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69507
- 條形碼:9787550269507 ; 978-7-5502-695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 本書特色
【《讀者·原創版》新策劃叢書】【閆紅、柴嵐綺、韓雅暉、曾穎、任盈盈、丁立梅等知名作家與您誠摯分享成長記憶】【本書除遴選歷年精華,更有30%內容是從未在雜志上出現的、知名作家的自薦作品,給予讀者全新閱讀體驗】【精心編排設計,內容感人,風格雋永】
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 內容簡介
1.文化品牌:《讀者·原創版》與《讀者》雜志一脈相承,雜志月發行量30萬冊,自2011年開始出版系列圖書,大部分圖書低起印為1.5萬冊,單本高銷售7萬多冊,低銷售在2萬冊左右。 2.知名作者:本書作者多為國內一流暢銷書作家,如閆紅、輝姑娘、曾穎、柴嵐綺、丁立梅等,他們在圖書市場上都有不俗表現,如輝姑娘的圖書年銷售就超過了50萬冊。 3.閱讀內容:本書除遴選歷年精華,更有30%內容是從未在雜志上出現,給予讀者全新閱讀體驗。編排也不同于過去簡單地按時間排列稿件,而是以“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為主題進行全新策劃編排。
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 目錄
去麥田彈吉他……艾小羊/ 002
少年游……雪小禪/ 007
蒼耳……韓雅暉/ 014
人在途……林詩涵/ 020
湖邊的密碼……韓松落/ 025
三毛,那個走遍萬水千山的浪漫背影……格桑亞西 / 029
偽球迷……林詩涵/ 037
時光漫長,我們身在何方……輝姑娘/ 041
遇見,味道是一種坐標
秋天的味道……柴嵐綺/ 050
世間有一種調料叫法桐種子……艾小羊/ 054
麻辣燙……趙款款/ 060
令人懷念的小館子……威靈仙/ 067
小鹿吃過的荻花……徐 魯 / 072
朋友吉米……小 刀/ 075
伊登樓的Mr.廖……史小杰 / 081
做一個賣零食的老奶奶……柴嵐綺/ 085
他鄉,行走是*好的閱讀
私奔,去開封……閆 紅/ 090
火車飛馳……胡 弦/ 100
巴東的“一夜情”……蔡 成 / 104
異鄉人……周玉潔/ 113
冬季的臺北沒有雨……韓 晗/ 117
男色記憶,綏德男人……閆 紅/ 129
行走是*好的閱讀……趙 瑜/ 133
藏地印象……張笑陽/ 137
異國,那些別樣的風情
變局……任盈盈 / 144
我的小學時光是這樣結束的……李江南/ 150
從不準時的912……張 目/ 156
一課禪心……安祖花開/ 161
我的地下室室友……柳 杰/ 166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任盈盈/ 172
難民阿里……安祖花開/ 179
貝魯特夜未眠……雨絲風片 / 184
泰姬陵是一滴眼淚……格桑亞西/ 187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王小柔 / 194
回望,故鄉的舊時光
傾聽一棵樹……照日格圖 / 200
老家……海 寧/ 210
親愛的老舊小區……柴嵐綺/ 220
再見,螢火蟲……王開嶺/ 226
認取辛夷花……丁立梅/ 232
無家可歸的人……馬 德 / 235
舊宿舍里的幸福燈火……范曉波/ 239
通電之前的那些夜晚……閆 紅/ 243
注定沒人相伴到底的旅行……曾 穎/ 251
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 節選
私奔,去開封 文_閆紅 凌晨4點半,醒來,外面天還沒亮,這是個多思的時辰。我想起在我年少的時候,也是這個季節,這個鐘點,我躺在已不再燠熱的席子上,聽火車的鳴笛,穿越整個城市,落到我的枕邊。我是多么羨慕那些在車上的人,即使他們和瞌睡斗爭了一夜,疲憊不堪,在我羅曼蒂克的想象中,也有一種很英雄的意味,年輕人的生活,從來不在此處。 我想起那時對于未來的想象,又將這想象與自己對照,我擁有了當時沒想到的很多東西,但是那種激情呢?什么時候被兌了水?越來越薄了。 據說有一種挫敗感是,成了自己年少時*瞧不起的那類人,但我并不認為自己就是。有些東西始終在我心中,我只是缺乏一點兒行動力。比如這個清晨,我明顯有了去遠方的沖動,那么,是不是,站起來,隨便去一個想去的地方呢? 這樣想著我盤算開了,這是周末,小孩正好有人帶,假如我消失兩天,嗯,也許不會發生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吧? 我把老公打醒,跟他說,我要出去走走。他迷迷糊糊地“嗯”了一聲,我說,我要坐火車出去走走,他依舊是“嗯”了一聲。我掩上門,去衛生間,正在刷牙,這個人起來了,說:“你去哪兒?”我說:“我也不知道,到火車站再說唄。”他說:“注意安全!”—呵呵,就沖這一點,也證明我沒嫁錯人,換個人,會不會要解釋上半天? 到了售票處看到馬上就有一趟去商丘的,好吧,就選它了。沒買到帶座位的票,還是沒有空調的綠皮車,我站在車廂連接處,覺得自己正是一枚吃苦耐勞的驢友,后來我才明白這個想法有多矯情。 列車朝西北而去,我看到水洼、村鎮、孤單站立在田野中的樹、一片烏云與一座長長的鐵路橋平行。地里種的大多是大豆,漸漸地,高粱也多了起來,蒼綠的桿子上,頂一簇暗紅的纓子,我很想發一條微博說,高粱真是美麗的植物,又怕別人覺得我被安妮寶貝附了體。 下午1:40,列車抵達商丘,微雨,我在站前廣場上晃悠著,眼前的人大多很黑,很瘦,我倒不覺得這是商丘人的特點,哪個城市的火車站前,出現*多的,不是那些活得特別不容易的人呢? 但毫無疑問,這個城市的街景,比我熟悉的景象,是要慢半拍的,在細雨中更是楚楚動人。它讓我想起從前,要么就在這兒待著?在這樣的細雨里,看人,看街,看路上的樹,打發掉兩個半天?,但心里還是有個聲音,催促著,讓我繼續上路。 我*后,是到了開封。 很容易就找到了通往繁華地帶的公交線路,投幣一塊,在學院門下。問路人鼓樓怎么走,人家指了一個方向,需要過一個很開闊的十字路口,等綠燈時,看見太陽在遠遠的天邊,欲墜,人影晃動,街景陌生,突然覺得走上這么遠的路,來到這里,也不過是為了這樣站一會兒,但是,綠燈亮了,我迅速地穿過馬路。 鼓樓街依舊,這是第四次來到這里了。老公聽說我又要來開封很不以為然:“開封的縣太爺是你大舅吧?”他諷刺地說。其實,在火車上,我看著列車時刻表,也考慮過去濟南,或者石家莊,但是,如今城市同質化那么嚴重,看著區域規劃,我就知道它們長的什么樣子,我不好奇。而開封不是的,表面上看,它與其他城市沒什么區別,但,總有一些不同的東西在吸引著我,不完全是那六朝古都的名頭。 鼓樓街上漫山遍野的小吃算是其中一個原因吧,不過這是5點半,小吃攤還沒有出現,我得先找個地方住。我原本打算住到河南大學的招待所的,被老公極不耐煩地吼了一下,他認為我完全沒必要在其他地方花錢如流水的同時,在旅途中做艱苦樸素狀。*后落腳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我只是轉個身,就看一條小巷里,某棟大樓上,出現了“歡迎下榻”的燈箱。 真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與小吃廣場可謂零距離,房間的窗戶卻對著民居,除了偶爾飄過來一兩句口音猶如豫劇對白般的居民的對話,便是一片靜悄悄的光陰。 我洗了個澡,下樓去,天光依舊大亮,但是,在巷口的街邊,冒出了很多很多輛小推車,上面都拉一塊簾子,寫著“羊肉炕饃”“烤面筋”“炒涼粉”“涮牛肚”“肚肺湯”等等,下面大多掛一“清真”的小牌子。我走過去,所有的車都還被布蒙著,旁邊的人在做著*后的準備工作,突然覺得這種寂靜也讓人興奮,那些小車,猶如候場的演員,即將華麗登場了。 我穿過馬路,走進對面的小巷,許多年前,我曾在鼓樓的一條小巷里,看到過一排有著黑色飛檐的房屋,我記不得那方位了。但這個巷子顯然不是,它唯一的不尋常處,就是總能越過一排屋頂,看到遠處的塔尖。我回過頭,還沒到巷口,已經遇到好幾輛小推車,看來,它們已經粉墨登場了。 我暗暗叮囑自己,**,不要吃那種一份就能把人吃飽的東西,比如面皮、粉絲、八寶粥、燙梨之類,可以多吃幾種;第二,不要吃那種在合肥也能吃到的東西,比如烤魷魚。但我中午就沒吃太飽,這會兒實在太餓了,我在一個烤面筋攤前停了下來。 烤面筋這東西,合肥也有,但畢竟不常見,我要了兩串,烤好之后,居然是用一塊很薄的小餅包起來吃的,面筋外焦內軟,小餅薄而勁道,可謂相得益彰。無意中一抬頭,看見小車上寫著兩行大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我在心里哈哈大笑起來。 出得巷子,小吃車們已經安營扎寨,擺開華麗陣容,我頓時心潮澎湃,亢奮無比,開封的小吃攤們,別后經年啊!而你們依然在這里,依然是這么壯觀。你們有了新的品種,你們開始使用統一消毒的碗筷,你們中有人離去,同時又添了新面孔,可是,你們依然是這樣的令人激動。 我在一個個攤點前,如魚得水般竄來竄去,每一個攤位我都要湊過去打量,所有攤主的招攬,我都搖搖手拒絕。想到今夜,有那么多的面粉,那么多的雞蛋,那么多頭牛的肚子,那么多六年才能出土的蟬蛹,都要經過人們的口舌,進入人們的腹中,我簡直應該寫一首宏大的贊美詩嘛。 ……
真正的行走是心靈在路上 作者簡介
《讀者·原創版》,讀者出版集團刊群中的第*新軍,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原創青年雜志。創刊以來,已發行數千萬冊,受到了眾多讀者的厚愛和歡迎。文章以社會、話題、情感、人物、心理、資訊為主線,集粹原創首發內容,與《讀者》和時代精髓一脈相承,又散發著自己的獨特氣質。本書為作品合集,收錄的作家作品多為名家名篇,其中廣為人知的作者有:“年輕一代里受關注的紅學研究作者”閆紅、“以黑馬之勢橫掃圖書排行榜”的輝姑娘、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夏衍杯電影劇本獎”和“受讀者歡迎的小小說獎”的曾穎,以及柴嵐綺、韓雅暉、曾穎、任盈盈、丁立梅等一大批深得年輕讀者喜愛的作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