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安妮日記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青少年 一、中小學語文推薦必讀名著, 20世紀百部杰出的文學作品之一。 二、《安妮日記》是不過時的文學經典,也是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之一。它是一部有關戰爭、自由、平等的少女心曲,作者曾獲得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等人的高度贊譽。 三、安妮?弗蘭克在日記中表現的樂觀向上和熱愛生活、渴望自由,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四、《安妮日記》出自十多歲孩子之手,更適合孩子閱讀欣賞,且文筆優美、言之有物。
安妮日記 內容簡介
《安妮日記》是德籍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二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錄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猶太朋友為逃避納粹迫害, 藏匿在“密室”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生活。
安妮日記 節選
1942 年 6 月 20 日??星期六 寫日記這件事,對我這樣的人來說的確很特別,因為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心里想什么,大概誰也不會想知道,包括我自己;另外,之前我從沒寫過日記。可是,這又有什么呢?我就是要記下自己心里的想法,就是想一直寫下去。 “與人相比,紙更有耐性。”這是我心情煩悶那天想出來的一句話。當時我坐在家里,用手托著下巴發愁,不知道該做點什么——琢磨著是留在家里呢,還是出去玩。當然,*終我哪里也沒去,就坐在那里想東想西,腦子里就冒出了這句話。的確,和人相比,紙真的更有耐性。這個寫日記的硬皮本,我是不會隨便讓人看的,除非我認定那個人是真朋友。因為這是“日記”啊,這名字可是意義非凡的。 此時,我想說說自己為什么開始寫日記。實際上,*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人是我真正的朋友。或者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會孤獨得很徹底。因為,我有父母,他們都非常愛我、關心我; 我還有個姐姐,已經十六歲了; 還有很多男生用熱情的目光追逐著我,他們都很喜歡我,即使上課都會拿著小塊的破鏡子偷偷看我。我的阿姨們都很親切有趣,我的家庭也很溫暖和諧。這樣看起來,除了一個真正的朋友,我似乎什么都有了。 我和平日的那些朋友們談的,都是日常瑣事,頂多說說笑笑、打鬧一番而已,實在沒有辦法再近一層。因為,我們不能徹底相信彼此,當然,這大概有我的錯。可是,令人感到沮喪的是,這就是事實,而且改變不了。于是,我開始寫起了日記。 有的人記日記匆忙潦草,我不想像他們那樣,我想讓渴盼這么久的好朋友的形象更高大些,我想讓它做真正的朋友,我叫它“吉迪”——這是我給它起的名字。我擔心會有人看不懂我在跟吉迪說些什么,所以并沒有立刻開始寫,而是先說說我目前的生活狀況——雖然我并不想說。 我見過很多做父親的成年人,而我的父親卻是*親切、*值得尊敬的。父親娶我母親的時候,他三十六歲,母親二十五歲。1926 年,在德國的法蘭克福,我的姐姐瑪格特出生了。1929年6月12日,媽媽又生下了我。我們一直生活在法蘭克福,直到我四歲。 那是 1933年,爸爸去荷蘭做一個公司的總經理,據說是生產果醬制造機的公司。不僅如此,由于我們是猶太人,爸爸還辦了移民。這年9月,我的母親愛迪斯?赫蘭德?弗蘭克也跟隨父親而去。我和姐姐沒有去,而是去亞琛市, 和奶奶一起生活。后來瑪格特也去荷蘭了, 是在這年的 11月,而我則是在 1934 年2月去的。當時, 大人們說要送給瑪格特一個生日禮物,就把我放在桌上了,還發出“咚”的一聲。 后來, 我上幼兒園了, 在蒙臺梭利。 六歲時, 我上了一年級。 到六年級時,由庫普魯斯太太教我,她既是教師也是校長。六年級結束的時候,我們哭著和她告別,因為瑪格特和我即將進入一所猶太學校學習,他們同意接收我們了。 生活對我們來說很是艱難,希特勒在德國頒布了反對猶太人的法律,我的親戚們在那里受盡折磨。1938年,針對猶太人的幾次大屠殺終于過去了,我的兩個叔叔從德國逃出來跑去南美,在那里安定下來;奶奶當時已經七十三歲了,便來到荷蘭與我們住在一起。 可是,1940年5月之后,我們就再也沒有安寧的生活了。先是戰爭,接著是投降。德國人就此長驅直入,給猶太人帶來了無盡的噩夢。反猶太人法令處處限制我們的自由,比如,凡是猶太人,都要戴著一顆黃星;猶太人的自行車, 必須上繳; 猶太人不允許坐電車; 即使是自己的車, 也不許開;購物必須在下午3點到5點鐘之間; 理發和美容,只能去猶太人開的店; 晚上8點以后至早上6點以前, 絕不允許到大街上去; 一切娛樂場所, 包括戲院、影院,都禁止猶太人出入;一切運動場所,包括泳池、網球館、曲棍球館,也禁止猶太人出入; 一切公共體育比賽,都禁止猶太人參加; 不管是自己家還是朋友家的庭院, 在晚上8點以后都禁止停留; 只能進入猶太人學校上學;基督教家庭禁止猶太人出入……很多事情都是被禁止的,可即使這樣,也不得不繼續生活。 “我真擔心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杰克總這么對我說。 1941年的那個夏天,我的生日過得馬馬虎虎,因為奶奶生病需要手術。實際上,1940年的生日,我也過得很潦草,因為德軍占領了荷蘭。奶奶在1942年 1月離開了我們,直到現在我依然深深愛著她,誰也不知道我是多么想念她。不過,這年大人們倒是為我舉辦了生日聚會,因為前幾次過得都太馬虎。所有人的蠟燭都被點亮了,包括奶奶的。總之,我們四口人的生活過得還可以。直到我開始寫日記的時候——1942年6月。
安妮日記 作者簡介
安妮?弗蘭克(1929—1944),生于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希特勒上臺后,開始瘋狂地迫害猶太人,弗蘭克一家被迫躲進安妮父親公司大樓的密室里,并在那里生活了兩年多,直到 1944 年 8 月有人告密,他們被捕并被關進了集中營。幾個月后,因傷寒,安妮在集中營離開了這個世界。到戰爭結束時,只有其父一人生還。他整理了安妮的日記,出版后引起關注,并被譯成多種文字。 譯者:鄭小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