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以晉陜蒙三地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50222
- 條形碼:9787310050222 ; 978-7-310-0502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以晉陜蒙三地為例 本書特色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漢語方言語法研究蓬勃興起,已有一批描寫分析單點方言語法的專著問世,但區域研究和專題研究的方言語法著作仍屈指可數,方言句法的研究則尤其薄弱。郭利霞的《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以晉陜蒙三地為例》是迄今所見**部方言句法研究的專著,對山西、陜北以及毗連的內蒙古西部地區的漢語各方言以及近代漢語的疑問句,作了全面的描寫、分析、比較和解釋。
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以晉陜蒙三地為例 內容簡介
《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 以晉陜蒙三地為例》共分8章,是迄今所見方言句法研究的專著,對山西、陜北,以及毗連的內蒙古西部地區乃至漢語各方言以及近代漢語的疑問句作了全面的描寫、分析、比較和解釋。作為描寫分析單點方言語法的研究成果,《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 以晉陜蒙三地為例》對于方言語法的區域研究和專題研究做出了獨到的貢獻。《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 以晉陜蒙三地為例》特色在于:1、對山西、陜北,以及毗連的內蒙古西部地區的疑問句作了全面、細致的描寫和分析,提出了一些關于區域類型及其成因和共性的新見解;2、將該區域疑問句的特點與歷代文獻中的相關現象作比較,詳盡梳理和吸收了近代漢語疑問句研究的豐富成果;3、使用了標準語法、方言語法、歷史語法三位一體的研究方法,同時吸收功能語法、認知語法等當代語法理論,對方言語法現象作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為推動方言語法研究方法的改進作了有益的嘗試。
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以晉陜蒙三地為例 目錄
1.1 選題意義和目的
1.2 研究綜述
1.2.1 方言語法研究綜述
1.2.2 疑問句研究
1.3 晉語概況及本文研究材料
1.4 理論和方法
1.5 本文結構及常用符號說明
第二章 疑問語氣詞問句
2.1 用語氣詞“嗎”等的問句
2.1.1 “嗎”問句的分布及用法
2.1.2 “嗎”的討論
2.1.3 文獻中的疑問語氣詞
2.2 期望肯定回答的“吧”問句
2.2.1 “吧”問句的分布及用法
2.2.2 “吧”和“哇”的歷史考察
2.3 用“呢”等的問句
2.3.1 “呢”問句的形式和分布
2.3.2 “呢”問句疑問功能的實現
2.3.3 “呢”的歷時考察
2.4 小結
第三章 語調問句
3.1 語調問旬的功能和意義
3.1.1 肯定性預期的低平語調問句
3.1.2 否定性預期的高升語調問句
3.1.3 表詢問的高升語調問句
3.1.4 表反問的高升語調問句
3.1.5 語調問句構成的連續統
3.2 語調問句在方言中的大致分布
3.2.1 語調問句在北方方言的分布
3.2.2 語調問句在南方方言的分布
3.3 語調問句的歷時考察
3.3.1 先秦兩漢
3.3.2 魏晉南北朝
3.3.3 唐五代
3.3.4 兩宋
3.3.5 元代
3.3.6 明代
3.3.7 清代
3.3.8 晉語區作家作品中的語調問句
3.4 小結
第四章 疑問代詞問句
4.1 疑問代詞的形式及功能
4.1.1 問人
4.1.2 問物
4.1.3 問處所
4.1.4 問時間
4.1.5 問情狀方式
4.1.6 問原因目的
4.1.7 問數量
4.1.8 問程度
4.1.9 問指別
4.1.10 多疑問點的問句
4.1.11 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
4.2 部分疑問代詞探源
4.2.1 詢問事物
4.2.2 問處所及表指別
4.2.3 詢問數量
4.2.4 詢問程度
4.2.5 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
4.3 小結
第五章 “VP-NEG-(VP)”問句
5.1 問句形式及地域分布
5.1.1 “VP-(PRT)-NEG”
5.1.2 能性問句、帶“是”“有”的問句
5.1.3 “VP-(PRT)-NEG-V”
5.1.4 “VP-(PRT)NEG-VP”
5.1.5 “VP-VP”
5.1.6 問句形式做句子成分
5.2 相關問題討論
5.2.1 “VP-NEG-(VP)”問句中的省略現象
5.2.2 句中嵌入詞
5.2.3 句末否定詞
5.2.4 “VP-NEG-(VP)”問旬與是非問句及
選擇問句的關系
5.3 小結
第六章 列項選擇問句
6.1 晉陜蒙三地晉語列項選擇問句的格式
6.1.1 無詞匯標記的選擇問句
6.1.2 只用連接詞的選擇問句
6.1.3 只用語氣詞的選擇問句
6.1.4 連接詞和語氣詞配合使用的問句
6.1.5 選擇問句和其他問句連用及混合式
6.1.6 列項選擇形式充當陳述句成分
6.1.7 “山藥蛋派”作品中的選擇問句
6.2 漢語方言中的選擇問標記
6.2.1 方言中無詞匯標記的選擇問句
6.2.2 “(還)是”等做選擇問標記
6.2.3 語氣詞做選擇問標記的方言
6.3 選擇問句的歷時考察
6.3.1 無詞匯標記的選擇問句
6.3.2 選擇問句中連接詞的更替
6.3.3 只用語氣詞的列項選擇問
6.3.4 做選擇問標記的語氣詞的性質
6.3.5 選擇問句和其他問句的關系
6.4 小結
第七章 用副詞“敢(是)”的問句
7.1 “敢(是)”的用法
7.1.1 表反詰
7.1.2 表猜度
7.1.3 “敢是”與其他疑問手段同現
7.1.4 不用“敢(是)”或不止用“敢(是)”的方言
7.1.5 “敢(是)”等用于非疑問句
7.1.6 “敢(是)”的用法小結
7.2 方言中的“敢(是)”及相關問題
7.2.1 “敢(是)”在方言中的分布
7.2.2 方言中副詞問旬的相關用法
7.2.3 “可”和“敢”在方言中的并存
7.3 “敢/可是”的歷時考察
7.3.1 “敢”的用法總覽及其與“可”的并存
7.3.2 元代“可”和“敢”的用法
7.3.3 明代“可”和“敢”的用法
7.3.4 清代“可”和“敢”的用法
7.3.5 相關問題討論
7.4 小結
第八章 結語
8.1 本文的幾個視角
8.1.1 共時與歷時
8.1.2 自變與他變
8.1.3 共性與個性
8.1.4 語法與語用
8.2 本文的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一:各地發音人一覽表
附錄二:晉陜蒙三地疑問句分布圖
后記
漢語方言疑問句比較研究-以晉陜蒙三地為例 作者簡介
郭利霞,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講師,北京大學中文系方言學博士;在《中國語文》等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研究方向:漢語方言語法。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