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朱自清散文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65943
- 條形碼:9787550265943 ; 978-7-5502-659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朱自清散文精選 本書特色
《朱自清散文精選》是一部朱自清的散文經典作品集,收錄了朱自清《蹤跡》《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多部作品集中*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還收入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編成集子的作品,將現代文學的經典用全新的手法表現出來。
朱自清散文精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朱自清的散文經典作品集,收錄了朱自清《蹤跡》《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多部作品集中代表性的作品,此外,還收入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編成集子的作品,將現代文學的經典用全新的手法表現出來。
朱自清散文精選 目錄
匆匆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溫州的蹤跡
剎那
背影
白種人
阿河
飄零
荷塘月色
春
我是揚州人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茵河
巴黎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吃的
乞丐
圣誕節
房東太太
歌聲
憎
看花
揚州的夏日
執政府大屠殺記
論氣節
冬天
談抽煙
南京
說夢
沉默
潭柘寺 戒壇寺
自治的意義
父母的責任
笑的歷史
正義
航船中的文明
兒女
教育的信仰
團體生活
女人
白馬湖
說話
論無話可說
論說話的多少
買書
論別字
松堂游記
初到清華記
很好
蒙自雜記
論誠意
論轟炸
論東西
不知道
論自己
人話
論做作
論青年
重慶行記
動亂時代
論學術的空氣
論雅俗共賞
論嚴肅
大學的路
論吃飯
論不滿現狀
論標語口號
論且顧眼前
朱自清散文精選 節選
三家書店倫敦賣舊書的鋪子,集中在切林克拉斯路(Charing CrossRoad);那是熱鬧地方,頂容易找。路不寬,也不長,只這么彎彎的一段兒;兩旁不短的是書,玻璃窗里齊整整排著的,門口攤兒上亂哄哄擺著的,都有。加上那徘徊在窗前的,圍繞著攤兒的,看書的人,到處顯得擁擁擠擠,看過去路便更窄了。攤兒上看*痛快,隨你翻,用不著“勞駕”“多謝”;可是讓風吹日曬的到底沒什么好書,要看好的還得進鋪子去。進去了有時也可隨便看,隨便翻,但用得著“勞駕”“多謝”的時候也有;不過愛買不買,決不至于遭白眼。說是舊書,新書可也有的是;只是來者多數為的舊書罷了。*大的一家要算福也爾(Foyle),在路西;新舊大樓隔著一道小街相對著,共占七號門牌,都是四層,舊大樓還帶地下室——可并不是地窖子。店里按著書的性質分二十五部;地下室里滿是舊文學書。這爿店二十八年前本是一家小鋪子,只用了一個店員;現在店員差不多到了二百人,藏書到了二百萬種,倫敦的《晨報》稱為“世界*大的新舊書店”。兩邊店門口也擺著書攤兒,可是比別家的大。我的一本《袖珍歐洲指南》,就在這兒從那穿了滿染著書塵的工作衣的店員手里,用半價買到的。在攤兒上翻書的時候,往往看不見店員的影子;等到選好了書四面找他,他卻從不知那一個角落里鉆出來了。但*值得流連的還是那間地下室;那兒有好多排書架子,地上還東一堆西一堆的。乍進去,好像掉在書海里;慢慢地才找出道兒來。屋里不夠亮,土又多,離窗戶遠些的地方,白日也得開燈。可是看得自在;他們是早七點到晚九點,你待個幾點鐘不在乎,一天去幾趟也不在乎。只有一件,不可著急。你得像逛廟會逛小市那樣,一半玩兒,一半當真,翻翻看看,看看翻翻;也許好幾回碰不見一本合意的書,也許霎時間到手了不止一本。開鋪子少不了生意經,福也爾的卻頗高雅。他們在舊大樓的四層上留出一間美術館,不時地展覽一些畫。去看不花錢,還送展覽目錄;目錄后面印著幾行字,告訴你要買美術書可到館旁藝術部去。展覽的畫也并不壞,有賣的,有不賣的。他們又常在館里舉行演講會,講的人和主席的人當中,不缺少知名的。聽講也不用花錢;只每季的演講程序表下,“恭請你注意組織演講會的福也爾書店”。還有所謂文學午餐會,記得也在館里。他們請一兩個小名人做主角,隨便誰,納了餐費便可加入;英國的午餐很簡單,費不會多。假使有閑工夫,去領略領略那名雋的談吐,倒也值得的,不過去的卻并不怎樣多。牛津街是倫敦的東西通衢,繁華無比,街上呢絨店*多;但也有一家大書鋪,叫做彭勃思(Bumpus)的便是。這鋪子開設于一七九○年左右,原在別處;一八五○年在牛津街開了一個分店,十九世紀末便全挪到那邊去了,維多利亞時代,店主多馬斯彭勃思很通聲氣,來往的有迭更斯,蘭姆,麥考萊,威治威斯等人;鋪子就在這時候出了名。店后來連著舊法院,有看守所,守衛室等,十幾年來都讓店里給買下了。這點古跡增加了人對于書店的趣味。法院的會議圓廳現在專作書籍展覽會之用;守衛室陳列插圖的書,看守所變成新書的貨棧。但當日的光景還可從一些畫里看出:如十八世紀羅蘭生(Rowlandson)所畫守衛室內部,是晚上各守衛提了燈準備去查監的情形,瞧著很忙碌的樣子。再有一個圖,畫的是一七二九的一個守衛,神氣夠兇的。看守所也有一幅畫,磚砌的一重重大拱門,石板鋪的地,看守室的厚木板門嚴嚴鎖著,只留下一個小方窗,還用十字形的鐵條界著;真是銅墻鐵壁,插翅也飛不出去。這家鋪子是五層大樓,卻沒有福也爾家地方大。下層賣新書,三樓賣兒童書,外國書,四樓五樓賣廉價書;二樓賣絕版書,難得的本子,精裝的新書,還有《圣經》,祈禱書,書影等等,似乎是菁華所在。他們有初印本,精印本,著者自印本,著者簽字本等目錄,搜羅甚博,福也爾家所不及。新書用小牛皮或摩洛哥皮(山羊皮——羊皮也可仿制)裝訂,燙上金色或別種顏色的立體派圖案;稀疏的幾條平直線或弧線,還有“點兒”,錯綜著配置,透出干凈,利落,平靜,顯豁,看了心目清朗。裝訂的書,數這兒講究,別家書店里少見。書影是仿中世紀的抄本的一葉,大抵是禱文之類。中世紀抄本用黑色花體字,文首**字母和葉邊空處,常用藍色金色畫上各樣花飾,典麗矞皇,窮極工巧,而又經久不變;仿本自然說不上這些,只取其也有一點古色古香罷了。一九三一年里,這鋪子舉行過兩回展覽會,一回是劍橋書籍展覽,一回是近代插圖書籍展覽,都在那“會議廳”里。重要的自然是**回。牛津劍橋是英國*著名的大學;各有印刷所,也都著名。這里從前展覽過牛津書籍,現在再展覽劍橋的,可謂無遺憾了。這一年是劍橋目下的辟特印刷所(The Pitt Press)奠基百年紀念,展覽會便為的慶祝這個。展覽會由鼎鼎大名的斯密茲將軍(General Smuts)開幕,到者有科學家詹姆士金斯(JamesJeans),亞特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還有別的人。展覽分兩部,現在出版的書約莫四千冊是一類;另一類是歷史部分。劍橋的書字型清晰,墨色勻稱,行款合式,書扉和書衣上*見工夫;尤其擅長的是算學書,專門的科學書。這兩種書需要極精密的技巧,極仔細的校對;劍橋是**把手。但是這些東西,還有他們印的那些冷僻的外國語書,都賣得少,賺不了錢。除了是大學印刷所,別家大概很少愿意承印。劍橋又承印《圣經》;英國準印《圣經》的只劍橋牛津和王家印刷人。斯密茲說劍橋就靠《圣經》和教科書賺錢。可是《泰晤士報》社論中說現在印《圣經》的責任重大,認真地考究地印,也只能夠本罷了。——一五八八年英國*早的《圣經》便是由劍橋承印的。英國印**本書,出于倫敦威廉甲克司登(Willian Caxton)之手,那是一四七七年。到了一五二一,約翰席勃齊(JohnSiberch)來到劍橋,一年內印了八本書;劍橋印刷事業才創始。八年之后,大學方面因為有一家書紙店與異端的新教派勾結,怕他們利用書籍宣傳,便呈請政府,求英王核準在劍橋只許有三家書鋪,讓他們宣誓不賣未經大學檢查員審定的書。那時英王是亨利第八;一五三四年頒給他們勅書,授權他們選三家書紙店兼印刷人,或書鋪,“印行大學校長或他的代理人等所審定的各種書籍”。這便是劍橋印書的法律根據。不過直到一五八三年,他們才真正印起書來。那時倫敦各家書紙店有印書的專利權,任意抬高價錢。他們妒忌劍橋印書,更恨的是賣得賤。恰好一六二○年劍橋翻印了他們一本文法書,他們就在法庭告了一狀。劍橋師生老早不樂意他們抬價錢,這一來更憤憤不平;大學副校長第二年乘英王詹姆士**上新市場去,半路上就遞上一件呈子,附了一個比較價目表。這樣小題大做,真有些書呆子氣。王和諸大臣商議了一下,批道,我們現在事情很多,沒工夫討論大學與諸家書紙店的權益;但準大學印刷人出售那些文法書,以救濟他的支絀。這算是碰了個軟釘子,可也算是勝利。那呈子,那批,和上文說的那本《圣經》都在這一回展覽中。席勃齊印的八本書也有兩種在這里。此外還有一六二九年初印的定本《圣經》,書扉雕刻繁細,手藝精工之極。又密爾頓《力息達斯》(Lyci das)的初本也在展覽著,那是經他親手校改過的。……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