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54306
- 條形碼:9787122254306 ; 978-7-122-25430-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發動機原理 本書特色
本書以“熱力學基礎——發動機循環——混合氣形成及燃燒——發動機特性——發動機排放控制”為主線講述了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發動機的實際循環與性能指標、發動機的換氣過程、發動機燃料與燃燒、汽油機和柴油機混合氣形成與燃燒、發動機特性、發動機排放與噪聲控制技術及電動汽車。
本書可作為交通運輸工程、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維修、交通工程等相關專業高等教育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汽車發動機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汽車發動機原理 內容簡介
本書以“熱力學基礎——發動機循環——混合氣形成及燃燒——發動機特性——發動機排放控制”為主線講述了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發動機的實際循環與性能指標、發動機的換氣過程、發動機燃料與燃燒、汽油機和柴油機混合氣形成與燃燒、發動機特性、發動機排放與噪聲控制技術及電動汽車。
本書可作為交通運輸工程、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維修、交通工程等相關專業高等教育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汽車發動機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汽車發動機原理 目錄
第1章發動機的實際循環與性能指標11.1發動機的理論循環11.1.1熱工轉換基礎11.1.2熱力循環與熱效率81.1.3發動機理論循環111.2發動機的實際循環151.2.1實際循環與理論循環的主要差異151.2.2實際循環與熱損失161.3發動機的性能指標181.3.1發動機指示指標191.3.2發動機有效指標201.4發動機的機械損失221.4.1機械效率221.4.2機械損失的組成221.4.3機械損失的測定231.5發動機熱平衡261.6提高發動機性能指標的途徑271.6.1發動機熱損失的合理利用271.6.2提高發動機性能指標的途徑30復習思考題31第2章發動機的換氣過程332.1發動機的換氣過程332.1.1換氣過程332.1.2換氣損失362.2發動機的充量系數372.2.1充量系數372.2.2影響充量系數的因素372.2.3提高充量系數的措施382.3可變技術412.3.1可變進氣系統412.3.2可變氣門正時與升程442.4發動機增壓技術482.4.1增壓技術概述482.4.2增壓發動機的性能492.4.3廢氣渦輪增壓系統50復習思考題54第3章發動機燃料與燃燒553.1發動機傳統燃料553.1.1汽油和柴油的使用性能553.1.2汽油和柴油性能差異對發動機工作模式的影響603.2發動機代用燃料613.2.1氣體燃料613.2.2液體燃料643.3燃燒熱化學663.3.1燃燒值和發熱值663.3.2燃料燃燒所需空氣量663.3.3過量空氣系數和空燃比673.4燃料的著火和燃燒683.4.1著火機理683.4.2發動機著火和燃燒方式70復習思考題71第4章汽油機混合氣形成與燃燒724.1汽油機混合氣形成724.1.1汽油機混合氣的形成方法724.1.2汽油機混合氣濃度與發動機性能的關系734.1.3汽油機各工況下的理想混合氣濃度744.2電控汽油噴射系統754.2.1電控汽油噴射系統概述754.2.2電控汽油噴射系統燃料噴射量的控制774.3汽油機燃燒過程814.3.1正常燃燒過程814.3.2不規則燃燒824.3.3不正常燃燒844.3.4運行參數對燃燒過程的影響854.4汽油機燃燒室884.4.1對燃燒室的基本要求884.4.2燃燒室內氣流特性894.4.3典型燃燒室904.5汽油機稀薄燃燒技術924.5.1稀薄燃燒技術概述924.5.2進氣道噴射稀燃系統(pfi)944.5.3直接噴射稀燃系統(gdi)984.5.4均質混合氣壓燃系統(hcci)111復習思考題113第5章柴油機混合氣形成與燃燒1145.1柴油機混合氣形成1145.1.1混合氣形成方式1145.1.2燃油的噴射與霧化1165.1.3空氣運動對混合氣形成的影響1245.2柴油機電控噴射技術1255.2.1位置控制式燃油噴射系統1265.2.2時間控制式電控燃油噴射系統1275.2.3時間壓力控制式電控燃油噴射系統1295.3柴油機燃燒與放熱1305.3.1燃燒過程1305.3.2燃燒放熱規律1325.3.3燃燒過程的優化1355.4柴油機燃燒室1365.4.1直噴式燃燒室1365.4.2分隔式燃燒室1405.4.3燃燒室選型1425.5柴油機燃燒新技術1435.5.1柴油均質混合氣壓燃技術1435.5.2復合燃燒新技術145復習思考題146第6章發動機特性1476.1概述1476.1.1發動機工況1476.1.2發動機臺架試驗1496.1.3發動機特性分析方法1506.2發動機速度特性1516.2.1汽油機速度特性1516.2.2柴油機速度特性1526.2.3汽油機和柴油機速度特性對比分析1536.3發動機負荷特性1546.3.1汽油機負荷特性1556.3.2柴油機負荷特性1556.3.3汽油機和柴油機負荷特性對比分析1566.4發動機轉矩特性1576.4.1發動機轉矩特性參數1576.4.2汽油機和柴油機轉矩特性對比分析1586.4.3柴油機調速特性1596.5發動機萬有特性1636.5.1萬有特性的制作1636.5.2汽油機和柴油機萬有特性的特點164復習思考題165第7章發動機排放與噪聲控制技術1667.1汽油機排放與控制技術1667.1.1汽油機排放污染物生成及影響因素1667.1.2汽油機排放控制技術1727.2柴油機排放與控制技術1777.2.1柴油機排放污染物生成及影響因素1777.2.2柴油機排放控制技術1797.3發動機噪聲污染與控制技術1857.3.1發動機噪聲評價與標準1857.3.2發動機噪聲來源1887.3.3發動機噪聲控制190復習思考題194第8章電動汽車1958.1電動汽車概述1958.2純電動汽車1958.2.1純電動汽車概述1958.2.2純電動汽車的結構與原理1978.3混合動力汽車2018.3.1混合動力汽車概述2018.3.2混合動力汽車結構與原理2068.4燃料電池汽車2138.4.1燃料電池概述2138.4.2燃料電池汽車概述2178.4.3燃料電池汽車的結構與原理2188.5太陽能電池汽車2288.5.1太陽能電池汽車概述2288.5.2太陽能電池汽車的結構與原理2318.5.3太陽能電池汽車的關鍵技術234參考文獻237
展開全部
汽車發動機原理 作者簡介
安永東,黑龍江工程學院汽車學院,副教授, 自1995年任教以來,一直從事教學工作,先后主講了汽車構造、汽車發動機原理、汽車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設計與制造基礎、汽車制造工藝、互換性與測量基礎等課程。其中,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講授了11年,主要涉及交通運輸、交通工程、車輛工程、汽車運用技術、汽車維修等專業。
先后主持和參加了省級、市級科研項目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