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12337
- 條形碼:9787101112337 ; 978-7-101-11233-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 本書特色
新安理學是徽州地域社會內傳承的朱子學體系,它于南宋末年出現并旺盛于整個元代時期。本書以歷史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的方法,立足于宋元時期徽州地域社會,以新安理學家群體為中心,通過對他們思想行為及經學成就的研究,及“長時段”內新安理學發展脈絡的梳理,完整展示了元代新安理學傳承發展的真實圖景及軌跡。同時從元代儒學南北格局這一視角入手,在解釋元代新安理學內在理路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了其發展傳承的外緣性條件。
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 內容簡介
新安理學是徽州地域社會內傳承的朱子學體系,它于南宋末年出現并旺盛于整個元代時期。本書以歷史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的方法,立足于宋元時期徽州地域社會,以新安理學家群體為中心,通過對他們思想行為及經學成就的研究,及“長時段”內新安理學發展脈絡的梳理,完整展示了元代新安理學傳承發展的真實圖景及軌跡。同時從元代儒學南北格局這一視角入手,在解釋元代新安理學內在理路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了其發展傳承的外緣性條件。
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 目錄
序言引論**章 南宋中后期徽州地域社會與理學的傳承發展 **節 徽州的行政區劃沿革與地理環境 第二節 南宋徽州科舉社會的形成與士人群體的崛起 第三節 朱子學在徽州傳播的落腳點 第四節 南宋后期徽州朱子學的傳承發展第二章 元代前期的新安理學家群體 **節 科舉消失后的徽州社會 第二節 家族及地域關系網絡的營建 第三節 元代前期新安理學家之間的學術探討第三章 元代前期新安理學的學術特點 **節 元代前期新安經學的關注點 第二節 “附錄纂疏”式的解經形式 第三節 關于“一以朱子為歸”的治學理念第四章 元代后期的新安理學家群體 **節 科舉與游謁:元代后期徽州地方士人的兩種選擇 第二節 元代后期新安理學家的師承與家世 第三節 “以道自任”的精神氣質第五章 元代后期新安理學的學術特點 **節 從《四書》學、《易》學到《春秋》學的興趣偏轉 第二節 關于求“真是”與求“實理” 第三節 關于“和會朱陸”的轉向第六章 新安理學與元代徽州地區的宗族建構 **節 從家族經營到宗族建構 第二節 由《家禮》到始祖崇拜 第三節 謁祖墓與修族譜 ——元代前期新安理學家的堅守 第四節 墓祠與宗祠 ——元代后期新安理學家與士紳的合作第七章 元代儒學的南北格局 **節 江南儒士與李孟之間的糾葛 第二節 李孟與北方的治術之儒 第三節 元代北方儒學的來龍去脈 第四節 南方儒士的應對第八章 南北格局視域下的新安理學政治取向 **節 元代前期新安理學家的政治空想 第二節 元代后期新安理學家與治術吏事 第三節 元代后期新安理學家對綱常的強調與實踐 第四節 有關“得君行道”的嘗試第九章 元代新安理學的播揚與終結 **節 元代新安理學的傳播 第二節 元代新安理學家群體的終結第十章 元代新安理學對明清學術的影響 **節 元代新安經學與明初“大全”之取材 第二節 上承下啟:朱陸“早異晚同”論 第三節 趙澇范式與明清《春秋》學 第四節 “求真是”:新安理學與皖派考據學問的學術脈絡結語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