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地理(第三十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34874
- 條形碼:9787208134874 ; 978-7-208-1348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地理(第三十二輯) 本書特色
周振鶴、辛德勇主編的《歷史地理(第32輯)》收入歷史地理類學術論文和文章二十幾篇,都是專業教師和研究者撰寫的,質量相當穩定。其中大部分文章的討論對象相當微觀,即使討論較宏觀的課題也選取個案以小見大,這與當前歷史學的發展趨勢相一致,也是見微知著的學術積累。這些作者都經過系統的學術訓練,吸收了歷史學前沿的理論與方法,所以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
歷史地理(第三十二輯)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歷史地理類學術論文和文章30篇。主要內容包括: 元代江南寒冷對士人審美認知影響的幾個案例、明清時期淮安城水道管理體制的變遷、戰國時期趙國兩“番吾”地望探析、宋代吉洲基層區劃的變動與調整等。
歷史地理(第三十二輯) 目錄
明清時期淮安城水道管理體制的變遷
水患與山西榮河、河津二城的遷移——一項長時段視野下的過程研究
戰國時期趙國兩“番吾”地望探析
《宋書·州郡志》的道里記載與政區復原——以青、冀二州為中心
宋代吉州基層區劃的變動與調整
宋代揚州的政區變動與經濟衰落
明清舟山群島的遷界與展復
明代延綏巡撫建置問題再探
清雍正朝閩省內地州縣區劃變動與職官控制考論
略論清代至民國時期戶籍管理與民族人口——以川西松潘為例
清末民初西北地區的城市與城市化水平——一項基于6920個聚落戶口數據的研究
基層政區變動視角下的民國江南城鎮化水平——以吳江、平湖兩縣為例
清代城市圖甲組織研究——基于萍鄉縣五隅公所案的考察
從清鄉調查到附稅之爭:“浪打穿”十圩的區域命運
城市地域信仰的形成及轉型——以近代上海瞿真人信仰研究為例
漢移民對秦漢西北文化的影響:以蔬菜傳播為例
何處是稻浦:16世紀以來滏水上游稻作的歷史變遷
開元二十九年吐蕃行軍路線與唐隴右、河西兵力調動研究
安史之亂后隴右道諸州郡陷沒土蕃過程考
關于唐憲宗討伐淄青鎮的若干地理問題
明代河州衛軍事戍防體系研究
越南丁、前黎二朝政區構建模式初探
地圖史
康熙《皇輿全覽圖》空間范圍考
德國柏林庋藏晚清華北輿圖的價值
近代日本所繪上海城市地圖通考
學術動態
中國海塘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補白
《中國歷史地圖集·明時期》正誤一則
《歷史地理》1-32輯總目
歷史地理(第三十二輯) 節選
《歷史地理(第三十二輯)》: 清代州縣是執行政令并直接管理百姓的地方政府層級。作為*重要的基層行政單位,州縣穩定與否關乎統治者根本安危。對于區劃調整,歷朝統治者往往遵循“拓地廣則易新名,控制難而有裁并析入”的治理策略加強州縣政治控制。清朝確立統治后,沿襲了明朝府州縣區劃格局,但閩省地方控制的官方強化卻是在平定三藩之后。在治理過程中,閩省“山海遼闊”、“民性不安”、“山居者多強悍”、“聚眾拒捕”、“性好抗糧”、“習嫻爭訟”、“操戈斗殺”、“偷越劫掠”等社會地理環境為統治者所熟知。本著移風易俗、倡導教化的目標,統治者逐步采取措施加強政治控制,州縣區劃調整成為*重要的方面,在高其倬、郝玉麟兩位福建總督任職期間,清代閩省府州縣區劃格局基本得到確定。 雍正六年(172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福建總督高其倬上奏《酌籌應分應設州縣情形折》。高其倬認為閩省叢山疊海,形勢險要,人情愚悍,奸匪事件屢發,大姓往往恃眾械斗,倚仗山深路險,抗糧抗訟。但是既有州縣治所多設在人煙稠密、地方寬展地方,而深山幽谷、人煙稀少之處未設置治所,且中間相離太遠,控制不便。根據實際治理狀態,高其倬提請添設州縣治所和職官,以便就近管理,他認為應當添設縣治的地方共有六處:其一,福州府古田縣,幅員廣闊,與候官縣接壤地區達數百里,深山密林且多發匪盜案件,應于候官縣屬雪峰地方增設一縣,割古田之南、候官之北,設官管理;其二,泉州府屬同安縣,幅員頗大,地處海疆要區,居民龐雜,風習不純,大族械斗、偷渡及私梟、盜竊頗多,其深山地區州縣管理鞭長不及,應在同安縣及漳州府屬龍溪縣之間增設一縣,就近彈壓;其三,漳州府屬漳浦、詔安二縣,俱在沿海地區,幅員皆闊,民情刁悍,糧多逋欠,地易藏奸,應于兩者適中云霄地區添設縣治;其四,福寧州屬桐山地方,地處閩浙海洋交接地區,應割福寧、福安之境增設一縣;其五,福州府屬福清縣,幅員遼闊,積欠為閩省之*,民風刁頑,應酌分設縣治;其六,興化府莆田縣屬涵江地方,離莆田縣稍遠,人煙輳集,地接緊要海口,應分設一縣,割福清縣屬江陰等處隸之。另外,福清縣海埴地區,瀕臨大海,民人納糧結訟不便,但其地難設一縣,應將縣丞移駐就近辦理征催及民間詞訟小事,徒、流以上案件仍歸福清縣審擬完結。除去增設縣治之外,對于各府所屬事務繁雜、距離府治太遠、控制難及地區,高其倬主張增添直隸州分理:他認為福州府屬古田縣應改設為直隸州,管轄福州府屬閩清縣、延平府屬尤溪縣及新擬設之縣;泉州府屬永春縣應設為直隸州,管轄泉州府屬德化、安溪二縣;漳州府屬漳平縣,應改為直隸州管轄龍巖、寧洋二縣;建寧府屬政和縣應改為直隸州,管轄壽寧、松溪二縣以及浙江省慶云地區;汀州府屬上杭縣應改設直隸州,管轄武平、永定二縣。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縣丞移駐平埴,但其他請求并未立即得到執行。 ……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