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54083
- 條形碼:9787542654083 ; 978-7-5426-540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本書特色
柯爾施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一書的基本思路,是通過重申馬克思主義是從無產階級視角出發的關于社會的國際科學,達到重新發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初的、辯證的維度這一目的。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柯爾施研究了馬克思主義和德國古典哲學的關系。在他看來,二者既不是相互排斥的,也不是完全等同的,而毋寧說是一種實踐的一辯證的超越關系。正如資產階級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表達一樣,馬克思主義也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理論表現。《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第2輯柯爾施專輯)》由周凡、黃偉力主編。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柯爾施與馬克思主義 ; 柯爾施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 柯爾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 柯爾施的政治、歷史與社會視野 ; 柯爾施的國際接受史。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目錄
柯爾施的馬克思主義
柯爾施的批判的馬克思主義
作為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的歷史
二 柯爾施與西方馬克思主義
柯爾施:西方馬克思主義和批判理論的源起
實踐及其理論家:盧卡奇和柯爾施在20世紀20年代的影響
三 柯爾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柯爾施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
柯爾施與列寧的哲學
柯爾施、馬克思主義與哲學
四 柯爾施的政治、歷史與社會視野
柯爾施政治思想的發展
理論、經驗與階級斗爭:柯爾施與建構問題
柯爾施:發展和辯證法
柯爾施的革命歷史主義
柯爾施:歷史化的辯證法
柯爾施與勒溫的社會心理學:不成功的研究
五 柯爾施的國際接受史
國際柯爾施接受史面面觀
柯爾施在西班牙
柯爾施在意大利
柯爾施馬克思主義觀的中國效應及其問題
近30年來國內學界的柯爾施研究綜述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節選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 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第二輯) 柯爾施專輯》: 然而,即使在《馬克思主義和哲學》中也是很清楚的是,對柯爾施來說,現實歷史運動的“本質”*終被等同于具體的、經驗的運動在一定時間的“存在”。換句話說,他缺乏馬克思的歷史——辯證的“人的本質”觀,因而不能理解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歷史過程。因此,對柯爾施來說,歷史變成了革命興起和衰落的單純更替,而革命的興起和衰落彼此之間沒有任何有機的聯系,而且人類以未來為取向的歷史的意識和自我意識在任何時候都被等同于具體——經驗運動的意識和自我意識。 因此,在柯爾施看來,認為在缺乏真正的革命運動的期間存在某種革命的理論是荒謬的觀點。更確切地說,在革命的低潮期間,任何代表對現存的現實的觀念否定的理論對柯爾施來說是純粹的虛假意識、空洞的意識形態、一種與作為“實然”的現實相對立的形而上學的“應然”:“不用說,任何把理論歸結為現實運動之外的一種獨立存在的思想,既不會是唯物主義的思想,也不會是黑格爾主義一辯證法的思想,它將會完全是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但在這里,柯爾施對馬克思的如下根本論斷作出了有問題的解釋:“把實際的斗爭作為我們的批判的出發點……我們只是向世界指明它究竟為什么而斗爭”。柯爾施描述了對馬克思來說的實質的意識,好像它只是對特定時期的經驗意識的闡述和理論概念化,而不是把自發的運動的本能造反提高到“類的”水平上。 ……
新馬克思主義評論:哲學的政治及其辯證法 作者簡介
周凡,男,1966年生,河南息縣人。曾任中共中央編譯局研究員、博士后導師,中共中央編譯局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處處長、中共中央編譯局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主任,《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志優秀副主編,兼任《新馬克思主義評論))(集刊)主編。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兼任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 黃偉力,男,1957年生。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邏輯學。代表性論著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論綱》(復旦大學出版社)、《推理與思維訓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等。兼任上海市哲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邏輯學會副會長。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