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緒論1**節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1第二節有機化合物的特點1第三節共價鍵的類型與屬性2一、共價鍵的類型2二、共價鍵的屬性3第四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方法5第五節有機酸堿概念6第六節有機化學反應類型6一、共價鍵的均裂7二、共價鍵的異裂7第七節有機化合物的分類7一、按碳架分類7二、按官能團分類8習題9第二章烷烴和環烷烴10**節烷烴10一、烷烴的通式和結構10二、碳原子和氫原子的類型11三、烷烴的構造異構12四、烷烴的命名13五、烷烴的構象16六、烷烴的物理性質17七、烷烴的化學性質19八、烷烴的制備方法21九、常見的烷烴化合物21第二節環烷烴22一、環烷烴的分類和命名22二、環烷烴的結構23三、環烷烴的異構現象23四、環烷烴的物理性質26五、環烷烴的化學性質27六、環己烷28習題28第三章烯烴、炔烴和二烯烴30**節烯烴和炔烴30一、烯烴和炔烴的結構30二、烯烴和炔烴的異構現象33三、烯烴和炔烴的命名33四、烯烴和炔烴的物理性質36五、烯烴和炔烴的化學性質37六、親電加成反應機理41七、馬氏規則的理論解釋42八、烯烴和炔烴的制備方法43九、乙烯和乙炔44第二節二烯烴44一、二烯烴的分類和命名44二、1,3-丁二烯的結構45三、共軛體系及共軛效應45四、共軛二烯烴的化學性質48五、1,3-丁二烯49習題49第四章芳香烴和非苯芳香烴51**節單環芳香烴52一、單環芳香烴的異構現象和命名52二、苯的結構54三、單環芳香烴的物理性質55四、單環芳香烴的化學性質55五、親電取代反應歷程58六、苯環上親電取代的定位規律59七、苯及其同系物的來源和制法63八、重要芳香族化合物64第二節稠環芳香烴66一、萘66二、蒽68三、菲69四、其他稠環芳香烴69第三節非苯芳香烴69一、休克爾規則70二、非苯芳香烴70習題71第五章旋光異構73**節物質的旋光性73一、偏振光73二、旋光性與比旋光度73第二節旋光性與分子結構的關系75一、手性和手性分子75二、對稱因素與手性分子的判據76第三節含一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異構77一、對映體和外消旋體77二、旋光異構體構型的表示方法——費歇爾投影式78三、旋光異構體構型的標記方法79第四節含兩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異構82一、含兩個不同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異構82二、含兩個相同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異構82第五節環狀化合物的旋光異構83環丙烷和環己烷二元取代化合物的旋光異構83第六節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異構84一、丙二烯型化合物84二、聯苯型化合物85第七節外消旋體的拆分(閱讀材料)85一、外消旋體拆分的概念85二、外消旋體拆分的方法86第八節烯烴親電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88習題89第六章鹵代烴92**節鹵代烷烴92一、鹵代烷烴的分類和命名92二、鹵代烷烴的物理性質94三、鹵代烷烴的化學性質95四、親核取代反應的立體化學103五、消除反應中的立體化學105六、鹵代烴的制備106七、重要化合物107第二節鹵代烯烴和鹵代芳烴108一、鹵代烯烴和鹵代芳烴的分類和命名108二、烷基結構對鹵原子化學性質的影響109三、重要化合物110習題110第七章醇、酚、醚113**節醇113一、醇的分類和命名113二、醇的物理性質115三、醇的化學性質116四、多元醇的化學性質121五、醇的制備122六、重要化合物123第二節酚125一、酚的分類和命名125二、酚的物理性質126三、酚的化學性質126四、酚的制備129五、重要化合物130第三節醚130一、醚的分類和命名130二、醚的物理性質131三、醚的化學性質132四、環醚和冠醚133五、醚和環氧化合物的制備134六、重要化合物134第四節硫醇、硫酚和硫醚135一、硫醇和硫酚135二、硫醚、亞砜和砜136習題137第八章醛酮醌139**節醛和酮139一、醛和酮的結構139二、醛和酮的分類和命名140三、醛和酮的物理性質142四、醛和酮的化學性質143五、醛和酮的制備151六、重要的醛和酮152第二節醌154一、醌的結構和命名154二、醌的物理性質155三、醌的化學性質155四、重要的醌類化合物156習題157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160**節羧酸160一、羧酸的分類和命名160二、羧酸和羧酸根的結構162三、羧酸的物理性質162四、羧酸的化學性質163五、羧酸的制備168六、重要的羧酸168第二節羧酸衍生物169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169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質170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學性質171第三節取代酸178一、羥基酸178二、羰基酸182三、互變異構現象184習題185第十章含氮和含磷有機化合物188**節胺188一、胺的分類和命名188二、胺的結構189三、胺的物理性質190四、胺的化學性質191五、胺的制備196六、重要化合物196第二節重氮鹽和偶氮化合物197一、重氮鹽197二、偶氮化合物199三、有機化合物的顏色與分子結構的關系199第三節硝基化合物201一、硝基化合物的結構201二、硝基化合物分類和命名201三、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質202四、硝基化合物的化學性質202第四節含磷有機化合物203習題204第十一章雜環化合物和生物堿207**節雜環化合物207一、雜環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207二、五元雜環化合物209三、六元雜環化合物214四、稠雜環化合物217第二節生物堿220一、概述220二、重要的生物堿221習題223第十二章油脂和類脂化合物225**節油脂225一、油脂的組成和命名225二、油脂的物理性質227三、油脂的化學性質227第二節類脂化合物229一、磷脂229二、蠟231三、糖脂231四、磷脂與細胞膜232五、甾族化合物233第三節肥皂和表面活性劑238一、肥皂238二、表面活性劑239習題240第十三章碳水化合物242**節單糖242一、單糖的結構243二、單糖的物理性質247三、單糖的化學性質247四、重要的單糖及其衍生物251第二節二糖254一、非還原性二糖254二、還原性二糖254第三節多糖255一、纖維素256二、淀粉256三、黏多糖257習題257第十四章氨基酸蛋白質核酸259**節氨基酸259一、氨基酸的結構、分類和命名259二、氨基酸的物理性質260三、氨基酸的化學性質260四、氨基酸的制備263第二節多肽264一、多肽的組成和命名264二、多肽結構的測定265三、多肽的合成267第三節蛋白質267一、蛋白質的組成、分類和功能267二、蛋白質的結構268三、蛋白質的性質269第四節核酸271一、核酸的組成271二、核酸的結構273三、核酸的生物功能274習題275第十五章有機波譜分析基礎276**節電磁波譜的概念276第二節紅外光譜277一、分子的振動形式和紅外光譜277二、有機化合物基團的特征吸收278三、紅外譜圖解析實例279第三節核磁共振譜280一、核磁共振現象與核磁共振譜280二、化學位移281三、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284四、1h nmr譜解析舉例288第四節紫外吸收光譜291一、紫外光譜的基本概念291二、紫外光譜圖292第五節質譜293習題294部分習題參考答案298參考文獻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