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三國志精粹 本書特色
《三國志精粹》遴選了《三國志》中*有代表性的篇章加以注譯,讓讀者在了解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的基本史實的同時,對《三國志精粹》的行文風格,作者的著史觀念和立場有個大略的印象。通讀此書,讀者可以厘清《三國演義》的演繹與正史的出入,當不失為一件有趣和有益的事情。《三國志精粹》在編譯《三國志精粹》的過程中,一般都錄入全文,也有一些詔書、奏章內容空泛,篇幅冗長,文意曲奧,做了適當的刪節。
三國志精粹 內容簡介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記載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約百年的歷史。《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在蜀漢任職.蜀漢滅亡。西晉代魏以后。被征入洛陽擔任著作郎的職務。 《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書才合為一書,流傳至今。 《三國志》取材精審,作者對史實經過認真的考訂、慎重的選擇,對于不可靠的材料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妄加評論和編寫,慎重地選擇取材之源。 《三國志》善于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這些優點在當時就受到多方面的贊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欲作《魏書》,看到《(三國志>)后,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于是放棄了自己的寫作。 南朝梁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說:“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征,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國志》,文質辨洽,茍(勖)、張(華)比之(司馬)遷、(班)固,非妄譽也。”
三國志精粹 目錄
三國志精粹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