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蜀學-第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6212
- 條形碼:9787553106212 ; 978-7-5531-0621-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蜀學-第十輯 本書特色
《蜀學》是由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館蜀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反映四川地區社會科學發展的學術論文集。其內容涵蓋了對蜀地歷史文化發展的溯源,對蜀中學術及人物的評價,對不同歷史時期蜀中代表學人及其學術特色的探討以及對蜀地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歷程的總結等,代表了四川學術發展的大體趨向。總體來說,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潘殊閑主編的《蜀學(第10輯)》為《蜀學》第十輯。
蜀學-第十輯 內容簡介
《蜀學》是由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館蜀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反映四川地區社會科學發展的學術論文集。其內容涵蓋了對蜀地歷史文化發展的溯源,對蜀中學術及人物的評價,對不同歷史時期蜀中代表學人及其學術特色的探討以及對蜀地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歷程的總結等,代表了四川學術發展的大體趨向。總體來說,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蜀學-第十輯 目錄
先秦兩漢巴蜀書法述略
漢將軍紀信故里考
相如文君故事的歷代解讀與接受
近三十年來對司馬相如接受的研究
樂山揚雄遺跡略考
陳壽筆法與易代史觀
花蕊夫人筆下的成都園林
宋初直臣田錫出蜀時間新考
蘇軾尺牘校勘記
《宋史魏了翁傳》補正
張獻忠屠蜀惡行溯考
李仙根生平考述
李調元與趙翼的交往及互評考論
李調元的詩學體系
踏破煙雲又出山一一從《近代巴蜀詩鈔》所錄席夔詩看席氏行蹤
成都尊經書院山長考
蜀學大儒 維新前驅一一記晚清國學碩儒吳之英
《清代蜀人著述總目》之彭縣著述目錄補正
論郭沫若的三本早期詩集
對王叔岷抗戰期間所作《民風》詩的初步解讀
略論王叔岷的陶淵明研究一一讀《陶淵明詩箋證稿》
試評王叔岷先生的《斟讎學》
王叔岷莊學研究方法管窺
南川楊啟高:民國學術史上的失蹤者
隗瀛濤教授的科研成果和學術特色
元稹治地:巴渠詩人的貌景分走與根脈集合一一達州百年詩歌疏議
涪江流域詩群:傳統、生態與特徵
稿約
漢將軍紀信故里考
相如文君故事的歷代解讀與接受
近三十年來對司馬相如接受的研究
樂山揚雄遺跡略考
陳壽筆法與易代史觀
花蕊夫人筆下的成都園林
宋初直臣田錫出蜀時間新考
蘇軾尺牘校勘記
《宋史魏了翁傳》補正
張獻忠屠蜀惡行溯考
李仙根生平考述
李調元與趙翼的交往及互評考論
李調元的詩學體系
踏破煙雲又出山一一從《近代巴蜀詩鈔》所錄席夔詩看席氏行蹤
成都尊經書院山長考
蜀學大儒 維新前驅一一記晚清國學碩儒吳之英
《清代蜀人著述總目》之彭縣著述目錄補正
論郭沫若的三本早期詩集
對王叔岷抗戰期間所作《民風》詩的初步解讀
略論王叔岷的陶淵明研究一一讀《陶淵明詩箋證稿》
試評王叔岷先生的《斟讎學》
王叔岷莊學研究方法管窺
南川楊啟高:民國學術史上的失蹤者
隗瀛濤教授的科研成果和學術特色
元稹治地:巴渠詩人的貌景分走與根脈集合一一達州百年詩歌疏議
涪江流域詩群:傳統、生態與特徵
稿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