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學研究-2016年春夏卷-總第二十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50256
- 條形碼:9787507750256 ; 978-7-5077-502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學研究-2016年春夏卷-總第二十集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總第二十集 2016年春夏卷)》是一部內容涉及國內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集,是國內外漢學學者學術交流的平臺,內容涉及國內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漢學研究(總第二十集 2016年春夏卷)》分為維也納論壇、春秋論壇、法國漢學研究專輯(為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特別策劃之四)、漢學研究、美國漢學研究、俄國漢學研究、日本漢學(中國學)研究、春秋論壇、中國典籍傳播研究等主題部分。
漢學研究-2016年春夏卷-總第二十集 目錄
黑色二月祭——悼念著名漢學家孔飛力和季塔連科
春秋論壇
儒學的精神之光——關于《論語辨正》及孔子的世界話題
域外之學與本土眼光——以中國現代學者對德國漢學的考論為中心
論北美漢學界中國現當代女作家研究的批評范式
漢學視域下的孔子自然觀
對勘法研究《圣經》的設想
魏柳楠中外關系研究專欄
中國對非政策遭遇挑戰——如何改善惡化的形象
耿異專欄
方濟各會士出使元蒙帝國——中法關系的肇始
張西平專欄
民國期間中國學者在哈佛燕京學社發展中的貢獻
中國學者開辟中國經典外譯新領域:《天下》
國學特稿
從天文到人文——認識中華文化的10張圖
詩史互證問題
法國漢學研究
中國詩歌藝術和詩律學
李白詩歌在法國的譯介和研究
古希臘與古中國音樂關系論
清代來華法國“皇家數學家”傳教士張誠研究
大巴贊與通俗漢語教席在東方語言學校的設立
俄羅斯漢學研究
關于俄羅斯漢學的分期
俄羅斯的現當代中國思想研究
俄羅斯的杜甫詩歌研究
阿翰林三譯《靜夜思》
漢魏六朝小說在俄羅斯的接受
張潔作品在俄羅斯的傳播與研究
美國漢學研究
中國文學傳統關照下的毛澤東舊體詩詞——美國學者泰伊的毛澤東詩詞研究
20世紀以來美國學者研究早期中國的四個中心問題
孫念禮和葛思德中國研究圖書館
澳大利亞漢學研究
中澳國家關系在漢學研究中的認同及其建構
19世紀的帝國主義與中國
日本漢學(中國學)研究
魏源的《圣武記》在近代日本
七十年前之日本中國新文學史敘事——近藤春雄《現代中國的文學》(1945)述評
《論語》在日本
田中謙二的《西廂記》研究
夏目漱石漢詩的形式及審美問題——以其*后一首漢詩為中心
朝鮮半島漢學研究
17世紀朝鮮儒學家宋時烈性理思想研究
科學發展與精神建設——魯迅:現代中國精神界戰士
我讀中國21世紀短篇小說
意大利漢學研究
馬國賢以及意大利漢學的轉向
西班牙漢學研究
從17世紀西班牙傳教士視角看清代社會禮儀——以西班牙多明我會士萬濟國《華語官話語法》為中心
阿拉伯漢學研究
中國文學在阿拉伯世界的譯介現狀
中國現代文壇之文藝與抗戰的關系
埃及作家馬哈茂德巴達維筆下的東方之珠——《香港故事》對香港文化的解讀
漢學視野下的比較文化研究
后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化——從福珂到唐君毅
葉維廉與艾布拉姆斯的文學批評“四要素”說
漢學家論壇
東西方結構主義認識論——兩種不同模式
漢學家研究
他者的饋贈:馬立安高利克的比較文學研究之路
漢學視野與漢語教學
馬六甲英華書院的漢語教學
書評
《(論語)與近代日本》評介
漢學研究-2016年春夏卷-總第二十集 作者簡介
閻純德,河南濮陽人,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后進修于北京外國語學院和北京語言學院。歷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師,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和語言文學系主任,《中國文化研究》雜志主編,漢學研究所所長,北京語言文化大學雜志社社長,教授。巴黎龍呤詩社副社長,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中外關系史學會常務理事,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實學研究會、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曾赴法國巴黎第三大學、馬賽第一大學、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波爾多第三大學、意大利波倫亞大學、都靈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和語言。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