.4 創造與中共緊密合作的典范 8.5 形成優良的革命傳統附錄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附錄二 第三黨大事記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第三黨歷史 作者簡介
王夫玉,男,1961年12月生,江蘇東海縣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農學博士,研究員,曾任東海縣政協副主席、東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中國農工民主黨連云港市委會副主委、連云港市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0年后供職于中國農工民主黨江蘇省委機關,任省委聯絡處處長、調研處處長,省社會主義學院多黨合作理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業余時間從事農工黨黨史研究,已發表(科學認識建國前的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史)、(鄧演達思想研究)、<評述民主革命時期第三黨的歷史貢獻)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