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專斷性醫療行為刑法處遇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62016
- 條形碼:9787564162016 ; 978-7-5641-620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專斷性醫療行為刑法處遇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作為刑法學研究的一個分支,醫事刑法日益成為 刑法學研究的熱門領域,這固然與醫患矛盾、醫療事 故的增多相關,也與醫事刑法自身的獨特性、交叉性 有關。專斷性醫療行為的刑法處遇問題是醫事刑法領 域中一個細小但頗為復雜的問題。所謂專斷性醫療行 為是指欠缺患者同意而實施的醫療行為,它既是民法 上的侵權行為,也可能是刑法上的犯罪行為。對于刑 法意義上的專斷性醫療行為而言,它需具備欠缺患者 同意、侵襲性和實質性損害三個特征。 專斷性醫療行為本質上是對告知同意原則違反的 行為。因此,專斷性醫療行為具備義務犯的基本屬性 。告知同意原則本系英美法系產物,經域外傳人我國 后已由我國醫療法規所確認。告知同意原則的核心在 于患者同意,這是醫患關系由以醫生為中心轉向以患 者為中心的反映。患者同意背后矗立的是患者自我決 定權,該權利受到民法和刑法等多種性質的法律保護 。在刑法領域,自我決定權表現為被害人承諾、自陷 風險、被害人的自訴權等。只要醫生違反告知義務、 患者沒有承諾且醫生不告知與欠缺患者承諾之間具有 因果關系,就能認定醫方責任。違反告知同意原則的 專斷陛醫療行為一般應當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和 強制醫療等情形下存在例外。在刑事醫療訴訟中,鑒 定機構和法院的關系應當是刑法上的“歸因”與“歸 責”的關系。歸因是因果關系的判斷,是事實判斷; 歸責是刑事責任的判斷,是價值判斷。歸責應以歸因 為前提,無法歸因即無法歸責。 對于專斷性醫療行為構成要件該當性的判斷,主 要是判斷醫生是否違反告知義務。告知義務履行的主 體是醫生。告知對象主要是患者,在患者無法被告知 情形下,告知患者親屬或者關系人可以視為告知。告 知方式以書面為主,口頭為輔。對于告知義務履行的 判斷標準而言,存在合理性醫生標準說、合理性病患 標準說和折中說等多種學說。由楊柳*的《專斷性醫 療行為刑法處遇問題研究/東南醫事法文庫》贊同“ 理性醫生”與“具體患者”之間的折中說,且應當以 “具體患者為主、理性醫生為輔”進行判斷。對專斷 性醫療行為違法性判斷而言,關鍵在于患者同意的認 定。患者同意反映在刑法理論上即被害人承諾理論。 在德日刑法階層化犯罪論體系中,存在被害人承諾是 阻卻構成要件該當性事由,還是違法性阻卻事由的爭 議。本書認為,被害人承諾理論法理根基在于利益衡 量,因而應當在違法性領域討論。在我國犯罪論體系 中,被害人承諾理論應當在犯罪客觀要件中討論,并 且應當置于行為要素。有效的承諾取決于被害人是否 具有同意能力。在法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同意能力 的確定應當遵循法律規定;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形下 ,同意能力的確定區分為與人身相關的利益和與財產 相關的利益分別界定。至于專斷性醫療行為的有責性 判斷,主要是涉及故意、過失的定位以及認定。本書 認為,應當將故意和過失認定為責任要素。 關于專斷性醫療行為的刑事歸責,域外各國和地 區存在不同的學說和判例。在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 系,對于專斷性醫療行為人罪問題,實務界基本持肯 定態度,在理論界仍有爭議。在英美法系,則基本認 為專斷性醫療行為應屬民事侵權行為,不構成犯罪。 本書認為,將專斷性醫療行為僅認定為民事侵權行為 不符合現實狀況,專斷性醫療行為具有成立犯罪的可 能,將專斷性醫療行為納入刑法規制并不違反刑法謙 抑性原則。當然,由于專斷性醫療行為存在具體類型 上的差異,故具體罪名的確定應當根據行為類型以及 案件的具體情況分別確認。
專斷性醫療行為刑法處遇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德日三階層犯罪論體系作為分析框架,詳細論證了專斷性醫療行為的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與有責性。本書的研究結論表明,不論在我國還是在域外,專斷性醫療行為在理論上和司法實踐中均存在被認定為犯罪的可能性。
專斷性醫療行為刑法處遇問題研究 目錄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