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58416
- 條形碼:9787561558416 ; 978-7-5615-584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重新搜集整理了福建水師提督吳英的《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略》,包括《行間紀遇》六卷、序言四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略》以及作者對吳英將軍的研究論文八篇,本書比照、考證了關于吳英將軍《行間紀遇》論著的多個版本,對康熙平臺戰役的具體經過的史料加以考證,對我們今天繼續研究康熙平定臺灣意義深遠。
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省 目錄
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略
附錄
南天禪寺碑記
令牌
威略將軍吳英奏報鄭盡心已獲并地方雨水糧價折
威略將軍吳英奏報福建雨水田禾情形折
詩二首
威略將軍福建水師提督吳公英墓志銘(代李安溪)
平臺記
《清耆獻類征選編》吳英傳
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吳英傳
《莆田縣志》吳英傳
康熙朝威略將軍福建水師提督吳英招徠外藺令牌
《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略》研究——版本、內容與問題
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略(據廈門市圖書館藏鈔本影印)
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省 節選
《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略》: 二一、駕單船救四船 乙卯年(康熙十四年,二八七五)三月,水師提督常進功統兵出海,見賊船眾多,求請益兵。王檄予同前營游擊胡鑣領兵三百名往聽配船。我船大小四十余號,泊寧波三門港。四月初十日,偽水師張拱垣等船二百余號直沖毛頭洋。我舡與之交鋒,因官兵多不諳水性,且在下風,被賊所陷。常提督見眾寡不敵,收回兵船。余見賊艘之后四船是我師帆號,予即駕單船直沖入賊綜。當有賊艘數只途來夾攻。予親抱火桶攻燒,炮箭發,偽將軍中炮身亡,賊途敗退。救出千總崔武、周文進等四船。予船守后,護眾船歸入定關。見貝子王,溫諭曰:此遭著實虧汝。即賜袍帽,令予移守臺州東門外蔡嶺,與賊對壘焉。 二二、修毛坪取涼坪 予之防守蔡嶺,賊方猖。時衢、處二府對壘二載,我師不能寸進。又聞賊人欲斷我糧道,賊船欲入錢塘江,取我杭州。余思滿漢宮兵在外,恐杭州城池有失,江、浙危矣。隨令人細探臺州毛坪后有小路,可通黃巖。繪圖進獻貝子王,請先鋒,出奇兵,進取黃巖,以抄賊后。王見圖內高山險嶺,遲疑未決。越日,聞象山副將羅萬里叛賊,臺、寧糧道截斷。天臺一路皆賊,我師困守孤城,戰守無策。予復切書進啟,王途命都統吳申吧兔魯等帶領八旗滿兵千余,予為先鋒,率同松江,京口、黃巖官兵三千余眾。 ……
行間紀遇.清威略將軍吳英事省 作者簡介
李祖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學術專長:臺灣歷史、大陸向臺灣移民史、臺灣古籍文獻整理與研究。已出版《近代臺灣地方對外貿易》(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戰后臺灣四十年》(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等專著;參加《臺灣歷史綱要》、《<認識臺灣>教科書評析》、《中國農民負擔史》及《福建移民史》等專著的編纂;發掘、整理出版了蔣毓英《臺灣府志》、尹士俍《臺灣志略》等珍貴的臺灣古籍文獻;在《歷史研究》、《光明日報》、《臺灣研究》、《臺灣研究集刊》、《歷史月刊》及《臺灣文獻》等海峽兩岸重要的報刊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持及參與國家、教育部、中央臺辦及省級的多項與臺灣歷史有關的研究課題。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