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研究及其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中的運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69541
- 條形碼:9787301269541 ; 978-7-301-26954-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研究及其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中的運用 本書特色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研究及其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中的運用》:人類社會不僅是相互競爭的,也是相互幫助的。長期以來,廣西各族群眾在其社會內部形成了一整套互幫互助、自力救濟的習慣,并將其制度化、規范化和成文化。這些制度極大地履行了社會保障的職能,彌補了官方社會救濟的缺位。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具有自發性、廣泛性、血緣性等特點,并具有社會救濟和民族發展功能。它們使得廣西各族群眾在極端艱苦的自然條件之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生機勃勃的生產方式。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發掘和還原這些制度,使它們在構建新農村及和諧社會的政策框架下發揮作用,對于利用多重法治資源在民族地區營建友好、繁榮、民主、互助的基層社區,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研究及其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中的運用 內容簡介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研究及其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中的運用》:人類社會不僅是相互競爭的,也是相互幫助的。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根據內容可劃分為六個大類,即互助組織習慣、生產互助習慣、生活互助習慣、建房互助習慣、扶助弱勢群體習慣、災害救助習慣等。廣西少數民族的互助組織包括血緣性互助組織、非血緣性互助組織、救濟性金融互助組織等;生產上的互助包括在耕作、狩獵、漁牧、生產技術方面的互助習慣;生活上的互助包括救濟性借貸習慣、婚喪互助習慣、打老庚制度及待客互助習慣等;建房上的互助包括私人建房和公益建筑兩方面的習慣,各民族各有其特點;扶助弱勢群體包括對孤寡老人、孤兒、殘疾人、困難戶等的互助習慣;災害救助包括預防災害互助、救災互助、災后重建互助等的習慣。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在紅軍長征、土地改革、農業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及改革開放等歷史時期都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但在現代商品經濟的沖擊下,也產生了一些變化與危機。
廣西少數民族互助習慣研究及其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中的運用 作者簡介
袁翔珠,女,漢族,中共黨員,1972年1月出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05年12月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10年7月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律史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